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2013-02-01王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28期
关键词:挑战信息化传统

◆王磊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电脑、网络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简单的办公工具的变化,而是对传统生活、工作理念的冲击。这种冲击在教育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现代教育提倡素质教育,不单单要求学生的成绩,更要求学生在高节奏的学习强度中转变思维,适应当下的学习环境。这就对现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教师,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辛勤园丁,更是信息化现代教育的探索者和领路人,他们的教育方法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更好地学习知识。

1 现代教育技术的表现

现代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在原有的教育理论基础上,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育模式。它的推行有两个重要前提。

第一个前提是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现代教育的发展要在原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能盲目冒进,以为先进的教育技术可以脱离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术”脱离了“学”,也就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和初衷。教育不是快餐,不能靠任何技术速成,所以一定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实现“学”和“术”的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意义。

第二个前提是要掌握充足的和教育有关的先进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利用信息化教育媒体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实现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习惯了传统的教学工具,对于新兴的多媒体技术如电脑、网络等教学手段不是很熟悉,这就导致在教学上循规蹈矩,缺乏创新意识和接受新鲜技术的思想准备。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课堂和现代学习环境脱轨的局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不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挑战,做现代教育忠实的践行者和带头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并不单单是教学工具的创新,更多的是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师只有在教学理念上真正和现代教育环境接轨,才能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化教育工具,在教学中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现代教育对传统教育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人们的学习生活,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这些挑战在教育领域体现得非常明显。以下笔者就简要分析一下信息时代我国教育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2.1 面临知识更新换代快的局面

随着信息化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科知识越来越系统,越来越专业,分支也越来越多,许多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出来,而且学科之间的交叉涵盖也越来越明显。这种变化使得原有掌握的知识迅速老化,直至被淘汰,新知识几乎每几年就要更新换代一次,往往在还没有来得及接受新知识的时候,就又要面对一系列更新的知识,这给人类的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带来严峻的考验。国外科学家做了一项数据统计表明,人类过去400年的知识总量还比不上近5年的知识增长数量。面对如此挑战,现代教师已不能仅从传道授业的角度来考虑,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能以及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跨学科的活学活用能力。如此来看,传统的侧重于专业教育的教育模式已逐渐被“素质”教育和“运用”教育所取代。

2.2 面临着受教育人数逐年剧增的挑战

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从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也就越来越感觉到所掌握的知识不够用,不能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另外,技术的发展也对知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在当今社会,没有知识就无法生存。中国巨大的人口数量决定了我国教育面临着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大的压力。虽然我国在逐年提高教育普及率,但仍有很多学生面临着失学、失业的挑战。针对这种挑战,需要国家投入更多的资金、采取更大的力度去改革教育制度,不仅要实现有教无类,更重要的是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得到知识的最大积累、素质的最高提升。

2.3 面临着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

笔者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表现中已经提到了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必定会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挑战。这种挑战不仅体现在理念和技术上,更重要的是“教”“学”地位的转换。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往往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牢牢地掌握着主动权,但阻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摆脱了被动接受的地位,开始成为整个教学系统的中心和主导,也就是说现代的教育是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这种地位互换对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不仅要求教师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要以一个学习者的心态来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一个指导者和辅助者的身份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接受新兴教学媒体,培养创新学习思维。

3 推进信息化教育的措施

信息化教育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冲击已愈加明显,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已刻不容缓。

3.1 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教育条件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器材和教学工具的依赖性很大,如果没有新兴的教学设备做支撑,现代教育技术也很难发展。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需要国家加大力度对教育行业进行资金投入,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条件,真正使现代教育的发展成果惠及每一座学校,每一个学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久的工程,需要国家和社会不断地关注和扶持。只有在教学设备得到根本上改善的前提下,现代教育技术才能真正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3.2 学校要积极推进教育体制和教学观念改革

在现代教育技术高速发展的冲击下,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学观念已不能适应当下的学习环境和知识创新。这就要求学校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改变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最大的创造空间和发挥空间,真正做到教育依靠学生,教育为了学生,突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主力军的角色。

3.3 学生自身要端正态度,勇于实践创新

既然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学生,那么学生就要明确自身的主人翁地位,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主动接受和探索信息化教育时代的知识,认真学习常用信息化软件的使用方法,以便借助电子工具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4 结语

总之,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功能,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多方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进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才能使我国在世界教育环境中抢占到制高点,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1]罗加云,陈天柱.普及现代信息技术 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2]郭彦航.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1(12).

猜你喜欢

挑战信息化传统
月“睹”教育信息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