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淡安对针灸事业的贡献※
2013-02-01林永青
林永青
(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郑州450008)
承淡安对针灸事业的贡献※
林永青
(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郑州450008)
本文总结了承淡安对针灸事业的主要贡献,主要有创办针灸教育,振兴针灸事业;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厘定经络腧穴理论;执简驭繁,诠释刺法理论;不拘古法,发扬灸法临床;著书立说,传承针灸心学;与时俱进,改进针灸用具。
承淡安;针灸事业;贡献
1 创办针灸教育 振兴针灸事业
清道光年间,针灸科被废止。加之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文化入侵,使得中医及针灸的发展日趋微势。针灸学术发展呈迟滞状态,甚至到了即将被自然淘汰的境地。承淡安得家学心传,亲眼目睹其父利用针灸治病的神效,深为针灸学术的衰落而惋惜,乃决心振兴针灸事业。
承淡安1929年在无锡创办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针灸研究机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这也是近代中医教育史上最早的针灸函授机构,从此,承淡安先生矢志不移地走向了针灸教育之路[1]。为了提高学员的临床操作技能,还开设了实习场所。1935年承淡安留日归来,在“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的基础上,借鉴日本针灸教育经验,冲破国民党当局的种种阻挠创办了近代针灸专业学校“中国针灸学讲习所”,此时,已经形成了标准规范专门化的针灸教育。到1937年2月,讲习所更名为“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学校也被日军炮弹夷为平地。同年冬,承淡安先生避难西迁,但他仍不忘初衷,每到一处,都设有短期或临时的针灸培训学习班,把针灸教育的种子撒向所到之处。
新中国成立后,淡安先生积极筹备复社兴学。1951年,“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在苏州恢复社业。195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聘任承淡安为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从此,淡安先生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老当益壮,在培育中医人才的事业中无私地默默奉献着[2]。
总之,为了振兴中国针灸事业,继承针灸绝学,承淡安先生数年如一日,积极倡导、组织和实践针灸教育事业,不断地设社、办校、建院,为中国针灸薪火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 中西汇通 厘定经络腧穴理论
承淡安是中西医皆精通的中西医汇通派,这奠定了承淡安理解针灸理论的思维方式。在经络腧穴理论的认识上,承淡安先生结合传统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理论对其解析。承淡安先生认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和针灸学的理论基础,是古人对人体特定部位特定联系的一种解释,虽有一定局限性,但具有客观存在性,不能单纯从生理学、解剖学角度去认识[3]。经络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中医学术的基本学理,是建立在营卫气血和阴阳五行基础上的。营卫气血的循行路线即经络,经络不但为营卫气血的循行道路,并且对其所管辖领域内的组织、脏腑、器官等的新陈代谢以及生长等生理现象,都有调整平衡、补给缺损等的关联。正由于经络这样的一个主要作用,所以能够治疗百病,决定预后[4]。同时,经络理论又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石,是临床诊断和针灸治疗的重要依据和指导理论。
对于腧穴的认识上,承淡安钻研古籍同时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生理学知识做了大量考证工作,厘定了腧穴位置,先生的愿望是“用科学方法整理之,每穴必注明解剖,可知穴道之内容,冀知经穴之构成”。有人评价承淡安先生“对于腧穴精确化研究的工作是继王惟一厘定铜人图经后中国针灸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杨春冰说“将西医解剖学的知识与中医腧穴定位联系在一起,考察每个腧穴的部位和解剖,先生是中国第一人[5]。”
为了更准确地理解经络和腧穴理论并使之指导临床,承淡安先生为后人著述校注了经络腧穴学术著作。比如《铜人经穴图考》、《经穴图解》和《校注十四经发挥》,为后学者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3 执简驭繁 诠释刺法理论
在对针法刺法理论的认识上,承淡安重视准确取穴和临床疗效,反对标新立异的针法。他认为把针灸的刺法复杂化,增加了掌握的难度,令学者望而生畏,有碍针灸的传承发扬。他说:“用针手法,古书名目繁多,以古今针具不同,吾人可以不去理会,只须根据现代学者之手法研究,即易学而易行。本书针科学中所列各种手法,如能分析研究,并于练习指力时,做各种手法之练习,使之纯熟,将来临床实用时,即能操作自如[6]。”因此,先生结合自身的经验,借鉴日本针术技法,将进针手法总结为4种,即:兴奋作用之针法,抑制作用之针法,反射作用之针法和诱导作用之针法。将一般应用之
针法总结为8种:单刺术、旋捻术、雀啄术、屋漏术、置针术、间歇术、震颤术、乱针术,颇有执简驭繁之妙。同时,将繁复的补泻操作手法加以改进,重新阐述,令学者易于理解与运用[7-8]。
4 不拘古法 发扬灸法临床
在灸法理论和临床认识上,先生均遵循古训,但不拘古法。先生认为在施灸时固宜遵循古人遗规,但若泥于一说而不变通,则有太过或不及之虞。在临床中,对灸法的灸量和施灸方法和施灸部位有独特的认识和应用。
承淡安对于灸治刺激的强弱的控制,是通过艾炷大小、艾壮多少和艾炷紧实度的强、中、弱标准来体现的。因此,先生制定了一个判定艾灸刺激量的标准。将灸治刺激量分为强、中、弱3种。
在施灸方法上根据不同的患病部位和灸治目的而制定,主要用直接灸、诱导灸、反射灸3种灸术来施灸。对于治疗浮肿、痉挛、疼痛、知觉异常等病症,在疼痛部位施灸,以刺激神经,促进血流,加速机体对渗出物的吸收,称为直接灸。对于患部充血或瘀血引起的炎性症状、疼痛等,从与患部相关的远隔部位施灸,诱导血液疏散,调节神经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称为诱导灸。当病在内脏诸器官时,可根据神经通路选穴施灸,利用人体的生理反射功能,以达治疗之功效,称为反射灸。
5 著书立说 传承针灸心学
承氏认为,传播针灸技能,宏扬针灸事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著书立说。因此,承氏一生撰写论文数十篇,编著和译著达20余种。在早期创办针灸学研究社时,为了社内学员交流和解答全国各地学员的疑问,承淡安创办了《针灸杂志》,后又著述针灸取穴和治疗著作,翻译日本针灸学术著作。承氏一生的著作主要有《中国针灸治疗学》、《经穴摘 要歌诀百症赋笺注合编》、《针灸治疗实验集》(又名《金针疗病奇书》)、《新内经》、《铜人经穴图考》、《针灸薪传集》、《历代名医诊断录要》、《针灸学讲义三种》、《经络要穴歌诀》、《人体经穴图(四幅)》、《中国针灸学讲义》、《中国针灸经穴学》、《伤寒针方浅解》、《针灸治疗秘籍》、《针灸精华》、《经穴图解》、《中国针灸学》、《伤寒论新注(附针灸治疗学)》、《校注十四经发挥》、《子午流注针法》等[9]。译著主要有《针灸真髓》、《经络之研究》、《知热感度测定法针灸治疗学》、《经络治疗讲话》、《病机摄要辨证》等[10]。
6 与时俱进 改进针灸用具
在20世纪30年代,承淡安率先对针具提出标准,后来又统一规格,将针灸针厘定为26、28、30号规格,针身长度有7分~3.5寸数种。
对于针具的材质,先生认为:“今人每好玄奇,或以真金制,或以纹银制,其效用固无轩轾。然运用涩滞,徒使患者多受痛苦。远不如铁针之圆利滑疾故制针当从古法,以马衔铁,再三锻炼之百炼钢,制为绕指柔,刚柔适宜,锤成细圆丝而断之,一端磨之尖利,一端绕以铜丝,煮以药汁,用黄土磨擦光利即成[11]”。从此可以看出,先生倡导普通的铁质针具,而且对铁针的制作工艺和针尖的标准也作了规定,针尖要圆利滑疾。后来,承淡安先生又建议并临床试验用不锈钢制作针灸针,1952年,不锈钢针正式投入生产。不锈钢材质的针具也沿用至今。
除了对毫针的规格和材质做改进,承淡安借鉴日本皮内针疗法经验,自制了中国的皮内针,并由此受启发进一步发明了揿针。
在常规灸法的基础上,与电疗专业人员合作设计了电灸器,并配以药饼灸。他还将古代太乙神针和雷火神针的配方加以筛选,重新组合,成为“念盈药条”。这种药条成本低廉,效用颇佳,不仅减轻病者经济负担,而且深受患者欢迎[12]。
7 结语
承淡安先生的一生可谓是为针灸事业奉献的一生,在针灸学术日趋没落,走入困境的年月,是承治安先生冲破各种阻力广办兴学,为针灸学术传播了薪火,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才,为针灸事业的继承和传播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承门传人发展了现代的“澄江学派”。承淡安先生从办教育培养人才,到办杂志推广和交流针灸学术,再到著书立说探讨针灸理论,再到改进发明针灸用具,承氏为现代针灸理论体系的构建、新中国针灸教育模式的确立以及针灸临床与实验研究,作出开拓性的贡献[13-14]。他的敬业精神值得今人学习和发扬,他所创立的学术思想和成就是当今针灸创新与发展的思想源泉。
[1]张雪华,刘辉.振兴国的先驱-承淡安[J].国医论坛,1989,(4):9-11.
[2]徐建云.承淡安先生在针灸教育上的事迹[J].中医文献杂志,2000年,(3):36-37.
[3]杨春冰,王杰.承淡安对经络腧穴学的学术贡献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2(6):8-9.
[4]徐恒泽,赵京生.名医针刺经验用典[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48.
[5]杨春冰,王杰.承淡安对经络腧穴学的学术贡献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2(6):8-9.
[6]承淡安.中国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4.
[7]张树剑.承淡安针灸学术思想特点简析[J].中国针灸,2011,31(11):1027-1030.
[8]承淡安.中国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5-17.
[9]陆翔,蔡玥.承淡安生平事迹、著作及学术成就研究[J].中国针灸,2011,31(5):467-472.
[10]王勇,黄龙祥.承淡安著作钩玄[J].针刺研究,2008,33(5):348-350.
[11]承淡安.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M].无锡: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37:269.
[12]陈正平.杰出的中医针灸学家、教育家承淡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3):48-49.
[13]陆翔,蔡玥.承淡安生平事迹、著作及学术成就研究[J].中国针灸,2011,31(5):467-472.
[14]夏有兵,李素云,张建斌.“澄江针灸学派”形成背景与过程[J].中国针灸,2012,32(3):273-278.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0.032
1672-2779(2013)-10-0048-02
��苏 玲
2013-04-18)
河南中医学院博士基金[No:BSJJ201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