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13-01-31王国民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三化应用型课程体系

王国民

(周口师范学院 政法系,河南 周口466001)

2010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1]201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指出:普通高等院校应该“构建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这些都为中原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为了解中原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状况,我们对10多个高校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分析,对“三化”①“三化”是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进行了走访调查,对4个学校的200名在校生和100名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一、中原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考察

(一)专业设置与“三化”协调发展的矛盾

中原地方高校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摇篮。但调查发现,中原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三化”协调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需求存在着不同程度脱节。

1.应用型人才总量不足。中原地方高校大多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地方性高校,由于历史、师资、经费等多方面的原因,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诸多困难。中原经济区人口超过1.3亿,有40多个城市,高校总数超过100所。长期以来,中原地方高校和全国本科院校一样,一直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应用型人才偏少。据《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河南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只有606万人,而河南省人口近1亿,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的比例还很低,应用型人才缺口很大,远远不能适应“三化”协调发展的需要。

2.专业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比例较低。从专业结构来看,绝大部分人才集中在教学、工程、卫生、经济、会计等专业,未来几年,河南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生态环保、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城市建设、食品工程、农业科技人才紧缺;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技师、高级技师缺口在10万人以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相关专业的人才缺口在20万人以上;物流、旅游、文化、会展、商贸服务等现代服务方面的人才缺口在150万人以上[3]。

3.结构性失业。一方面是社会需要大批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是有些专业人才过剩,就业形势严峻。调查发现,动画、法学、英语、国际贸易、生物学、统计学、新闻学等专业,已从前几年的热门专业变成了冷门专业,甚至出现了有些专业“毕业即失业”的现象。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人才培养的周期性与社会需要相冲突的矛盾。“三化”协调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迅速,对人才需求快速多变,它要求地方高校能随时提供行业和企业所需的人才。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一般是4年一个周期,加之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的开发,从知识传授到技能的熟练掌握与应用,都是以4年为周期的。这就出现了人才培养的周期性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错位。加之许多院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方面没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社会上急需什么人才就办什么专业,或者根据师资、办学条件设置专业,“发展容易上马的专业”,招生时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4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这既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又使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处于尴尬境地。

(二)课程体系与“三化”协调发展的矛盾

中原地方高校现行的课程模式以“学科”为中心,较少考虑面向实际应用,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来选择课程内容,忽视了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造成了毕业生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短板或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不能适应“三化”协调发展的需要。

1.课程设置脱离社会实际,所学的知识“用不上”或需要的知识没有学到。通过对近100名毕业生和200名在校生的调查,4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知识储备不足,辛辛苦苦学了几年,许多知识毕业后用不上,社会需求的知识却没有学。63%的在校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购书、进企业、听讲座来补充。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高校课程设置脱离社会实际。课程设置较多考虑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对未来工作的需要考虑少;没有注重开发实用性课程;培养计划执行不完善,在教学计划里开设了很多课程,却没有相应的教师来承担;普遍存在着因人设课,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旨趣爱好开设课程,并不把学生的兴趣或学生将来是否实用作为考虑的条件。二是课程内容脱离社会实际。许多地方高校使用的教材相当一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教材的翻版,内容陈旧落后,无法反映当今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

2.课程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足。调查显示,认为课程结构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学生占41%,说不清楚的占50%,不符合占10%;认为课程结构合理的占55%,不合理的也有18%,说不清楚的占27%;认为专业课教学内容丰富,能满足学生基础理论学习和培养实践能力的占62%,不丰富的占12%;认为课程设置能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占47%。这说明,对现行的课程体系只有一半学生认可。在对部分企业的访谈中发现,用人单位普遍侧重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适用性强”、“知识自我更新能力强”等方面,也比较关注个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体现实干能力的素质,但毕业生恰恰这方面能力不足。现行的课程体系有三个方面的比例失调:(1)普通文理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比例失调。专业方向划分过细,专业口径过窄,知识结构单一,普通文理综合课程少,文科学生缺乏应有的理科知识,理科学生不懂文科常识;各类课时比例不合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普遍存在专业课比例过大,通识课比例太小。造成学生视野不宽,适应能力弱,就业面窄。(2)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失调。课程目标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对态度与价值观、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重视不够;课程体系上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上理论课过多,实践课比例太小。对比多个学校的培养方案,实践课时多数没有达到总学时的20%。由于毕业生普遍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用人单位通常对其采用“先培训后上岗”的方式,通过传帮带等方式进行再培养。(3)选修课与必修课比例失调。许多高校忽视选修课地位,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必修课与选修课不协调;选修课门类少,占总学时的比例很低;有的院校虽然列出了较多的课程,但由于师资、硬件等原因,形同虚设,选修课成了变相的必修课。这样的课程设置既制约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个性与潜能的充分发挥,也不能让每个学生个性才能充分发展,导致毕业生没有多样性、千人一面,说同样的话,干一样的活,没有独特性,没有独到见解,没有竞争的优势,没有创新能力。

(三)师资力量与“三化”协调发展的矛盾

1.“双高型”教师多,“双师型”教师少,影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近十几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办学条件下降,师生比从原来的1∶7迅速上升为1∶14甚至1∶20。在对比多个地方高校教师招聘计划中发现:大多要求应聘者具有博士学位,有的还强调本科是“211”或“985”院校毕业的。对教师应用能力、实践组织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这些培养应用型人才必备的特有素质却没有要求或提及,唯“高”是举。被引进的教师绝大部分是理论性或学术性的,到了高校后还是按照“学术型”的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其结果是教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很多博士、教授与现在从事的专业相距甚远,形成人才的高消费。

2.教学方法落后,填鸭式教学法盛行。教师习惯于理论知识的单向传授,满堂灌现象普遍存在,教师既不研究学生,也不研究教材,也不研究教法;部分教师想怎么讲就怎样讲,导致单门课程目标与整个课程体系目标脱节,严重影响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传统的教学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思想无法在教学中得以渗透,学生把精力都放在应付考试上,大大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对200名在校生的调查中发现,50%的学生对整个教学环节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认为本专业教师教学水平高的占52%,教学水平低的占30%,一般的占18%;认为教师教学理念先进、创新能力强的占31%,理念落后、创新能力不足的占39%;认为教师教学手段先进,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占82%;能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的占26%。调查发现,70%的学生学习无动力、无兴趣,上课睡觉、看小说、玩手机、打游戏;70%以上的学生作业存在抄袭。

(四)教育教学制度与“三化”协调发展的矛盾

1.学分制不完善。学生的差异和个性需要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教学制度来保障。目前来看学分制是一个突破口。各院校虽然也有学分的一系列规定,但学分制实施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评价手段等全方位的配套改革,实际情况是,科学的学分制体系仍未建立起来,学分制与课程设置的矛盾日益凸显。虽然设置了限选课、任选课等选修课,但这两类学分普遍偏低,又有方向、门类方面的选课限制,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自然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2.考核方式单一。高校人才培养程式化,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课程安排和统一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缺乏公平性,形式单一,对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查,根本没有。就是简单的开卷和闭卷,各门课程都要考,考试就要背、要记,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书本上、放在记忆上,教科书成了学生的“圣经”。这种学习评定方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初步设想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专业设置

1.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宏观指导。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状况、专业结构和高校布局、办学条件等具体情况加强对专业设置的宏观指导,提出专业设置的指导意见。鼓励高校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改造,增设“三化”协调发展过程中所需的紧缺专业,停办或减少社会需求量小、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专业;支持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资源之间建立教学联合体,共建新兴、交叉学科专业;采取多种措施,如学分制、辅修制、双学位制等模式,促进创新型、复合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

2.地方院校发挥主动性,积极推进专业调整。坚持结构有限的原则,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招生计划。怎样招生和招生多少,主要取决于该专业的市场需要数量。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向优质资源倾斜、向就业质量高的专业倾斜。同时加快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通过特色专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1.根据“知识面宽、基础实”的要求,创新理论课程体系。(1)课程设置科学化。要打破过去高度统一、长期稳定的课程模式,打破传统按学科范畴设计课程的旧框架,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对主干课程进行大胆的裁并、整合和内容的更新。应用型人才知识方面大致包含科学文化知识、相邻专业知识、本专业知识等。前两者构成基础知识,应占较大分量;后两者结合构成专业知识,其中专业知识分量不宜太重。注意各门课程、各类课程之间的组合优化、逻辑顺序,关注学科方向和社会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努力构建出完整、系统、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2)课程结构模块化。可按“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专业主干课+跨专业任选课”的纵向化、模块化形成理论课程体系。按类设置学科基础模块,构建共同的公共基础一级平台和技术基础二级平台。根据不同的功能,把课程分解为多个既互相独立、又具有一定关联的模块。这样的课程结构,既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又能达到课程最优配置。(3)课程功能多元化。为了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可设置多元化的课程,数学、物理、计算机、外语等自然科学知识和哲学、历史、法律、文学等人文社科知识,允许跨专业的其他专业课作为公共选修课,要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全方位的要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有更大的个性发展空间,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包括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全过程实践”的原则,建立起从课内到课外、从理论到实践,4年一贯的梯级实践体系。第一,实践进课堂。改变过去“重学轻术”的观念,将实践教学放在重要的地位,将实践带入课堂,使学生一入校就在能力上有所锻炼,在4年时间里,每节课都能得到锻炼。第二,实践环节多样化。课内试验、课程论文、课程设计、软件模拟操作、ERP企业模拟实训、创业计划实训、各类认证等多个环节,内外结合,塑造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专业见习与实习。积极鼓励学生到企业见习,全程参与实习单位的各项活动,既能认识社会,又能锻炼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以个性化发展为目标,创新素质教育模式。应用型人才除了具有知识面宽、基础实、能力强外,还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健全人格的塑造,科学精神的启蒙,综合能力的扩充。应将素质体系全面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第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进课堂,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这个体系大致包括:哲学类课程、语言写作类课程、文学艺术类课程、历史文化类课程、心理类课程及其他类课程。第二,人文社科讲座、课外阅读、学生社团、文艺活动、心理咨询、校园文化等方面,形成第二课堂。第三,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

(三)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模式

1.创新五种课堂模式。课程体系的创新,绝不是简单的课程设置上的变动,它还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建立起以教师导学、学生自学与合作性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可分为专题讲授型课堂、教学辩论型课堂、专家讲学型课堂、影视资料型课堂、实地考察型课堂模式。新的模式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认真的研究,确立核心理论和教师讲授内容,确定学生自学研读必读、选读内容;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问题的提出者,既是教学的设计者,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做学习的主人,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释放学习的主动性、投入性和学习的创造性。

2.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突出实践教学特色。形式主要有一是请进来,二是走出去,三是模拟实践教学。请进来,就是聘请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员来校进行专业及学术讲座,介绍企业生产情况、科研情况,困难和问题,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识;走出去,就是组织学生到企业认识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等,将企业作为学生实践的主要场所,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模拟教学,就是积极开设企业模拟经营、创业计划等实训课程,经常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校级、省级以上竞赛,教学手段要现代化,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等实训,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3.五大系列素质教育模式。配合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性、研究性、创新性,把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活动设为五大系列——阅读系列,说写系列,艺术系列,技能系列,社会系列,形成一个层次分明、高效多维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外体系,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关注程度,激发学生兴趣,拔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增强学生职业道德情操,培养团队精神,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和提高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素质,真正培养出合格的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4]。

(四)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多途径建设创新型师资团队

1.多途径引进高水平师资。不仅要追求高学历,更要追求“双师型”,因为光靠书本知识是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一是可以从企业引进一批学历高职称高技术好的高级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担任兼职客座教授。人才引进要重视专业教师的学源结构、实践能力,强调交叉的学科背景,避免学术上和专业上的近亲繁殖;同时重视学科梯队建设,注意形成老、中、青相衔接的年龄层次结构和合理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

2.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一是通过下实验室、下企业、参加社会实践、参加科研实践、指导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等多种渠道,充实教师的实践经历,提高实践能力,使更多的教师真正成为“双师型”;二是注重实验教学人员的“专职化”,保证实验教学秩序的质量稳定;三是注重实验教学人员的“专业化”,保障实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3.制定教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加进修、实践的积极性。将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有机结合,通过科研推动和促进教师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教师的科研要方向性强,有实效性,鼓励教师围绕企业的某一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实现“双赢”。

(五)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应用型人才评价机制

1.完善评价制度,增强评价的主动性。目前一些地方高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学评价中重投入轻产出,对教学条件要求比较明确,对学生的学习产出研究、重视和评价不够。导致人才评价不能取得好的效果,难以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保证和支撑。建立教学监督检查制度,形成院、系、专业三级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尽快完善一系列教育教学制度,使教学各环节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各项教学奖惩制度,教学通报制度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2.改革单一考试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多元化。人才评价应该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形式多样。要立足课程性质,推行分类评价。对于着重培养世界观、人生观的课程,评价方式可以多采用开卷和开放性问题,给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判现实问题的机会;对于要求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课程,可以采用闭卷的方式;对于需要掌握某方面基本技能或专业技能的课程,主要通过实践和操作来评价;对于综合知识的运用可通过撰写学术小论文、分析复杂案例或者完成相应的实验或实践活动来评价;对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检测,主要通过相应的实验、研究或实践活动来实施等[5]。

3.完善社会化评价机制。长期以来,我国的人才质量、人才评价呈现封闭性,由学校、教师单方面实施。在“三化”协调发展的今天,地方高校要有效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建立起学校、实习单位、用人单位社会行业团体、能力鉴定机构等方面参与的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及时搜集和分析社会对本校毕业生的反映和评价,改进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方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原地方高校应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观和以社会适应性为宗旨的教育质量观,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多渠道引进教师队伍,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育教学制度,为中原崛起提供人才支持。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2-10-25].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36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5-16.

[3]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2-10-25].http://www.henan.gov.cn.

[4]黄柏刚.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体系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5(1):143-144.

[5]杨兴林.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着力四个转变[J].扬州大学学报,2011(1):6-7.

猜你喜欢

三化应用型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