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多媒体辅助作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2013-02-01刘丙月
◆刘丙月
作者:刘丙月,平度市旧店镇王家庄小学(266748)。
科技的发展为小学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声音、图形、文字、视频等多维一体结合的视听技术、声像技术等,大大丰富了语文教学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结合,贯彻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学生和教师展现了科技为先的理念,从而真正发挥了语文课程的基础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创新,推动小学语文事业发展,培养综合性素质的人才。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小学语文作为所有科目的基础,学好语文对学生的将来发展也大有裨益。而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引导者,旨在通过有效的语文教学建立学生的语文思维,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文情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幻,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并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教授知识、丰富课堂、培养学生的重要工具。
1 运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增加课堂趣味性
小学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课程,旨在以浅显的内容讲述深刻的道理。为了让学生更为理解和思考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内涵,语文教师需要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丰富,开拓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因而这对教师的表达能力和知识搜集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受到课堂时间和教师搜集资料的能力的限制,教师在讲述与课文内容有关但课程标准未规定的内容时,往往一笔带过,草草结束,因而容易造成学生一知半解的状况。同时,教师单一的引申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容易形成偏好听讲的思维。多媒体的辅助丰富作用,恰好将教师空泛讲解的缺陷弥补。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课文内容涉及的相关知识整理成视频或图像资料进行播放,学生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帮助下,更为直观地了解了课文内容,加深了对文章作者的感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发散思考。在多媒体的辅助丰富作用下,学生的学习活力也被释放出来,从而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笔者在讲解《草原的早晨》一课时,许多学生其实没有见过真正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因此只能够凭借想象,但过于空洞,且没有实物进行参照,因而教学进展缓慢。笔者在课前搜集了大量与草原有关的图片,以及关于草原的电影和音乐,整理之后,在课堂上进行播放。短短十几分钟的视频里,春天的草原好像是绿色的海洋,一望无际;牛羊在草原中穿梭嬉戏,偶有牧民哼着歌儿扬着马鞭,在草原上自由驰骋,脸上充满了幸福和喜悦的笑容,远处蓝天与绿海连成一线,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草,一切美得不像话。学生惊叹于草原的美好。视频结束后,播放的是南北朝时期流传的民歌《敕勒歌》,学生跟着多媒体播放的文字也缓缓念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丰富作用,学生对于草原有了更为直观和更为立体的印象,在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如“铺满新绿”时,学生能通过回忆视频中的草原景象而理解。多媒体的辅助丰富作用,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2 运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得以发展的生命线。因此,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实行的目标。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词句是需要学生学习理解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当中的,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和大量的造句等方法强行灌输在学生的头脑中,学生虽然记住了,但是无法很好地运用。学生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下,也容易喘不过气,甚至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要注意掌握正确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从细节把握词句的意思,从实践合理运用词句。多媒体的辅助理解作用,通过与词句相对应的图片或视频,采用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方式,将有难度的词句转换到学生理解范围内,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笔者在讲解《梅兰芳学艺》一课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梅兰芳勤学苦练、不惧失败的精神,同时学会掌握“世界闻名”这一词语。首先,笔者在讲课之前,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梅兰芳唱戏的视频,询问学生观看之后的感想;学生纷纷表达了对梅兰芳的感受之后,笔者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讲述梅兰芳的生平,并重点讲述梅兰芳小时候因为资质差而被老师劝退,但没有放弃坚持学习京剧,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事迹。同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梅兰芳在国内和国际上取得的重大奖项以及国家著名京剧大师等人对梅兰芳的评价,让学生明白了“世界闻名”的含义。学生通过多媒体播放的视频和图片感受到了梅兰芳的人格魅力,同时对“世界闻名”这一词句有了深刻的理解。通过多媒体的辅助理解作用,不仅弘扬了中国国粹的魅力,结合课文内容展现了梅兰芳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也让学生从中受到了启示,学会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勤能补拙”的道理。
课后,笔者还让学生搜集“世界闻名”的近义词,以及符合“世界闻名”的名人的资料,通过多媒体播放功能,进行名人搜集比赛,从而让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协助合作,互助进步,在自主思考、合作、创新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3 运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丰富学生视野
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比如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这一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尔是如何在破棚了反复进行试验的视频,从中认真体会和感受玛丽·居里不怕累,不怕脏,在艰苦的环境中,最终提炼出很小的一点儿晶体镭的执着精神。如果没有这段文字的视频,学生通过读课文去理解,显得很枯燥,也没有兴趣。而多媒体信息手段,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有些学生无从看到的视频和图片,能够更真切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通过多媒体投影等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多地理解一些关于居里夫人的资料,增强对“科学精神”的执着追求和无限奉献精神的赞美,这样就能拓宽学生对课文内容更多的了解。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是新课改环境下教学方式的创新。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吸收的方式不同,它将课本上的内容幻化成图像、音频或视频,将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得更为立体、直观。尤其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重点难词、生字的写法和理解,文言文中的历史背景和词义解释等,都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下一一化解,变成与学生发展思维相符合的东西,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增强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与感情,从而将沉闷的课堂变得生活、活泼起来,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学目的的达成。
[1]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列尔涅尔.现代的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