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owerPoint制作语文多媒体综合型课件
2013-02-01鲁建英
◆鲁建英
作者:鲁建英,唐山市丰润区朱庄子小学(064000)。
小学语文教学处于整个基础教育的重心。语文教学上出现漏洞,会造成学生知识欠缺,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近者,学生会对语文学习产生畏难情绪;远者,会影响对其他学科的阅读与理解,以致影响对其他学科的进一步学习。因此说,语文教学的成败与否,决定着一个人的终身学习,决定着一个人学习素质的好坏。语文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以督促学生尽快对学习步入正轨,以便对语文进行有效学习。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经常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授课,就会使学生从文字、图像、声音等多方面对语文知识原汁原味地进行感知,更好地、更深入地从源头把握语文教学内容,从而能够更快速地进入语文学习状态,更好地加以应用语文知识。如何能够快速制作出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呢?笔者以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制作一篇小学语文课文的课件为例进行讲解介绍,希望能投石引玉,共同进步。
1 制作课件的片头
语文多媒体课件的片头能让课件对学习者产生第一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展示效果。一个好的课件的片头,首先要进行背景和标题的设计。PowerPoint软件提供了多种途径对课件的背景进行设计,背景可以使用某种颜色、某一特殊的填充效果或者某一特定图片;在制作标题时,教师可以使用艺术字来美化。
1.1 制作课件片头背景
为了能够充分使课件美观并且能够达到一定的教学情境,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背景时一定要根据课件的主题要求进行设计。因此,教师的思路一定要展开,充分综合比较多种效果以达到充分展示幻灯片的背景的目的。修饰幻灯片背景可以分为填充单色、渐变色、图片或者纹理及图案等方式。当教师对幻灯片的背景不满意时,可以通过设置幻灯片格式,对幻灯片的背景重新进行设置。
1.2 制作课件标题
通常情况下,课件的片头标题使用艺术字制作,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既要美观,又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艺术字可以设置成多种形状,可以是立体、阴影、倒影及倾斜等多种效果。
2 制作课件的主体
制作课件的关键在于其主体部分。制作主体的主要工作是输入文字,插入图片、图像、声音和视频等,有时还需要设置一些必要的动画效果;必要时,也可以添加目录和导航条。
2.1 制作课件的主体内容
课件内容是在制作课件时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进行专门设计的具体知识。课件内容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等,教师可以根据效果需要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以增强教学效果。
这里通过介绍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来分析课件中各种媒体素材的添加和组织。本实例通过制作“视频欣赏”幻灯片,重点介绍视频的插入和设置;制作“作者介绍”幻灯片,重点介绍文字和图片的插入和设置;制作“朗读研讨”幻灯片,着重介绍拼音与声音的插入和设置;制作“演习思考”幻灯片,介绍表格的插入和设置;制作“课文结构”幻灯片,着重介绍自选图形与艺术字的插入和设置;制作“课堂练习”幻灯片,着重介绍练习题的设计制作。
1)制作视频欣赏。首先是插入视频,单击“插入”——“视频”——“文件中的视频…”,浏览选择视频文件,完成插入视频“圆明园的介绍.wmv”。设置视频,拖动控制点使画面布满页面。右击画面,在快捷菜单中选择“置于底层”,使画面作为背景出现,以便在上面插入文字或者其他内容。其次是插入图片,单击“插入”——“图片”,在“插入图片”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图片,完成背景图片的插入。适当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再将图片置于底层,目的是使标题显露出来。
2)制作作者简介。首先,输入文字:切换到相应的幻灯片,单击“开始”——“文本框”按钮,插入文本框,并且输入作者简介中的相关文字内容。设置字体格式为“黑体、28号、蓝色”;拖动文本框周围的句柄,调整文本框的大小和位置。其次,插入图片:单击“插入”——“图片”——选择相应的图片文件——找到作者画像,完成作者画像的插入,并且调整图片大小和位置。
3)制作朗读研讨。切换到相应的幻灯片,插入文本框,并且输入研讨题目文字内容,如“1.文中那句话表达了本文的中心思想?2.作者写本文的意图是什么?”;随后是添加声音,单击“插入”——“音频”——文件中的音频——选择相应的声音文件;最后是设置音频格式,选中“喇叭”图标,进行如下操作:单击“音频工具”中的“播放”按钮——“单击时”按钮——“跨幻灯片播放”。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防止不小心切换幻灯片而使声音播放终止;二是在倾听声音的同时,需要切换到下一张幻灯片。
4)制作演习思考。在幻灯片的适当位置插入表格,在表格中输入相关的文字内容,之后根据表格内单元格的内容的多少调整表格,并根据需要设置边框线和背景颜色等相关设置。首先,插入表格:单击“插入”——“表格”按钮,拖动至相应的行数和列数,松手即可生成要求的表格。右击整个表格——表格属性——设置相应的行高和列宽,并且设置单元格的背景颜色。然后输入表格内容,设置字体格式及对齐效果等,完成表格内容的输入。
5)制作课文结构。在制作结构图时,教师可利用文本框、自选图形和艺术字等形式完成页面的绘制,并根据需要调整这些元素的位置。首先,输入文字内容:在文中插入多个文本框,输入相应的文字内容。其次,制作大括号:单击“开始”——“大括号”工具按钮,在幻灯片相应的位置上拖动鼠标,绘制出大括号;单击“格式”——形状填充——无填充颜色,完成对大括号的设置。然后,制作艺术字:单击“插入”——“艺术字”——选择所需的样式,最终完成结构图中文字部分的输入,设置好文字格式及排列对齐等文字效果。最后,制作流程图:单击“插入”——“下箭头”按钮,在幻灯片上所需位置绘制箭头,并且设置箭头的填充效果,完成整个流程图的制作。
6)制作课堂练习。在幻灯片上的适当位置添加文本框,输入内容,注意要使题干和答案处于不同的文本框中,并且为答案添加自定义动画。首先输入练习的题目要求,通过插入文本框来添加文本内容,设置好字体格式化,完成题干及答案选项的制作;然后添加答案,插入文本框,输入相应的练习答案,设置答案的字体、字号、颜色等。
2.2 设置动画特效
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效果,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形式,哗众取宠。因此,添加动画效果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设置。本例中的动画添加,既包含幻灯片内部动画,也包含幻灯片页面切换动画。对课件设置动画,本质是让多媒体课件页面上的各种对象(文字、图形等)动起来,使原本静止的幻灯片生动形象。动画效果主要包括“进入、强调、退出和动作路径”,还可以进一步设置动画的播放速度、声音效果及动画方向等。幻灯片切换指的是在一张幻灯片显示完毕后,开始显示下一张幻灯片。切换幻灯片是使幻灯片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屏幕上,并且可以伴随一定的声音效果。
整个课件内容添加完毕后,通常情况下课件的播放顺序是按幻灯片页面的先后次序进行播放的。为了达到一种特殊效果,教师也可以为课件中的对象设置超链接或者动作按钮,以改变课件的播放顺序,从而提高课件的交互性,比如说制作课件目录和导航菜单等。制作目录时,首先插入自选图形,然后添加文字及设置格式等,最后为每个对象创建超链接或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