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微创剔除手术配合

2013-02-01文桂娟唐海玲曾庆清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1期
关键词:器械肌瘤微创

文桂娟 唐海玲 曾庆清

随着微创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更多的妇科患者愿意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下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它具有手术切口及术后痛苦小、治愈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相比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创口大、术后恢复慢具有明显优势。手术是否顺利进行与手术护士的密切配合有一定的关系,但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认真做好手术中的各项护理工作,掌握好手术中的配合要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有105例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实施腹腔镜下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105例患者,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 38岁;其中肌壁间肌瘤52例,浆膜下肌瘤35例,黏膜下肌瘤18例,105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无大出血,术后未使用止痛药,术后为了防止感染适量抗生素,24 h拔出尿管,患者适应较好,手术接受后继续住院天数为3~6 d,平均4.3 d,全部治愈。术后随访11个月,无1例并发症发生。

1.2 手术方法 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麻醉成功后去枕平卧位,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协助术者建立气腹,冲入CO2气体,气腹压为10~14 mm Hg,阴道内放置杯状举宫器,手术切口一般采用脐部、左下腹和右下腹三切口,各切口长约1.0~1.5 cm,用10 mm 套管针穿刺并置入镜头,在视屏系统的监视下,分别置入5 mm及10 mm 套管针,认真检查子宫及附件情况,查看子宫肌瘤生长的部位、大小及数量,分离子宫浆膜层和肌层,彻底摘除肌瘤,用电动碎宫器协助取出切除的体积较大的肌瘤,并彻底冲洗腹腔,最后拔除穿刺套管并缝合窗口。

1.3 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术前访视:腹腔镜是近年新开展的一项技术,患者及家属对这种新型的治疗方法不了解,担心治疗效果不理想容易出现恐惧、忧郁、紧张的心理变化。因此,需护士进行心理护理,护士在手术的前一天与患者交流,互相沟通,告诉患者这种手术的有点,介绍治愈良好的病例,建立患者和家属治愈的信心,熟悉患者的病情及基本信息,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法,有针对性简单介绍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耐心讲解手术的原理、方法,介绍手术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交流中注意患者的表情变化,善于发现患者对护士讲解的表现,对能够引起患者积极治疗的方面多做介绍,也可以让同期去的良好效果的病友做介绍,取得患者的信任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1],减轻患者和家属对手术的顾虑,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接下来的手术,也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介绍完毕时并告知患者术前晚9点后禁食,以免肠胀气妨碍镜检视野。(2)术前准备:术前一天做好皮肤准备, 尤其是对脐部要严格的清洁和消毒, 防止切口感染;术前12 h,禁食、8 h禁水;手术前一晚及术晨使用肥皂水做大量不保留灌肠,目的是清洁肠道,防止术中肠内容物污染手术区而引起严重的感染, 并排空膀胱,术前30 min给予全身麻醉,麻醉药物为0.1 g鲁米那,0.5 mg阿托品,肌肉注射。(3)手术物品准备:腹腔镜摄像监视系统、电脑显示屏、光源系统、二氧化碳气腹机、高频电凝线装置、碎瘤机、冲洗抽吸系统、电脑图文处理系统及手术所需器械。安装好各种仪器并加以检查,确保运转良好,手术间室温调在22~25 ℃之间,湿度40%~60%。

1.3.2 巡回护士的配合 患者入室前常规核对无误后,患者取舒适体位,建立上肢静脉通道,保持液体通畅;在麻醉前截石位, 此时患者清醒,可以自主参与体位的安置保证在手术中采取自己感觉较为舒适的位置, 但要保证该体位不会影响手术的操作。手术中巡回护士应熟悉手术不同阶段对体位及手术床倾斜度的要求,并随时根据手术的要求及时调节,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术中要求头的位置低于臀部15°~30°,头部垫高20°~30°,双肩部垫海绵垫,用肩托固定,避免头部过度充血[2],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诱导,负板紧贴于大腿,注意身体各部位不能与金属接触,防止意外电击伤,正确无误安装腹腔镜的仪器、设备及各种管道,尤其是要保证手术室各主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显示屏的图像清晰。与洗手护士核对器械并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随时提供手术台上所需一切用物。

1.3.3 洗手护士的配合 备二部无菌器械车,将普通器械和腹腔镜器械分开放置,认真检查器械的完整性,常规消毒铺巾后建立气腹后,使CO2气腹机压力维持在12~14 mm Hg[3]。密切关注手术进展,及时备好5 mm及10 mm套管针,提前准备好用电动碎宫器,待切除肌瘤后及时递上,并准备好大号标本袋,缝合子宫,冲洗腹腔,拔除穿刺套管并缝合各穿刺口,手术结束时,患者双腿应慢慢的被放下以防低血压,因喊着的血液离开躯干重新进入下肢会导致心脏,脑等重要脏器的缺血[4]。

2 结果

经密切护理配合,本组10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50~80 min,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均无并发症及后遗症。

3 讨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突出优点是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女性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手术能否顺利进行与手术前、中、后的护理密不可分,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在手术时游刃有余。因此,术前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做好患者的心理、生理准备,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手术较为依赖设备仪器,器械护士应熟练整个手术过程,及时准确无误地传递器械,提高手术质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风险。术后加强观察,有效缓解伤口疼痛,积极防止感染、伤口愈合不良[5]。

综上所述,随着微创妇科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大量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已经被很多的妇科患者所接受,但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门培养一批腹腔镜手术的护士是有必要的,建立相对固定的腹腔镜手术配合小组,减少人员变换对器械的管理、保养、使用上的潜在影响, 术前准备是手术顺利能够进行的保障,尤其是术前对手术仪器的调试,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它能够决定手术是否可以按计划执行。在检查时如遇故障及时维修,应该及时联系相关人员,确保手术时仪器的完好,手术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和程序,掌握仪器的使用和腹腔镜器械的拆卸和使用,并对手术进程有一定的预见性, 只有具备这些经验的护士才能在手术中顺利的协助医生完成相关的工作,在手术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手术护士在配合手术时应该精力集中,传递器械准确稳妥准确,确保术者在目不离开荧光屏取用到合适的器械,尽量减少术者不必要的动作,这就要求护士传递器械是准,且方向正确。因此,必须认真做好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工作,掌握好各种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配合,以更有效杜绝或减少护理失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蔡煦华.57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J].家庭护士,2008,21(6A):1605.

[2] 冯彩娣,吴爱芬,张芳燕.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249.

[3] 林金芳,冯缵冲,丁爱华.实用妇科内镜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76.

[4] 宋烽,王建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45-52.

[5] 鲁春雁.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5(30):36-37.

猜你喜欢

器械肌瘤微创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