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点(向)侧扳合柔性舒筋手法治疗腰椎横突综合征126例
2013-02-01李江波陈美丽
李江波 陈美丽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商城中医社区卫生服务站,浙江温岭317523
腰椎横突综合征是由于腰椎椎体位移,附着于腰椎横突或在横突上移行的软组织(肌肉、筋膜、韧带等)损害而引起的以腰椎横突区为主的或涉及臀下肢等部区产生相应症状和体征的一类病证[1]。在临床腰痛门诊中较为常见而多发,前大多以“腰肌劳损”统之。我们社区自2010年5月~2011年1月筛取126例诊治资料完整的患者,用本法施治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6例患者中,其中男69例,女57例,年龄17~66岁,平均(42.6±3.5)岁;病程 6d~ 11年,平均(3.2±0.8)个月,有72例有明显外伤劳损史,所有患者都摄腰椎正、侧、斜位X线片,有56例患者摄过CT或MRI检查。
1.2 诊断和纳入排除标准[2]
(1)一侧或双侧腰椎横突区痛酸不适、通常涉及同侧臀及下肢,大多痛不过膝平面,久坐久站之劳累后,天气变化异常、受凉时症著,休息后减轻。(2)触相应的患累椎体棘突有不同程度的或左或右位移偏歪;患椎的棘突旁横突尖、背、上或下缘处,第12肋下缘、髂嵴中内上缘及臀中部等部区能找到呈条索状或结节样或张力异常的软组织损害阳性压痛点(区)。(3)X线片现轻度退行性改变,各椎体序列失常,多呈一侧侧弯;斜位片未见椎弓峡部不连畸形;CT、MRI未见神经根、硬脊膜等明显受压征象;整体排除肾、泌尿及妇科病、中重度骨质疏松;肿瘤、结核、畸形等情况。
1.3 诊查结果
126例患者中,一侧患病有89例,两侧同时患病37例,但一般两侧有轻重,其中L3横突区软组织阳性压痛明显并L3棘突偏歪位移有49例,L220例,L411例,两椎或两椎以上混合有46例。
1.4 治疗方法
1.4.1 手法外治 (1)柔性舒筋通理法:患者俯卧,医者立于患侧床边,先用法或以掌跟揉法施治于腰背脊柱两侧竖脊肌、骶骨背面其臀部等;此放松手法时约3~5min;接上势以拇指腹或食中无名指腹在棘突旁、横突周围、第12肋下缘,髂嵴内后上缘及臀中部等软组织损害阳性压痛明显点(区)上垂直于受损肌纤维走向反复拔揉,而顺肌纤维走向推按,以觉指下筋节松散为度。(2)定点(向)侧扳法:以L3右偏位移为例,患者左侧卧位,左下肢自然伸直于下,右下肢屈髋曲膝于上,医者面对患者而立,医左肘前臂置于患者臀部作向内下掀按;右肘微屈穿过患者腋下与自然曲的患肘紧扣,右手拇指腹尖微屈叩于L3偏歪棘突右侧旁,食指自然平伸,贴于L3左侧的横突上,右前臂紧贴患者肩前部往上外方推,医者双手同时用力,当觉患腰纽转的力传到医拇、食指定向标点时,作一瞬间“寸劲”的发力扳动,时可听“咯嚓”整复声。
1.4.2 疗程及注意事项 (1)手法治疗每天1次,5次1疗程,疗程间休息2d,3疗程效不佳者改他法诊治;(2)理舒筋手法以轻柔为主,以患者舒适能忍受为度,扳法不强求复位响声,以手触位正为准。(3)嘱患者围腰围,卧硬床、避风寒、注意劳逸结合,2周后指导患者行腰肌功能锻炼。
1.5 疗效评定[3]
治愈:腰痛等症状消失,功能恢复,1年内不发者;好转:腰部症状减轻,功能基本恢复,劳累后有感觉。无效:症状和功能诊疗3疗程以上无明显改变者。
2 结果
126例患者,1个疗程治愈28例,好转56例,3个疗程内总治愈91例;总好转124例,无效2例,治愈率72.6%
3 讨论
腰椎横突综合征又称腰部肌肉筋膜炎,腰脊神经后支受压综合征等,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腰椎体骨位移、附着于腰椎横突区或移行于腰椎横突区上的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损害而直接或间接压迫或刺激腰脊神经后外侧支、臀神经的后支等产生一侧或两侧腰横突区酸痛不适,活动受限,痛常涉及同侧的臀和下肢,但一般痛不过膝平面。据陶甫等[4]报道,认为本病的发病率占腰腿痛门诊的近一半。位于腰椎骨两侧的横突,以颈、背、腰众多的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附者或在其上移行,相邻的横突间有横突间肌,在横突尖和棘突之间有横突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附着起止,在横突前面有腰大肌和腰方肌,在其背面有强韧的竖脊肌(骶棘肌)附着,外侧有借起自L2-4横突尖的胸腰筋膜中层所移行的腹横肌、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且有L1-3脊神经的后外侧支和臀神经的后支在横突尖处通过。正常解剖下腰椎的横突较颈、胸、椎横突偏短而扁,但L3横突较长,为其他腰椎横突的近2倍,且位于腰椎前凸的顶点,所以以L3横突为中心的区域成为腰部屈伸、旋转、侧弯活动各应力点的枢纽。固附着或移行于横突区的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其各自起止面点的不同而相应的功能也各异,在正常情况下椎体这硬组织和各软组织间保持相对平衡状态;当急性损伤失治后遗或慢性积累劳损时、椎体硬组织和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之间产生异常的牵扯应力而出现相应的平衡失稳,从开始的平衡到平衡代偿支撑再到失代偿状态,各软组织的因损伤撕裂、充血、渗出水肿等改变,产生高张力的无菌性炎症病灶,腰椎椎休也因各组织的应力牵拉异常产生位移偏歪,从而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通行过横突区神经血管而产生症状和体征[5]。
在本病诊断与治疗过程中,要把“柔”之精神贯穿其始终,要求我们操作者先必修心、宁神、定志,且循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总论》:“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训教,掌握“知其体”,“识部位”就是要求我们熟习人体正常骨硬组织和肌肉、筋膜、韧带等各软组织细致解剖和活动功能的同时,还要心眼手“三合“,以“返观内照”来用手体察各骨硬组织和各软组织之间的异常改变情况;“手摸心会”作出精准诊断。为保证手法的安全和高效,本组126例患者全要求经腰椎正、侧、斜位X线片等影像学协查,排除因先天椎弓根部峡部不连畸型或因外伤引起椎弓根峡部崩裂,中重度病理性骨质疏松、结核、占位性病变等情况[6]。舒筋理通手法结合定点(向)腰椎侧扳法能做到内外兼治,筋骨同调,即能舒缓因紧张痉挛软组织,改善病灶痛区的血供,增快无菌性炎症的吸收,又即时拔正矫治位移偏歪的椎体,从而恢复软硬组织间的力学平衡或重建一基本代偿平衡状态。所以只要我们对本病证辨证、选症定点施法准确,就能取较高疗效。在临床诊治中,我们世观察到因L3横突区的解剖生理的特殊性,也随目前前沿医学认为本区域为“高发特区”,但同时也诊查知L2、L4甚至L5横突区出现症状,颇为多见,故本文不唯以“L3横突综合征之名报告。
[1] 邵福元,邵华磊.颈肩腰腿痛应用诊疗学[M].河南科学术出版社,2009:907-927.
[2] 麦超常,陈莹,王升旭.不同针灸方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3(4):378-380.
[3] 范炳华.推拿优势诊疗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45-182.
[4] 陶甫,秦学敏,郭世绂,等.从腰部脊神经后支的解剖探讨腰腿痛的机制 [J].中华骨科杂志,1985,2:328-332.
[5] 任强,陈清汉,吴增浦.脊柱结核手术方法选择[J].中国实用医药,2013,8(9):42-43.
[6] 宋一平.腰椎弓崩裂的病因和治疗解剖面与临床[J].解剖与临床,1998,3(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