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重要的空间节点—— 铁路客站广场的角色转变

2013-02-01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37

中国建材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客站广场交通

刘 明(北京城建设计研究 总院有 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37)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向外扩张,原处于城市内的铁路客站广场发展成为城市区域空间的核心,位于城市边缘的纳入到城市中心区。铁路客站广场区域成为城市土地利用的峰值区域,并将成为城市新活力中心形成的助推器,具体表现为城市综合交通中转的节点、认知城市空间的节点和城市功能复合的节点。因此,铁路客站广场在城市中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和影响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1 城市综合交通中转的节点

铁路客站广场是城市内外交通相互连接的中心环节,对实现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高效、便捷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承载了城市交通与经济服务的功能,成为区域之间联系、城际之间联系、都市圈通勤与市内交通衔接的综合性枢纽。因此,在新的交通换乘方式与空间组织理念下,铁路客站广场不再是单一的交通集散空间,而成为了城市综合交通中转的节点。

1.1 区域之间的同城效应

城市间的快速铁路交通等交通枢纽的高效、便捷换乘带来人们出行时间的节约,从而彻底地改变了人们对于城际之间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即不同的城市可以被看作只是一个比较大的城市的不同区域而已,即卫星城概念的扩大化理解。这样一来,同城效应不仅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分工,又能大大提高人们选择的自由度,使人们能做到工作和生活不在同一个城市。这可以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和各城市之间的互补功能,提高整个区域经济、政治和生活的整体竞争力。反过来,由于沿线地区的繁荣和地域格局的打破,吸引着市民的跨城上班、出差、购物、旅游、居住等行为,以此来推动轨道交通的发展及客流量的增长。铁路交通与城市各种交通方式以及人流在通过铁路客站广场时也不再是长时间滞留,而是即到即走。铁路客站广场的角色从集散式向中转式转变。

1.2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及其周边区域的催生效应

城市综合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相互交融。尤其是城铁、高铁、地铁等轨道交通方式的引入,使得铁路客站广场的平面人流得以通过垂直转换,形成立体化的人流,在较短的时间内疏导大量的人流,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区域的人群密度,同时也对广场的公共空间产生巨大影响。于是铁路客站广场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也从单一的交通终点空间转变为综合交通中转场所,进而促进了城市机能的发展,形成了新的城市整体结构,提高了城市转换效率。因此,铁路客站广场成为城市的中心或副中心。

2 认知城市空间的节点

铁路客站广场是随着铁路与城市的不断发展、交通方式的进步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城市广场,属于交通空间,同时具有休闲、文化和地域特征。因此,铁路客站广场具有标志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2.1 铁路客站广场的标志性

作为城市空间体验的起点,铁路客站广场是人认知城市空间的节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铁路进入城市,下车后先映入眼帘的是铁路客站广场,它给人的感觉是开放的、舒展的。对其来说,广场空间是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的一个起点,整个空间序列由此展开,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通常人们认为广场是城市空间序列的开始,提供丰富的视觉、触觉、感觉等信息,使乘客对城市有一定程度的体验和印象。

图1 格罗宁根铁路客站广场区域示意图

例如,荷兰的格罗宁根铁路客站广场(图1),与火车站主体建筑苍劲、古朴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具有简洁、明快的现代设计理念。格罗宁根是一个海滨城市,设计师采用仿生手法,从地上部分来看,广场的整体造型是中间部分低平,两端部分高起,好似一艘行驶的大船,又如一只展翅飞翔的海鸥。广场中间设有休闲椅和自动柜员机,有雕塑艺术品、装饰柱和树木,地面为米黄色,沙砾质理,有镶嵌毛玻璃的透光孔,贝壳似的散落其间,整个广场的地面好似海边的一片沙滩。同时加之广场对面的格罗宁根艺术博物馆,坐落于水上,现代抽象的造型,使整个广场区域更加具有标志性。

2.2 铁路客站广场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铁路客站广场是指在铁路客站广场区域中,站房、周边商业中心等建筑群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广场公共空间体,是提供市民进行公共交往行为的开放性场所。早期铁路客站广场处于铁路系统专属领地时,服务人群仅局限于乘客,比较单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动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空间正朝着系统化方向发展,铁路客站广场空间与周围城市逐步发生联系,具有了城市开放空间的特点。它是城市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的重要场所,是人们进行交流与休闲的节点空间。广场更多地担负区域的复杂活功和多功能,它是城市生态和城市区域生活的重要载体。它还包含与文化、生态、美学及其他各种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使用模式相一致的多种目标。从现代城市发展需求来看,铁路客站广场应是以人为主体的,促进多样的社会生活事件发生的社会活动场所。例如荷兰Overvecht车站广场,设计了一个下沉式的开发性广场,四周设有供市民休闲的座椅和草坪台阶,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靠近站口的滑梯,设计之初只是为了缩短乘客进站时间,最终却成为小孩娱乐活动的设施。

3 城市功能复合的节点

由于城市的功能结构、社会结构、土地需求都发生转变,新建或者改建的铁路客站广场一般处于建筑高密度、功能复杂化的城市中心区或城市副中心区。因此,在土地资源极为匮乏的区域,铁路客站广场由单一集散功能趋于城市综合功能的复合。1961年J.雅各布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就曾经提出了“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diversity is a nature to big cities)”,并引发城市多样性的首要条件“基本功能的混合(mixed primary uses)”。即城市发展必然要求铁路客站广场成为具有多种功能复合化,便捷地解决乘客和市民的多种功能要求,同时综合功能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区域的土地价值,必然要求铁路客站广场要承担起城市的商业、文化等诸多功能,进而繁荣区域经济和传达城市文明。其在功能上表现为高度集中的功能组群;在空间上表现为城市空间高强度的立体开发。

综合商业空间已经成为铁路客站广场中的重要复合空间。这对于营造人们理想的城市生活多种可能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乘客来说,减少了候车空间和候车时间,为乘客提供了“购物消费”和“时间消费”的乐趣,即方便舒适的购物空间环境可以吸引候车的乘客消磨时间,也减少了大量乘客聚集于候车空间,避免造成人群拥挤或混乱。同时,综合商业空间与站房空间结合,形成多个进出站口,为乘客提供多种疏散的路径。另外,综合商业空间也取得了更多的运营收入,例如,日本东京西武集团多种经营收入已经超过铁路客站运输的收入,有利于更多建设的投入,当然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其中日本大阪梅田铁路客站在铁路两侧利用地下空间开设商业街,在地面开设饮食店、茶室、咖啡屋等小型餐饮业,在地上设置了高层酒店。

文化展览空间也是一种重要的复合空间。铁路客站中每天有大量的乘客换乘,给城市文化信息的传播以及产品的宣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可以在铁路客站广场中设置电影院、图书馆以及多功能演示厅,使这些文化空间与商业空间在铁路客站广场中互为补充。例如,日本京都铁路客站包括酒店、百货、购物中心(有古董店、咖啡馆和餐厅)、电影院、博物馆、展览厅、地区政府办事处、停车场等(表1)。京都铁路客站除了承担交通功能,还是大型开敞式露天舞台、大型活动的聚会中心、古城全景的观赏点、购物中心和空中城市。

这些商业、文化等复合式功能不仅服务于乘客,而且面向广大市民,提供全方位复合空间。在铁路客站广场内餐饮、购物、娱乐等将成为乘客换乘过程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其特色鲜明的复合功能还为周边区域提供服务,从而提升铁路客站广场区域的价值。

例如,改建的法国里尔站,该项目总占地约24.7hm2,在老铁路客站与其北侧新建的铁路客站之间,设计一个可以容纳万人且包罗万象的大型商业复合体——商业中心,是“欧洲里尔铁路客站”的核心内容(图2)。这个大型建筑群基座的主要功能是商业购物及娱乐中心,其中设有超级市场和百家商店,多家餐馆、咖啡馆,以及健身俱乐部、艺术俱乐部和演出大厅,其基座上设置办公、酒店、住宅等高层塔楼。商业中心的东北侧,跨于新铁路客站之上,是里昂银行大楼和里尔欧洲大厦,主要用于办公。商业中心北侧、新老铁路客站之间,是城市公园,占地约10hm2,最大限度地方便了人们的各种室外休闲活动,同时使新的建筑群与老城形成良好的对话关系。整个复合性建筑群,通过交通集散广场、高架桥等公共空间与各个车站(铁路客站、地铁站、公共汽车站、地下停车场)及城市快速公路在空间上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体现新的城市文化和人们生活方式(表2)。

表1 京都铁路客站功能复合表

图2 法国里尔站规划示意图

表2 欧洲里尔铁路客站功能复合表

改建的法国里尔站把几乎所有的城市功能(包括交通、商业、办公、居住、娱乐、休闲等)都集中在一个巨大的建筑群体及其周边单个建筑中,又通过各个公共空间将这些单个建筑有机地组合起来,其中经过改建的法国里尔站综合体中,与交通功能无直接关系的商业服务业功能占总建筑面积的60%以上,使乘客、市民、游人、购物者,在这些不同类型建筑群组成的公共空间中流畅、便捷、舒适地来来往往、穿梭不息,显示了设计者对现代都市生活方式新的理解与诠释。

4 结语

城市日益发展和扩张使铁路客站广场越来越靠近城市新的中心区,甚至成为城市新的中心区。在这种新形式下,铁路客站广场的界定已经被拓展,从早期处于市郊的纯交通性质广场发展成为功能复合的城市空间节点。当今铁路客站广场不仅仅作为交通功能的载体,更多地吸纳了城市文化、购物办公、生活休闲、自然生态等新的要素。各个要素在时间上的交错与兼容,在空间上的并置与叠加、渗透与融通,构成了整个城市系统意义上的综合性与多样性。铁路客站广场的新设计理念将建构一个集城市交通与城市生活于一体,以交通为媒介复合功能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同时注重营造有文化地域气息的人性化空间生态环境

我国铁路客站广场未来发展应多向日本、欧美一些国家的铁路客站广场设计学习和借鉴。一方面,国外铁路客站广场通过在城市中建设多个客站及广场,并分散于城市各中心地区,从而使单个的客站及广场的规模相应地缩小。这样一来,铁路客站广场不再是单一的步行集散平台,而可以和周边其他服务建筑更好的融合,发展成为一个城市复合空间。另一方面,国外铁路客站广场是一个综合性交通转换的核心,通过多层次、立体化的组合模式进行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和疏导,各种交通方式衔接已经从等候式转向通过式,同时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换乘衔接更加的舒适与高效。

[1]邵毓宾.现代铁路旅客车站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2]顾承东,刘江,刘武军.城市轨道交通站前广场规划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张新亚.荷兰格罗宁根市火车站广场建筑设计解读—兼谈西方国家环境建设的几个细节[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2).145页;

[4]邱丽丽,顾保南.国外典型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计实例剖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

猜你喜欢

客站广场交通
布鲁塞尔大广场
铁路客站候车厅光伏天窗自然采光优化设计
铁路客站规模适应性研究
站城融合视角下城市铁路客站选址范围及规模研究
繁忙的交通
在广场上玩
大型枢纽客站STP开通问题的解决方法
广场
小小交通劝导员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