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致和”思想与语文相约
——“致和”思想融入语文课堂的方法探析
2013-02-01张莉
张 莉
语文课堂一直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她美丽,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因为她纯净,可以涤荡我们的灵魂;因为她深邃,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若使语文课堂更加和谐、美丽,笔者认为儒家的“致和”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一个更为理想的境界。“致和”源于儒家经典《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致和,其实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讲求和谐,遵循自然规律。致和教育,遵循“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的教育理念,以期作为教育客体的学生能处于身心和谐发展,同伴和谐共生的状态。
一、营造“致和”式的课堂氛围
教师的教学方式,重要的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轻松、宽松的课堂气氛。课堂,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面对面互动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师生不仅在交流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在交流情感信息,这两种信息的交流融在同一过程中,紧紧凝聚着师生双方的心脉。情感信息交流的质量制约和影响着知识信息交流的水平。因此,教师应当注意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充满快乐、友爱、和谐的氛围中展示自己的个性。
1.让“灵动”充满课堂
课堂中教师有义务把学生内心对生活的感悟,对文本的体会,对美的追求充分调动起来,呈现出学生的“本真灵动”。在课堂交流中,老师要把温馨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悉心观察他们的情态变化,从中体察他们内心的感受,及时给予指导,使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地参与课堂学习。
在教授苏教版《史记选读》中的《孔子世家》时,上课伊始,因为文言文语言阻隔,理解文本困难,学生会表现出一种排斥。此时,教师要给予理解,理解他们的情绪,适当地进行疏导。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我让学生找出有关教育的成语,大家活动特别积极,陆续说出“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之后,我就向他们说明,这些成语源自孔子。学生十分迫切地想了解孔子的相关常识,兴趣盎然,教师趁热打铁,进入课文的学习。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尽办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积极的气氛,让语文课堂充满灵动感,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2.让学科艺术充满课堂
身为教师,希望每一节语文课都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愉悦。为此,我努力使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例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采用教师引导、朗诵,学生质疑、讨论,仿写等多种方法,使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得以充分展现。这样学生必定会更加亲近语文,热爱语文。在讲《雨霖铃》时,我播放了一首《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歌曲,将学生的情感渐渐引入离别的情境当中,学生深受感染,进入课堂下一个环节顺理成章。语文本身就是艺术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教学形式上增强艺术性,是非常必要的。
以学科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美,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享受,从而爱学、乐学,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开展“致和”式的多重对话
问题是对话式教学的轴心,整个对话教学围绕着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展开。问题成为师生、生生沟通的桥梁,随着问题的发现、确立、分析、解决,对话教学逐步展开,以对话方式解决问题是对话教学的核心特征。
师生、生生对话是对话式教学的主要途径。我们说对话教学更本质的体现是一种对话的理念和精神,强调的是师生之间彼此心灵的敞开接纳和多种视界的融合,但任何内隐的东西总会表现为一种外在的存在形式。贯彻这种对话理念的师生、生生对话的外在表征方式有:问答式、启发式和讨论式。
问答式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频率最高的策略。这种方法以一问一答为主,有利于学生系统地习得知识,但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单项的线性关系;启发式教学的渊源可追溯到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论语·述而》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中进而发展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牵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强调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探求真理,从而体会独立解决问题的喜悦,但这种方式未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式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师生通过以讨论的方式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这种方式构建起了一种立体多维的师生关系,强调在教师的引导监控下,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其优势在于激活思维、借鉴思想,得出创造性的观点。因而讨论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课堂这一平台综合运用以上三种对话方式,充分发挥整体的功能,让个性思维相互产生碰撞,激起美丽的智慧火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实现自己独立的课堂价值。
三、实现“致和”式课程设置
语文学科应改变语文知识范式,学习知识主要是为了运用和学会探索知识,学生不仅要学习单一的静态的社会语言规律,更应当学习多重的动态的社会语言规则。
1.重置课程结构,关注个性培养
倡导“致和”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着力关注学生个性的培养。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学生全面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形成独立的人格,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塑造是“致和”教育的目的和归宿。语文选修课和必修课相结合,使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师自身的特长,灵活地设计若干个选修课程模块。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发展的需要任意选择喜爱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学习的需求,使学生个性的发展,进而得以实现校本课程的开发。
2.语文课程和生活密切结合
生活是最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和生活的有机结合能够生发出千姿百态的花朵。全方位地改革语文课程,面向生活,表达生活,使语文课程重返原生态,综合利用各方面知识技能去学语文、用语文。这种资源共享,既丰富了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又为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打下了基础。如在欣赏“月下小溪”时,可引导学生体味意境相似的课文《荷塘月色》。将丰富的生活引入课程,将纯文本和生活加以链接,更加能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和谐发展。
3.实现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结合的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为主的各科学习的综合,要在开展跨学科活动和教学中提升学生包括语文素养在内的多方面素养。例如,“读书报告会”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是以课本的活动方向为蓝本,采用演讲、朗诵等方式解读文本,寻求隐藏于文本深处的作者的精神家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组织学生编排“课本剧”,就是以课本为基础,采用舞台剧的形式将课文中的人物、情节、思想、情感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这种综合性学习,是学生最喜爱的语文学习方式,因此,参与面很广,热情极高,特别有助于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