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人性化护理意识的渗透
2013-02-01金花
◆金花
作者:金花,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13002)。
护理工作是医疗机构医疗工作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这就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在提供专业化护理服务之外,还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上的关怀,这就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导。所谓的人文精神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当中创造人性化的氛围,积极实践人性化、人道化护理服务的行为和规范,体现出以人为中心、人的价值观念要求,在此基础上形成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当中,贯彻人性化护理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性化护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专业培养的要求。
1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
1.1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精神素养
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性化护理意识,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这是因为教师是护理专业教育的关键,是实施人性化护理意识渗透的实施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的情感、意志、认识素养都能得到提高,以自己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师德去感化、熏陶学生,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学生的道德精神。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详细说明南丁格尔精神。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并且将人文精神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要求。
1.2 教师要掌握一定的人性化护理意识渗透的技巧
掌握人性化护理意识渗透的技巧,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人性化护理意识的渗透也有多种方法,如潜移默化的引导,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在教学和生活当中与学生接触、交流,利用自己高尚的品质和人文精神,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影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除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外,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可以借助于一些人性化护理的例子教育学生。如白求恩精神,这既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还是一种伟大的人性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在医疗工作当中处处以患者为中心,以解除患者的病痛为主要目的。无论哪一种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必须灵活掌握并加以运用。
2 培养学生具有人性化护理理念
要培养学生的人性化护理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培养措施。
2.1 建立完善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要为护理专业学生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为此,学校应该在原有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基础上,在护理专业教育当中开设社会学、普通心理学、伦理学、人际关系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除了专业课程之外,护理专业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选择所需的课程,如国画、声乐基础、医疗文化、文学鉴赏等,这些课程具有明显的人文精神特色。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完善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从而为人性化护理意识的渗透奠定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2.2 实践多样化的人文教育形式
教师在护理专业理论教学当中,要按照人性化护理意识的要求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过程中能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人文精神教育。在实训教育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整体护理教育,为学生的人性化护理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除了教师之外,学校也要为学生的人性化护理意识渗透创造良好的机会,如开展人文教育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社会人文精神发展的情况,了解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性,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性化护理意识的目的;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护理专业人士,从护理实践的角度阐述医院实施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人性化护理意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多元化的人文教育形式,让人性化护理意识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2.3 重视和加强临床实习教育
护理专业教育模式一般采取理论学习加实习教育的模式。实习是学生毕业以后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学生形成人性化护理意识的重要阶段。
1)让学生学会微笑服务,微笑服务是一种服务方式,是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距离的有效方式,也是人性化护理意识的一种具体体现。学生在实习当中要学会微笑服务,如面带微笑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满足患者的要求,只有这样,患者才能在护士身上看到治疗的信息,才能看到治愈的希望,这是实习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服务技能。
2)开展仪容仪表教育。良好的仪容仪表能够给患者美的享受。护理人员要整齐、清洁、大方地面对患者,让患者看到护理人员对自己的尊重和责任,体现出护理工作的严谨性,给患者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为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创造良好的条件,争取患者最大程度的配合。在实习阶段,学生要进行护士服、工作帽的着装训练,要穿戴整齐、整洁,不能出现褶皱、破损的现象;戴燕尾帽后前发不遮眉、后发不搭肩、侧发不掩耳。
3)开展端庄服务教育。护理人员举止的端庄能够带给患者亲切感和温暖感。学生在实习阶段要注重自己的操作行为,做到动作规范、节奏明快,这样患者才能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因此,应该将举止训练引入时序当中,让学生在实习阶段培养良好的仪容仪表,体现出护士的仪表美、姿态美、心灵美。
3 发挥实习医院在人性化护理意识渗透中的作用
在学生人性化护理意识渗透当中,除了发挥学校的作用之外,还要发挥实习医院的作用。
一方面,实习医院要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习条件,除了提供实习岗位之外,应该为其提供实习条件,比如说必要的护理实践指导,为学生提供经验丰富的实习教师,引导学生参加医院的各种护理学习活动,利用实习教师向学生传授实习经验,帮助学生从专业知识到护理能力转变,使其具备护理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比如,安排护理人员到手术室实习,观察护理人员与主治医生在手术期间的配合,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另一方面,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传帮带是医院新进护士成长的一种重要形式,是通过经验丰富的护士向新进护士传授护理经验、护理技巧,帮助新进护士尽快成长起来的一种方式。医院也可以将这种方式应用到学生实习教育上,利用经验丰富的护士帮助实习学生尽快成长起来,从而达到实习教育的目的。但是在传帮带当中,要注意强调人性化护理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如何赢得患者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医院在人性化护理意识渗透中的作用。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性化护理意识,学校要重视和加强学生的人性化护理意识培养,通过提高教师的人文精神和素养,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性化护理意识教育等形式,同时发挥医院在人性化护理意识渗透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具备人性化护理意识,提高学生的护理水平。
[1]曹宝华,雷鹤,张银玲.护理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思考[J].现代护理,2005,11(17):1470-1471.
[2]赵艳,赵铃.我国护理人文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2):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