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策略
2013-02-01李丰成
◆李丰成
作者:李丰成,平度市云山中学(266745)。
1 引言
语文是一门具有显著美育特色的课程,在语文课堂上一篇篇富有充沛情感的文章对学生的情操培养、个性发展以及人格素质的养成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黑板粉笔式的教学形式的制约,让很多本可具有美学特征的课程变得死气沉沉,让中学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语文课堂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语文教学形式。
2 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优势
2.1 生动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开始就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正如某位语文教学名师所说的:“语文教学的开始就如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只有第一个音定准了之后,才给演奏、歌唱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而语文教学亦如此,只有在第一个阶段中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和影响之后,才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正是考虑到语文教学的这种特殊性及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合理地导入语文课程的相关情境与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完善课堂整体结构,增补教师教学中的不足
在中学语文课改过程中,一直强调要向课堂要效益。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合理省去在黑板上书写的过程,只需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将内容投影到屏幕上,省时而又省力。另外,多媒体能够让抽象的语文事物变得更加具体,快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利用语文课堂时间的效率。
2.3 有效拓展写作空间,熏陶学生心灵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同时是大部分学生的薄弱环节,所以很多学生都害怕写作。分析该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对应的语文情感,对自己周边的生活缺乏对应的观察力,更加没有形成细心观察事物的心思和习惯。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一个充满美的环境,让教师在情境交融的环节当中感受到生活中美的存在,使得学生能够成为细心观察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们具有充沛的情感,从而在这个基础上写出美文。
3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应用误区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优点,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教师的主观因素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程应用过程中存在对应的误区。
3.1 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与语文教学规律以及课改理念相悖
在新的中学语文课改中,要求中学语文课程尤其是议论文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文章内容以及尝试写作议论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中了学生的集体智力资源,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但是,教师在注重利用多媒体的强大信息功能的同时,却在无意中过于将语文教学程式化处理,采用了固定的模式来控制整个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将已经设计好的课件作为教学核心,设法将学生的注意力融入已经设计好的课件当中。当学生不能进入情境,或者是不能回答教师的问题时,教师则予以代办。这种方式直接与在课改中进行探究式的课程教学方式要求相悖,而语文课堂中应该具有的灵活性、智慧性的东西完全消失。这就导致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限制,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受到阻碍。
3.2 随意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在使用多媒体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注意“合理利用多媒体”中“合理”的重要性,一味强调在所有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的各个环节中都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同时,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也没有根据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等采取针对性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导致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甚至带来相反的效果。因此,虽然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内容涵盖了课堂练习、背景图像、声音设置等,内容不可谓不丰富,但是这些接二连三的内容除了让学生觉得眼花缭乱之外,再没有任何其他的作用,让学生不能分清哪里是语文课堂学习的关键点。这样的课堂只能教出读死书的人,以及对语文课堂产生厌倦的学生,教学目标不能实现。
3.3 缺乏素材,课件制作存在难度
缺乏素材是大部分语文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当中所遇到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地处偏远的农村中学,要想找到丰富的素材确实不易。虽然当前网络信息量巨大,但是部分专业的语文课件素材依然需要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支持才能实现。以《爱莲说》为例,笔者在制作的过程中光查找图片就花费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最终依然只拿到了几张合适的图片。在素材的搜集与整理过程中要通过博取广收、充分占有的方式,然后再在“弱水三千”中“取一瓢饮”,才能获得精美的素材。但是,在容量如此大的素材库中如何才能获得合适的素材,这是当前课件制作需要突破的一个关键问题。
4 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策略
4.1 遵从认知规律,为多媒体精确定位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式,但是教师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教学依然只能起到配角的作用。使用多媒体的一个目的是辅助教学,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这是由教学自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将声、光、色等结合起来,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课程。但是教师不能够将精力完全放在课件的演示方面,更加不能完全将课堂的内容搬到屏幕上,而应该充分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需要在黑板上板书的依然要采用板书的方式。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多媒体教学的具体定位之后,上课时将精力集中在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核心内容的学习,感知文中的美学内涵,让学生从中获得第一手的资料,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4.2 注重实效性,增强教学效果
多媒体能够很好地辅助语文课堂教学,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滥用。对语文课程而言,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教师应该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有合理的偏重。例如,对于诗歌、散文等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增强其文学感染力和营造情境的真实性。但是,对于一些议论性很强的说理性文章,则可以少用,甚至是不用多媒体。因为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准备,若将这些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对教材的理解方面,那么必将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感受课文的内涵,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另外,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应该以增强教学效果、营造课堂学习氛围为目的,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合理增加音乐背景、视觉动画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基于课文的教学效果,让多媒体教学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3 适时使用多媒体,达到教学目标
虽然上文认为在议论文的教学过程中不适合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对初学议论文的中学生而言,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情境方面的巨大优势,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将议论文相关的基础知识,如文体基础知识等传授给学生。然后采用一篇相对通俗的议论文作为对象,让学生进行当堂阅读,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刚刚接触议论文的中学生对议论文文体的认识。之后,再结合教师的具体说明和指导,让学生明白议论文的三要素,完全把握其结构和语言形式。
5 结语
多媒体教学方式在语文课程中的应用并没有一个完全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认识到课文自身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充分分析教学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才是真正符合中学语文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
[1]刘梅.中学语文议论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误区和对策[J].读与写,2011(8):70-73.
[2]蔡伟峰.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11(1):84-86.
[3]赵廷剑.浅谈当前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与改进[J].华章,2009(19):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