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CS模拟教学在过敏性休克中的应用体会

2013-02-01王瑶芬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休克体征生理

王瑶芬,周 云

(湖北科技学院临床技能中心,湖北 咸宁 437000)

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其中药物过敏性休克可发生在任何的临床科室,任何年龄组,通常在注射药物过程中突然发生且很严重的一种全身性过敏性反应,短时间内可造成呼吸道缩窄和血压迅速下降。一旦发生过敏,医务人员必须全力以赴,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果断、合理用药。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常可危及生命。

然而过敏性休克专业性、实践性很强,风险性高,病情重,发展快,教学中常缺乏合适的见习和实习病例。智能型高级综合模拟人(E-mergency Care Simulator,ECS)教学通过电脑编辑软件模拟临床病例,设置各项生理指标的复杂变化,创造与真实病人几乎一致的临床病情变化,为医学生提供了一个零风险、逼真的学习环境,并可反复演示病情变化、及时反馈治疗效果,通过录像回放,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找出判断病情的对错和治疗中成功与失败,尤其是为医学生挽救垂危病人的生命提供了“实战”的机会。现就采用ECS模拟人对过敏性休克进行模拟教学进行探导。

一、教学对象与方法

(一)教学对象。

随机选择湖北科技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30名,均已学完内、外、妇、儿等临床课程,在实习前加强临床技能培训。

(二)教学方法。

1.教学载体。以ECS作为模拟教学载体。ECS是高级生理驱动模拟系统,具有呼吸、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可模拟患者各种病理生理变化,能对诊疗过程中所采取的救治措施做出相应的反应[1]。ECS室内安装全景式摄像头和教学投影仪,心电监护的多项生理参数和多媒体课件可通过教师工作站投放在投影仪上,并可回放实时录像。

2.授课形式。采用小班分组授课,每6名学生一组,将学生分成5个诊疗小组,各小组选出1名学生做总指挥,1名学生负责观察心电监护的多项生理参数,并随时报告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变化,1名学生执行医嘱,其余3名学生协助治疗。授课时间为90分钟。授课过程为:(1)提前一天告知学生相关教学内容。以“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为例,要求学生熟悉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治疗抢救措施,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后拟定整体的治疗方案。(2)课中,首先由老师通过多媒体概括性地讲述过敏性休克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如何进行准确有效的施救。然后让学生观看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未进行药物干预疾病发展的整个过程,接着学生按“注射青霉素致休克—病情判断—处理”三个阶段,各小组轮流实践操作。(3)教师针对学生的治疗措施,通过操纵电脑,及时将治疗效果将心电监护的多项生理参数反映在投影仪上,学生根据反映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不断地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措施。五组中有两组学生施救治疗措施及时、迅速、用药得当准确,ECS患者的生命体征很快恢复正常;有三组学生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处理不及时,ECS患者出现循环衰竭的表现:脉搏消失、测不到血压,其中一组学生及时采取了补充血容量进行补救,ECS患者的生命体征也恢复正常,另两组因并发心脏骤停,采取心肺复苏无效而死亡。(4)点评,通过观看实时全景录像,鼓励小组自评和互评,最后教师再次回放录像点评讲解。

(三)教学效果评价。

为了解应用ECS的教学效果,课后学生自愿以无记名的方式填写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应用ECS模拟人的教学效果是否比传统教学优越;(2)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是否增强综合临床思维能力;(4)是否强化“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理念;(5)是否突显出团队协作精神在医学中的重要性;(6)是否需要进一步推广教学。

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30份,交回 30份,回收率100%。结果显示:超过90%的学生认为利用ECS模拟人进行教学优于传统教学,能激发学习热情,可进一步推广教学。超过85%的学生ECS模拟教学能够增强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强化“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理念,通过实践练习切身体会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三、讨 论

随着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医疗服务要求提高,教学资源贫乏日渐显突出,类似过敏性休克这样突发性危重病例,医学生基本上没有“实战”的机会。然而传统教育更多的是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相对薄弱,解决临床问题能力较差,应变突发疾病更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是当今医学教育的当务之急。2001年哈佛医学院在全球首次将ECS引入医学教学;2005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模拟培训中心以ECS模拟人为载体摸索出“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技术练习+综合模拟演练+录像分析总结”的培训方式,渐渐在国内得到应用[2-3]。从ECS的推出到基于模拟的医学教育课程代表了医学教育的重大转变,模拟课程正逐渐融入到传统的课程体系中。

ECS模拟人教学是一个可反复操作、并能迅速反应各项生理参数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反馈教学的过程,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理论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和实践双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加强学生的快速应变能力,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和“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理念。学生及时的自评互评、教师进一步的点评分析,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得到实时的锻炼和提高。

ECS教学实现临床真实场景下的模拟治疗,具有无风险性、允许犯错误、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的优点[4],且实战性强,可反复练习,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过敏性休克的救治过程临床上是可遇不可求的,要求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较强的应急应变能力,治疗措施要跟随病人的病情发展和生理生命体征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在紧急抢救的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很详细地向学生讲解每一步诊治处理措施,而ECS模拟教学可生动地再现整个疾病的发展过程,抢救过程每个细节,包括“患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生命体征、药代动力学特点等等,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该种疾病。同时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模拟人毕竟不是真实的病人,临床中即使是相同的疾病在不同的个体表现也有千差万别,况且临床各种复杂的危急情况也并不能在模拟人上完全体现,模拟人更不可能像真正患者那样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5-6]。ECS教学才刚起步不久,还需在进一步实践中探索、提高和完善,开发、设计和编写更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模拟教学程序和软件,使ECS模拟人能更好地服务于医学教学是我们医学教育者需要研讨的话题。

[1]王长远,秦 俭.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技术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1):5058-5060.

[2]孙长怡,秦 俭,王 征,等.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培训技术在国内急诊医学领域初探[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9):682-684.

[3]吴培虹,张 彤,段敏虹,等.浅谈模拟人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78.

[4]Shukla A,Kline D,Cherian A et al.A simulation course on lifesaving techniques forthird-year medical students[J].Simul Healthc,2007,2(1):11-15.

[5]孙建萍,牛桂芳,杨支兰,等.高仿真模拟人模拟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1,8(1):18-20.

[6]王 晶,秦 俭,孙长怡.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人在急诊呼吸机培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0,16(14):2240-2241.

猜你喜欢

休克体征生理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