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朱熹的医学情怀※

2013-02-01薛芳芸许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0期
关键词:作序医书医学知识

薛芳芸许 馨

(1山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太原030024;2陕西科技大学,西安710021)

论朱熹的医学情怀※

薛芳芸1许 馨2

(1山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太原030024;2陕西科技大学,西安710021)

在“无儒不通医”的宋代,哲学家、教育家、理学思想集大成者朱熹与中医药有着不解之缘。虽非以医为业,却对医学有很深的造诣,他以学者之见探求医理,以名家之文推介医术,影响深远而广泛,对宋代医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医学情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研读医典,探求医理;作序题跋,传播医学;交往医家,虚心求教。

朱熹;探求医理;推介医术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思想集大成者。他学识渊博,著述颇丰,涉及各个领域。在哲学上,他发展了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建立起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此外他对天文、地理、气象、农业、历算、乐律、中医、养生均有研究。清代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称他“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其思想对后世影响至深。在“无儒不通医”的宋代,朱熹与中医药也有着不解之缘。他虽非以医为业,却以学者之见探求医理,以名家之文推介医术,对宋代医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从人文学的角度对其加以探究,使人们能够了解朱熹鲜为人知的一面,并丰富医史文献学的研究内容。

1 清贫多病,坎坷一生

朱熹,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南宋高宗建炎四年生于南剑州尤溪县(今福建)。幼年生活在南宋与金对峙的战乱年代,为了避难常常居无定所,因生活拮据缺乏营养而体弱多病。据朱氏后代整理编纂的《考亭紫阳朱氏总谱》记载:朱熹先后患痹症、目疾、心疾、痰疾、脚气、腹泻等,多种疾病威胁着他的身心健康。35岁,因长期居住于山林,潜心读书,生活艰辛,家庭经济负担沉重,心力凋弱,就显得容发憔悴。66岁,身患重病几近死去。当时理学被诬为伪学,遭受封禁,朱熹受到沉重打击,长期精神抑郁,庆元六年病逝,享年71岁[1]。

绍兴十八年,朱熹19岁进士及第,二十一年,铨试及格,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朱熹入朝和在地方真正担任官职的时间并不多,实际上才7年有余,立朝仅40天。其余近40年时间,大部分担任主管或监司、提举宫观一类闲职,领取的俸禄微薄;另一部分时间待缺。此外因健康问题还辞去了一些官职。朱熹一生主张抗金,并强调备战,被主和派韩侂胄等诬为“伪学逆党”。庆元二年,被反对派弹劾,落职罢祠,理学被贬为“伪学”,遭禁止,与朱熹关系密切的理学家被打成“逆党”[2]。

2 研读医典,探求医理

朱熹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一生博览群书。他除了心性义理学之外,对于自然科学尤其对中医与养生学有较深的造诣。朱熹强调“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3],他认为,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理,应当去努力学习。正是本着这一精神,朱熹平生无所不学,他精心研究了古代重要的医学典籍,据明代《李濂医史》卷六载,朱熹对扁鹊的《难经》、王叔和的《脉经》、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等都有仔细的研究,尤其是对《黄帝内经》的研究相当深入。他说“至于战国之时,方术之士遂笔之于书以相传授,如列子之所引与夫《素问》、《握奇》之属,盖必有粗得其遗言之仿佛者,如许行所道神农之言耳”[4]。朱熹在注解《楚辞·天问》时引用《黄帝内经》的原文说:“《素问》语言深,《灵枢》浅,较易”等。他广泛阅读了古代主要的经典医学著作,并有深刻的领悟。

朱熹谙熟医术,在其著作里有具体而详细的论述。如《朱子五经语类》记载:“人病伤寒,在上则吐,在下则泻,如此方得病除。”这显然是吸收了《黄帝内经》“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5]的治疗原则。又说“大黄不可为附子,附子不可为大黄”这是因为两者的药性寒热不同。朱熹对脉之寸关尺定位存疑,在《跋

郭长阳医书》中,论述了医家诊脉问题:“抑予尝谓古人之于脉,其察之固非一道,然今世通行,唯寸关尺之法为最要。且其说具于《难经》之首篇,则亦非下俚俗说也。故郭公此书备载其语,而并取丁德用密排三指之法以释之。夫《难经》则至矣,至于德用之法,则予窃意诊者之指有肥瘠,病者之臂有长短,以是相求,或未得为定论也。”在此,朱熹指出北宋针灸家丁德用密排三指之法诊脉的说法太笼统,多数医家对寸关尺定位模糊,背离了王叔和《脉经》诊断法,并详细考究了《难经》、《千金》、《脉诀》等医书中寸关尺的位置,在众医书的对比中找到了确切答案,以人前臂高骨为关,前为寸,后为尺,为中医学诊脉解决了一个困惑已久的问题。

3 作序题跋,推广医学

请名人作序题跋,自古以来就蔚然成风。朱熹生平曾为许多人的作品作序,尤其为不少的医书作序题跋,借此推广医学著作,弘扬医药知识。

宋之医者夏德,字子益,精选师传药方中简易有效者及家藏方,自著《奇疾方》,又为《卫生十全方》,朱熹读此方书后,甚为欣喜,于淳熙元年秋作《送夏医序》赠之。其序曰:“予尝病世之为论者,皆以为天下之事,宜于今者不必根于古,谐于俗者不必本于经。及观夏君之医,而又有以知其决不然也。盖夏君之医,处方用药,奇怪绝出,有若不近人情者,而其卒多验。及问其所以然者,则皆据经考古,而未尝无所自也。予于是窃有感焉。因书遗之,以信其术于当世,又以风吾党之不师古而自用者云。”当时朱熹45岁,学术上已奠定了理学大师的地位、在社会上颇有声望,阅历上已经历了人生的雨雪风霜。朱熹认为夏医师的处方皆“据经考古”,用药得当,治疗疾病效果良好,因此,主动为之作序而赠之。借此宣传医药知识,推介医术,鼓励业医者以学者之见探求医理。

朱熹晚年,仕途惨淡,特别是痛失长子后,心力憔悴不堪,定居在建阳考亭,一边阅读医书、调养身体;一边著书立说、课徒传教。66岁那年,朱熹身染重病,险些丧命。朱熹在病榻上阅读郭长阳(郭雍)所撰的《伤寒补亡论》,心为之所动,作《跋郭长阳医书》。其跋曰:“此奇书也,盖其说虽若一出古经,而无所益损,然古经之深远浩博难寻,而此书之分别部居,易见也。安得广其流布,使世之学为方者,家藏而人诵之,以知古昔圣贤医道之源委,而不病其难耶……而又择民之聪明者,教以医药。使治疾病,此仁人之心也。”郭雍的医书能流传至今,与得到朱熹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朱熹获得该书稿后,发现此书颇有价值,惊喜地称之为奇书,鉴于该书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纠正,嘱咐颇通医理的两位门人王汉、方士繇认真雠正刊补,再由朱熹高第詹体仁负责于福州刊刻出版。朱熹怀着一颗治病救人的仁术之心,为医书题跋并推广,希望刊行好的医书,普及医学知识,惠泽民众。

从朱熹所作的《送夏医序》、《跋郭长阳医书》等序跋来看,朱熹所具备的医学知识是相当丰富的,其治学态度是十分认真的,其对医学知识及医术技能的宣传也是不遗余力的。

4 交往医家,虚心求教

谢伋,字景思,号“药寮居士”,南宋绍兴间任太常寺少卿,是一位具有家学渊源的著名学者,对医学颇有研究,精通药理,后辞官隐居浙江黄岩灵石寺,开辟药园,以种药为生,过着淡泊清雅的隐士生活,朱熹仰慕已久。绍兴十八年朱子(1148)登进士第,二十一年前往京城,参加铨试及格,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初登仕途的朱熹春风得意,归途中专门绕道拜访了谢伋,主人在青松翠竹下荷锄种药,服食养生,呼吸吐纳,以求长生久视,过着儒道释兼修的隐士生活,朱熹羡慕不已,虚心求教后写下《题谢少卿药园二首》赠主人。其一云:

“谢公种药地,窈窕青山阿。青山固不群,花药亦婆娑。一掇召冲气,三掇散沉疴。先生澹无事,端居味天和。老木百年枝,对立方嵯峨。持此共日夕,不乐复如何!”诗中流露出朱熹对谢公亦儒亦医、淡泊清雅的隐士生活的向往[6]。

崔嘉彦,南宋道士、医家。字希范,号紫虚道人,人们称他为“崔真人”,南康(今江西永修)人,潜心钻研医术,精通道家丹法,尤长于脉诊。少年勤奋好学,立下高远志向;中年修神农、老子之术;晚年遁迹山野,隐居西原庵侧,亲自躬耕种药以自给,并收养老孤疾病者。著有《崔真人脉诀》、《注广成先生玉函经》、《紫虚真人四原论》等流行于世,得朱熹敬重。朱熹与之过从甚密,曾捐俸托崔嘉彦修复诸葛亮祠,可见二人关系非同一般。朱熹与其在学术上进行广泛交流,常向崔氏叩问养生济世之术,并从其学习诊脉之法,这对朱熹后来论脉学有很大影响。

总之,南宋大儒朱熹不仅集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于一身,而且广泛研读医典,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求医理;谙熟医学知识,为医学方书作序题跋,以名人的效应传播医学,影响深远而广泛。虽然他不是以医为业,但起到的作用是普通医家所不能比拟的,对宋代医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陈国代.南宋大儒朱熹医药姻缘考[J].中医药学刊,2004,12(12):2303.

[2]朱瑞熙.朱子与中国文化[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11(4):69-70.

[3]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1564.

[4]朱熹.朱熹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3797.

[5]钱超尘主编,姚春鹏评注.黄帝内经[M].中华书局,2011:214.

[6]徐仪明.简论朱熹对古代中医学发展的影响[J].中华医史杂志,2001,31(4):230-232.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0.078

1672-2779(2013)-10-0116-02

��韩世辉

2013-04-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No:11YJAZH107]

猜你喜欢

作序医书医学知识
神医的秘方
郭沫若作序推荐的解放区作品书影
读贾文琴的文章——为《中国公路之陇南记忆》第二、三册作序
思维导图在医学中的应用
给您推荐两部值得珍藏的宝贵医书·博学奇书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蔡元培的作序观
新环境下《解剖学》教学资源开发探讨分析
请市长作序
卫校化学教学中渗透医学知识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