APP下载

谈高职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模式*——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2013-02-01陈锦阳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个性化特色高职

陈锦阳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浙江 金华322118)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面对“百校一面”的尴尬局面,随着生源缩小和竞争加剧,高职院校创建自身办学特色已变得刻不容缓。如何结合办学特色创建过程和区域特点,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就颇为重要。特别是在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和旅游管理等大众化专业方面,每个院校的特点基本相似,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错位竞争不明显,实施个性化培养模式迫在眉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高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

高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有的高考成绩分数高,高出第二批(本科三批)许多分,有的刚好超过高职录取分数线。从近几年的进校成绩分析来看,学生明显存在一些个性化的差异。部分学生有较好的学习基础,较足的学习动力,自制能力非常好;有些学生却因为基础薄弱或自律能力差,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些学生虽然成绩不理想,但社会交际能力非常突出,善于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总之,学生在学习水平,个人素质,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明显的个性化差异。

另外,“90后”的这批学生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造成了他们个性的过分自我和自私;他们的“大学梦”在经历高考后受到了打击;高中时代所幻想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与现实受校纪校规约束的校园生活相对比而形成的落差;社会认可度和就业困境的矛盾冲突等,使他们背负巨大的压力,从而形成心理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决定了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个性化培养的核心

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首要目标,这是大家所认同的。然而,究竟能力培养到何种程度,以哪些方面的能力为主,这确实是难题。我们认为,以直接就业能力为主,发展潜力、创业能力和转岗能力为辅,这是基本合理的培养思路。

我国高职教育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各有优势,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毕业生知识面狭窄不易转型;与市场、企业的联系比较松散,而且联系主要放在招生和就业阶段;师资队伍力量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质量不高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职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造成的。

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特征,我们改革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大平台+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综合素质培养和英语语言技能训练为大平台,要求全体学生掌握目标,全面发展。而特色模块有外贸、行政文秘和翻译等,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重点研修,目标为个性发展。“大平台”的主要依托是省级精品课程《综合英语》,而特色模块的依托是各个专业团队,如外贸工作室团队,翻译工作室团队等。大平台是集合了一定数量的相关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以这些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注重通用职业技能的训练。而特殊模块则侧重于从业能力强化,强调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具体要求,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宽口径的知识平台,灵活的专业方向,既避免了过多调整专业结构,保证教学的相对稳定性和教学质量,又体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提高了办学效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摆脱了千篇一律的培养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我,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成才机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的结构与布点、特色专业的建设等,都应适应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等特点。若缺乏具体岗位的针对性,则无法达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从而影响就业。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强调培养立即能够上岗的人才,它所培养的能力非常具体、实用,强调应用能力和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其与市场和企业是全程结合的,包括市场需求分析、专业设置、规模确定、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评价等环节,因此其毕业生受到市场的广泛好评,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目前,在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大型企业雇佣的工人在减少,中小型企业雇用的工人在增加,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成为新经济的增长点。这些中小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在人才培养上也应当引入柔性制造系统概念,小批量、多规格地培养不同类型与规格的人才,在一个专业下面设立多个不同方向的特色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经过“大平台”部分的学业之后,学生可以在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结合专业特长和爱好,自主选择“特色模块”部分,某一专业或专业方向特定的知识和技能体现了个性化教育的特色。由于“特色模块”部分是某一专业或专业方向特有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其本身就充分体现了学校特色和优势,而学生的自主选择“特色模块”部分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则促使各专业或专业方向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和优势。当“特色模块”中的某些专业方向的社会需求过剩时,不需对“大平台”部分课程作过多调整,只需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变化,灵活转向,主动调整专业方向,按需选择,按需培养。这样,既避免了过多调整专业结构,保证教学的相对稳定性和教学质量,又体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也提高了办学效益。同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增强了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大了教育教学制度的灵活性和弹性。而所有课程则呈阶梯式逐渐上升,无论哪一阶段都始终围绕着职业实践活动,从泛到精、从浅到深而开展。

第二课堂——实施个性化培养的第二战场

高职学生爱好广泛,特长众多,个性化培养的目标和途径也不宜相同,单单依靠课内教学很难完成个性化培养,第二课堂自然就成了必要的补充。

以参加竞赛促进个性化培养 面对全体学生开设口语特训班、英语写作培训班、教师资格证进修班、专升本辅导班等,通过第二课堂的学习,尖子学生可以在省级、国家级各类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或在毕业时考取“3+2”本科院校。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在系和学院级的比赛中展示自己、提升自己,在进步中提高学习兴趣。

以考证促进个性化培养 外语和中文等专业俗称“万金油”,就业涉及面很广,如商务英语的就业领域包括口笔译、涉外文秘、旅游、行政助理、外贸、销售等,它对应的不是某一行业的某些岗位,而是几乎所有行业。学生的爱好不一,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注重培养其基础口语的训练以及外贸技能的培养,开展各种应用能力培训,如单证员考试培训、全国商务英语证书培训、报关员培训、物流师培训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以创业带动个性化培养 大力加强自主创业教育,开设电子商务创业班。在校内创办真实的外贸公司或商务服务企业,以真实的项目带动学生的创业热情。特别是贫困学生,可以从业务经营中获得一定报酬,反哺学习。

以社会活动带动个性化培养 通过校级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校园媒体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在新闻采访、写作中,学生记者、编辑不仅学会了做人、做事,还锻炼了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学会了思维和表达。学生记者开展对外采访活动,从影视明星到企业家,从学术专家到农村百姓,都成为他们报道的对象。学生记者还可以在学院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中采写英语新闻,如校庆、运动会,他们与校领导、院系领导和师生亲密接触,学到了很多治学和做人的道理。如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严同学,在校期间担任校广播站站长,毕业后考上了南京大学的新闻本科,现在在亚洲新闻周刊工作。他们都是在校园媒体中实践锻炼、发扬个性,最后转型走进了新闻界和文艺界。

第二课堂的开设,从各个不同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平台,促使个性化教育有效展开。

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个性化培养提供实践基础,校地共育个性化人才

以“应岗第一”为高职教育的基本原则,在“大平台加特色”培养模式的指导下,注重社会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我的个性化发展,根据自己的方向,强化上岗能力。教学上多采取任务驱动法和项目教学法。如贸易方向的学生,可以先在校内进行进出口贸易的模拟训练,再前往横店东磁股份公司等进行实际项目操作;翻译模块的学生,在完成大量口笔译训练的基础上,由学校从周边企业或者横店影视城承接翻译任务,先由学生翻初稿,再由教师组织讨论和评讲,最后进行修改和定稿。

加大校外实训时间,联合企业共同培育适应岗位人才。翻译方向的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自愿参加了中国永康五金博览会,为参加展会的外商做现场口译,受到了企业和外商的一致好评;外贸方向的学生参加了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和广交会,为各家公司负责现场采购和下订单的工作;旅游方向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横店景区当涉外导游,或把课堂放到旅游公司和酒店等,联合企业专家能手共同实地实景培养商务英语人才。校内外实训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我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相对应的实训基地,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训、实践阶段,将各模块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提到一定高度,使之成为前一阶段学习的总结和下一阶段学习的起点。配备专业指导教师进行实习前、中和后三个阶段的指导,增加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循序性、专业性和计划性。

“特色模块”侧重从业能力强化,强调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具体要求,注重针对性、实用性,追求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应,与岗位需要一致。学习内容有限选、任选之分,既考虑就业方向,又注重学生个性,更着重对应职业资格标准的强化训练。

个性化培养结合区域特点和行业特点

结合不同的区域特色开设校本课程,充分利用各地不同的资源,设置具有针对性,为区域经济培养个性化人才。为了进一步推进个性化培养,加强特色模块教学,系部教师结合区域特点和专业特色,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深入研究学生特点,编写针对性较强的实用教材。如旅游英语、影视英语、外贸英语口语等。这些教材结合学校的区域特点和专业特色,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编写的,更加有针对性,更易于推进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培养的体制保障——全程导师制

积极推进对学生的全方位、全过程教学培养方式,推行全程导师制。选拔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高、某一领域有专长、具有优良师德师风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担任学生导师,负责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自愿申报、逐个分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个性化教学计划的制订,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从入学到毕业进行全过程跟踪,协助进行学习过程的管理,开展人生导航,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辅导员要求英语本科或以上学历,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负责寝室英语训练。在校外实训和实习期间,则由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进行管理,共同评价考核。

利用个性化培养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系部教师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课程教师与全程导师相互合作,改进教学方法。如口译课教师并未拘泥于课本,而是用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口译技能。针对对影视新闻感兴趣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要求模拟记者招待会翻译。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两位学生分别坐在发言席和翻译席上,其中一位充当发言人,另一位扮演口译员,同时还可安排几位学生充当记者提出问题,并要求口译员对问答环节进行翻译;对外贸实务感兴趣的学生,小组活动安排参观工厂,参与商务谈判;对旅游感兴趣的学生,小组活动则安排导游解说等。活动结束后,由全班学生共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外贸函电课采用模拟公司模式,参考公司的机构设置,根据学生毕业后想从事的岗位,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部门协作完成从建立贸易关系、商务谈判、下单、保险、索赔后续跟进、代理等一系列的贸易流程。

开展国际交流,完善学分互认模式

与美国、英国、台湾等地的高校进行合作与交流,允许学生出国进行一定时间的修学,承认境外所修学分,并鼓励和帮助其升学至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改革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鼓励教师针对学生展开因材施教,改革传统的考核模式,把学生个性化成才作为考核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指标,设立特别指导奖、技能奖、创业奖、升学奖、竞赛奖等多个单项奖,作为传统奖学金的重要补充。修订各项制度,通过科学的评教和评学机制来保障学生个性化成才。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自2008年推行“最适合的教育”和“全程导师制”以来,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成才的信心和主动性大大加强。个性色彩鲜明的学生越来越多,有的刚毕业就靠自己的努力做了老板,回母校招聘多位员工;有的转型走向影视和艺术、新闻界等。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北京:人民日报,2010-07-30.

[2]陈德喜,蒋云良.探索“最适合的教育”促进个性化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2(2):78-81.

[3]周建松.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问题的思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猜你喜欢

个性化特色高职
特色种植促增收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同桌宝贝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