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课评形式创新的研究与实施
2013-02-01黄培春黄庆荣柯湛华
王 瑾,黄培春,黄庆荣,柯湛华
(1.广东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 湛江 524023)
课评是教师收集教学信息、加工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过程,是教学一线单位——教研室的教学基本环节之一。我院作为高等医学院校二级学院于2004年9月起构建、实施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1],在该体系中,通过对教研室课评的监控促进了教学整改、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对教研室课评的监控有利于教师之间、教师与监控专家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2]。随着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及我校扩招后教学一线的实际情况,在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不断创新、改革课评的形式,经近几年的实施,课评形式的创新及实施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成效。
一、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对课评的监控
基础医学院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开展了对教学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于2006年9月起对教研室课评进行监控,其监控的基本形式及内容如下:每学期初由教研室作出课评计划,每学期不少于5人次课评;教学质量监控组秘书组织、安排5名监控专家随机抽查参加教研室的课评活动,与教研室全体教师一起对被课评教师进行听课两学时(理论课或实验课);在听课后一周内由监控组秘书安排时间,监控专家和教研室全体教师一起参加课评活动;课评的过程包括教研室同行教师对主讲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的评议(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内容),监控专家对主讲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点评、指导,监控专家对教研室课评活动的评价,主讲教师对反馈意见有异议同时向参加课评的同行及监控专家进行交流;充分体现监控的作用不只是“督”,重点在“导”,营造了监控专家与教师之间、教研室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得反馈意见有的放矢,提高监控的效率。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对教研室课评的监控不仅规范了教学活动,而且也是对教研室教学活动的考核[3]。
二、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课评形式的创新
(一)课评形式创新的背景。
基础医学院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工作的基础,承担学校各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自全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院平均每年承担13000多个实际学时的理论课及30000多个实际学时实验课的教学任务;中青年教师(40岁以下)作为我院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学年承担着基础医学各门课程总学时70%-80%的教学任务,在2004-2005学年的监控中,发现中青年教师存在教学经验相对不足、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4];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教研室对课评的开展欠规范和重视,使得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通过课评来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的机会逐步减少;根据以上几个教学实际现状,我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原有对课评监控的形式方法基础上,结合一线教学情况创新了课评形式,保证了在教学任务重的情况下,通过多种形式的课评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评形式的创新。
1.监控专家与教师面对面的课评。该形式的创新基于教研室的教师教学任务多,无法将教研室全体教师集中一起对某位教师的授课进行听课课评。教师与监控专家面对面的课评形式:监控组秘书安排监控专家5人对一位教师授课(包括理论课、实验课)进行听课,在听课后三天内安排监控专家与该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课评。监控专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经过对教师的教学信息进行收集,通过直接反馈,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认识。该形式的课评将监控专家丰富的教学经验转化为中教师的实践,达到了通过课评促进整改、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并有利于教师与监控专家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消除了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初期教师与监控专家之间的敌对情绪,促进了教学和谐气氛。
2.监控专家与教师们对比性的课评。该形式的创新是对监控专家与教师面对面课评的有效补充,基于监控专家与教师面对面的课评中缺少与同行教师的教学质量比较,为了通过课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及提高课评的效率和作用范围,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创新了对比性的课评。监控专家与教师们对比性的课评形式:监控组秘书安排监控专家5人在同一周对同一教研室3-4位教师的授课(包括理论课、实验课,教师授课内容相同)进行听课,在听课后三天内安排监控专家(与听课专家相同)与被听课教师们进行面对面的课评。监控专家除了对几位教师进行课评外,对几位教师讲授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对比性课评,分析各位教师授课的优缺点,使得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并拓宽了视野,更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5]。
三、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课评形式创新的实施
自2006年9月起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组对个教研室的课评活动进行监控,规范了课评教学活动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有提高的作用,并深受教师的欢迎。随着教学实际情况的变化,课题组将科学发展观灵活应用到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创新中,开创了教师与专家面对面的课评及教师们与专家对比性的课评形式。
自2006年底起,对于教龄在 5年以内(含五年)、教研室没有时间开展对该教师课评的中青年教师,监控组安排实施教师与专家面对面的课评形式,要求教师对课评的反馈意见进行整改,若教学质量评分在良好以下的教师,下一个学期再安排面对面的课评。
自2010年9月起,对于教学任务繁重的教研室,教龄在5年-10年的教师,监控组安排实施教师们与专家对比性的课评形式。该形式的课评提高了课评效率,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同样要求各位教师对反馈意见进行整改。
自新形式课评实施至今,专家与教师进行面对面课评269人次,在12个教研室实施了监控专家与教师们对比性的课评85人次。
四、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课评形式创新的实施的效果
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规定每学期或学年组织教学质量监控专家讨论认定授课优秀者和教学质量优秀者,并给予奖励。在实施了新形式课评的教师中,其中23%的教师获得学年教学质量优秀奖,34%的教师获得学期授课优秀奖。在各教研室的教学骨干中,85%的教师经过了面对面课评或对比性课评。
课评创新形式经过几年的实施,对基础医学院教师整体教学质量有提高的作用,并有利于教师之间、教师与监控专家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特别对于中青年教师来说,起到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效果[6],有利于教研室建立浓厚的教研氛围。
[1]王 瑾,黄培春,柯湛华.二级学院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9):1041-1043.
[2]王 瑾,黄培春,柯湛华.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课评对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作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0(1):98-99.
[3]陈 东,黄培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举措之一—坚持课评制度[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9(4):461.
[4]王 瑾,黄培春,柯湛华.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对青年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299-301.
[5]孔 英,胡 洁,佟春光,等.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40,64.
[6]唐宗玲,王 清,王淑珍,等.应用新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4):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