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综述*
2013-02-01余茜
余 茜
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相比国外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都在政策上、经费上大力扶持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全国范围内的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和跨越式的发展。在职业教育集团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六大模式,即 “河南模式”、“海南模式”、“陕西模式”、“山东模式”、“天津模式”以及“江苏模式”。
职业教育集团的概念和分类
(一)概念
学者周子达认为,职业教育集团是在当地有影响的知名企事业单位(或集团)支持参与下,职业学校间以专业为纽带组建成的一种联合办学体。学者高卫东认为,职业教育集团是指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契约或资产为联结纽带而组成的职业教育联合办学体。学者马成荣认为,职业教育集团主要是由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等独立自主地组成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相互补充的横向联合和人才培养链上的纵向联合组织。
浙江省教育厅2002年印发的 《关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试行意见》认为,职业教育集团是“以集团章程为其共同行为规范,由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产教联合体,不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资格”。职业教育集团应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以专业和人才培养为纽带,以校企双赢为基本准则。成员间的教育和经济业务往来,应遵循优先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协作、参资、参股、转让、托管、租赁等多种方式进行。
笔者认为,目前已有的研究只是在集合体(联盟)这一类型的职业教育集团范围里对其下定义,并没有涵盖某些本身就是一个办学或者经营实体、具有法人资格、下辖多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办学实体或者经营实体的职业教育集团,因此还不是很全面,还有待充实。
(二)分类
我国的职业教育集团按照不同的方式有七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一是按照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的联结方式划分;二是按照职业教育集团组成单位的性质划分;三是按照职业教育集团成员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隶属关系划分;四是按照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的联合方向划分;五是按照职业教育集团的所有权划分;六是按照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模式划分;七是按照职业教育集团的构成主体划分。
笔者认为,从总体上看,当前对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分类较为科学、合理,分类方法较为全面、系统。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性质与特征
(一)性质
职业教育集团在组成要素上,既有教育领域的成分,又有经济领域的成分,也有社会领域的成分。在组织分类上,它主要属于第三部门的组织分类。学者马成荣根据美国学者萨拉蒙概括的第三部门的组织特征,将职业教育集团划分为社会组织中的非营利组织,属于“第三部门”中的一部分。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课题组认为其主要具有以下四种性质:一是教育集团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组成,但其本身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走的是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二是其组织机构呈现出多元化、多形式和多层次的特点;三是其联结纽带以资产、契约以及资产委托管理经营和长期优惠合同等为主;四是一方面,其内部要防止教育事业的商业化,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利益的共享与一致。
笔者认为,从总体上看,理论界对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性质的研究较为滞后,角度也较为狭窄,没有从多学科和多视角进行全面的分析,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入和提高。
(二)特征
董兆伟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组织结构具有两方面特征,即横向的多元性和纵向的多层次性。从横向结构上看,职业教育集团不仅包含职业教育学校,还吸引了相对应的行业企业加入,增强了专业学习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提高了教育质量水平。与此同时,某些职业教育集团还与咨询机构达成合作意向。从纵向结构上看,各种职业教育集团处于不同的层次,通过沟通交流更有利于不同层次间的衔接与学习。学者贾鹏认为,高等职业教育集团主要具有六个特征:一是一般是由多个法人组成;二是具有多样性与开放性的组织结构;三是其规模相对较大,覆盖范围较广;四是其与企业集团在性质上有着根本区别;五是集团内部门通常由核心学校发挥主导、示范与辐射作用;六是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通常以契约为联结的纽带。
笔者认为,从总体上看,对于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特征的研究多是从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各成员的构成与合作关系入手,对于职业教育集团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认识还有待深入。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运作模式与运行机制
(一)运作模式
王明伦等学者认为,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三种,即纵向衔接、横向联合以及中介参与。纵向衔接主要是指将中职中专、高职高专教育纳入一个集团体系当中,以实现中职中专与高职高专之间的纵向衔接与沟通。衔接的核心是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衔接的基本原则是共赢,衔接的目的是资源互补、政策共享、分段式培养以及多元性发展。横向联合主要是指职业教育集团中既包括职业教育学校,又包括与职业教育专业相对应的行业企业,按照市场与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中介参与主要是指咨询服务机构(这里所说的咨询服务机构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人才交流中心等)参与集团化运作。职业教育集团的良性运作需要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给予理论支持和跟踪指导。通过行业协会这一广阔的平台,实现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与学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信息资源的全方位共享。人才交流中心的加入可为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及时提供信息和服务。从总体上来说,咨询服务机构作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之间的“介绍人”,传递着各种信息,为加强政府、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的沟通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笔者认为,从总体上看,对于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作模式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其运作模式的分类也主要是以职业教育集团中各成员单位的联结方式为依据进行划分的。
(二)运行机制
王明伦等学者认为,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运行机制主要有三种,即紧密型的运行机制、松散型的运行机制以及紧密型与松散型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紧密型的运行机制表现为一种实质性合并的形式,主要是指职业学校、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实体的合并,它们通常以联合办学的形式加入集团;并入集团的各个成员所有的人力、财力、物力整体划入集团,它们不再具有独立法人的地位,成为了集团主体的一部分。松散型的运行机制表现为一种以某个学校为核心并且联合其他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实体组建起来的集团化运作形式,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联合办学,而是统一领导协调的组织;并入集团的各个成员所有的人财物以及原有的法人资格保持不变,其主管部门的隶属关系也保持不变。紧密型与松散型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有着多种优势。如可以避免完全紧密型在组建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还可以避免完全松散型在组建过程中的种种弊端;可将某一方面的教育资源做大做强,同时,又在各个方面形成竞争优势。
笔者认为,目前关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的研究还属于理论层次的描述,缺乏相对应的操作性。虽然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模式各不相同,但都必须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相结合,同时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实力来选择适合自身的运行机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
(一)组织结构
学者谢瑗认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组织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从宏观结构上说,集团各成员之间的组织结构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决策机构、执行机构以及监督机构;董事会不仅是集团内部最高的权力机构,还是集团内部最高的集体决策机构,监察委员会独立地实行监督。从微观结构上说,集团各成员自身内部的结构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决策层、执行层以及监督层;决策层主要以校长为代表,执行层主要以主任和科研组长为代表,监督层主要由教职工代表大会构成。董兆伟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集团可以是由若干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组成的联合体,集团应该具有横向多元化和纵向多层次的组织机构。
笔者认为,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模糊地套用了企业组织结构的理论,混淆了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结构与组织类型的区别,或者是将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结构简单等同于董事会制度。这些不足之处反映出学者们对于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中组织管理问题的种种困惑,也反映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者对于组织变革经验的缺乏。
(二)管理机制
王明伦等学者认为,为了使职业教育集团的集团化运作得以顺利进行,必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确保其高效运行,由政府统筹、行业企业参与的多元化办学管理体制,这就必须明确政府、董事会、企事业单位以及咨询机构各自的职能所在。政府应该发挥其统筹、协调的作用,将直接管理变为宏观规划。政府是职业教育最大的受益者,理应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投资人,并通过投资、指导、评估等方式引导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咨询机构等对于职业教育集团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做出明确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则主要是加强统筹规划,实行多种政策措施,促进中职中专与高职高专之间的衔接。集团董事会主要是制定集团化发展的目标与相应的实施举措,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通过校外董事会的力量为学校办学争取更多的支持。同时,董事会又要在政府与学校之间扮演好“摆渡人”的角色,保持集团各成员间的相对独立。职业教育的集团化运作必须打破原有的领导管理体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企事业单位主要是在人才需求、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等方面给予咨询决策,在此基础上搭建实践平台,同时也要适当提供资金支持。在参与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同时进行监督评价,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在此过程中,应该通过立法保障企事业单位参与职业教育应享有的权利,如给予税收优惠、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对优秀毕业生有优先录取权,等等。咨询机构主要是向职业教育集团提供理论指导、信息服务等,可以允许咨询机构取得一定的回报。
笔者认为,从总体上看,对于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管理机制的研究在理论认识上是较为全面、客观的,但在实践中的指导性还有待提高。
[1] 黄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方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6).
[3] 刘凤云,高建宁.集团化办学——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战略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07(4).
[4] 余秀琴.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内涵和发展历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6).
[5] 余秀琴.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D].天津:天津大学,2009.
[6] 叶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7] 孙芳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0.
[8] 于勇.湖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9] 叶峰.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历程与特点探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8).
[10] 张有根.集团化办学:一种职业教育集群价值链增值模式的选择[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
[11] 粟莉.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动因、优势与问题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