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信息技术教学全面提升教学有效性——谈如何构建高效的职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2013-02-01赵响亮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22期
关键词:职高教学方式有效性

◆赵响亮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潮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信息技术渗透的领域越来越广,职高院校的信息技术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只有不断强化信息技术教学,变革教学手段,才能全面提升教学有效性,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良好健康发展。因此,笔者主要对职高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希望能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人类进入21世纪的同时,也进入了信息技术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一是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信息素质也是创新人才所需具备的素质之一。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占有举足重轻的地位。而职高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之一,必须充分重视信息技术教学,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但纵观职高院校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亟待改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特对如何展开信息技术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进行深入探讨,以推进职高院校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和提高。

1 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含义

一般而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是时间、结果和体验。教师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是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强化学习结果和学生体验。这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应该追求的目标。为了更加明确教学有效性,有必要了解其含义,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主要是指教师在遵循课堂教学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在课堂规定时间内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为学生创建优良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并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信息素质的目标。它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2 职高院校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各职高院校纷纷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但笔者经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职高院校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笔者主要从4个方面分析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更好提出解决策略。

2.1 教学目标不明确

课堂教学必须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所在。但经过调查分析,大多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忽视这一目标,认为这只是形式而已,不去仔细研究,只是照搬教材的教学目的,导致课堂实际教学时缺乏目标性,把整个课堂教学置于盲目的状态。更严重的是一些教学环节也与教学目标相背离,使整个信息技术教学缺乏有效性。

2.2 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际操作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是就目前职高院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来看,教师单单注重理论教学,很少给予学生机会自己动手操作,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佳。学生在听课时感觉已经懂了,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就会发现存在很多不足,感到无所适从,即无法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还缺乏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

2.3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目前,大多数职高院校已经有独立的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并且设施比较齐全。教师虽然积极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力图把信息技术课程变得更加直观生动,但是未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使整个课堂处于沉闷的状态,无法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很多教师只是依据教材内容做了一些课件,然后按照课件进行授课,学生做笔记。这种填鸭式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而且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

2.4 教学资源更新缓慢

教师上课的内容来源主要是课本教材,而教材更新的速度缓慢,很多内容已经过于陈旧,没有实际意义。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更新速度快的学科,要求教师结合不断更新的内容和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式教学。而很多教师没有积极主动更新教学资源,导致教学内容滞后。

3 如何构建高效的职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笔者在深入了解职高院校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弊端之后,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职高学生的发展特点,提出构建高效的职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途径,推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发展。

3.1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必须达到的目的。因此,职高院校的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必须明确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目标,即培养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人才,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让课堂教学变得高效。此外,教师还要依据大纲精神和教学目标,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认真备课,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并且在教学设计时努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发展个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才能使整个课堂变得高效,也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教学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的理解

信息技术课不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其实践性。因此,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必须既注重理论,也要加强实践操作,以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比如,教师在上Flash动画时,以地球自传为例,学完原理和亲自示范一遍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Flash动画,可以依据所学内容制作各类动画。学生在操作时,发现有些地方不知如何加帧,此时教师进行点拨,学生继续动手实践,很容易理解Flash动画的制作过程。

3.3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必须变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比如,教师在教网络中的IP地址和域名时,可以采用比喻教学法,使学生更加易于理解。教师可以以身份证号和人的名字为例——区分人可以用身份证号和名字,进而引入计算机也一样,可以用域名来表示,而IP地址则是它们的“身份证号”。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域名和IP地址。

3.4 更新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如何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适当筛选有实际意义的内容进行教学,然后结合最新的技术知识进行讲解,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注入新的血液,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教师必须不断把反映时代发展特点的内容带进课堂,更新教学资源,结合时事进行教学。此外,教师还应该具有前瞻性,可以预测哪些信息技术知识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选择一些应用型较强的内容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围绕内容不断深入展开。

4 小结

总之,构建高效的职高信息技术教学课堂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兴趣、软硬件设施等。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信息技术知识结构,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学有效性,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此外,教师必须依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不断改善,不断发展前进,真正做到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1]许会.浅议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1).

[2]施俊岭.浅谈高效课堂的构建[J].教师,2010(30).

[3]杨晓东.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新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2).

[4]何有明.上好信息技术课的探索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2).

猜你喜欢

职高教学方式有效性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