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难题促发展——焦作市中站区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纪略

2013-01-31侯善民

资源导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集约节约产业园

□张 涛 侯善民

焦作市中站区作为第二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1月8日接受国土资源部实地考核。

中站区总面积126平方公里,农用地287公顷,建设用地2 1 9公顷,未利用地399公顷,基本农田150公顷。山区72平方公里,山前有25平方公里扇形坡地,1万余亩采煤塌陷地,望天收,耕地贫瘠。面对严峻的土地管理形势,该区创新思路,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破解土地“瓶颈”难题。

合理布局用地空间

中站区根据沿太行山前为采煤塌陷地、耕地贫瘠的实际,充分论证,将其中21平方公里的山前坡地建设为焦作产业集聚区,打造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工业城。目前,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10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上市企业4家,股权上市企业3家。项目总投资达374.0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税收3.14亿元,同比增幅均超过15个百分点;引进、落地项目18个,合同利用市外资金33.9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93亿元,成为焦作市西部绵延纵横的工业城。

该区聘请国家甲级资质单位对产业集聚区进行地形测绘,并规划光伏产业园、佰利联产业园、氟化学产业园、汽车零部件和装备制造产业园、高新技术创业园、食品工业园等六大特色产业园。实施产业集聚区中心区域的土地平整和线、管网铺设,“五通一平”率达62%。投资5000余万元,对高压线路进行统一规并,节约耕地2000余亩;迁移坟墓4万余座,节约耕地近1000亩,建成道路41公里。目前,累计完成投资近13.6亿元。

该区规划建设和美、和顺、和祥安置小区,将产业集聚区内9个行政村居民集中安置,实施整村搬迁,总规划建筑面积达150余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和美、和顺安置小区,建成面积21万平方米的安置房,搬迁安置群众7000余人;投资5.7亿元、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的和美二期安置小区正在施工,建成后可实现安置搬迁群众14000余人。全部安置小区建成后,可节约耕地近5000亩。

提高项目入驻门槛

中站区国土资源分局合理确定用地规模,控制投资强度,提高工业项目准入门槛,加强批前管理。在项目用地预审中,把项目投资强度和容积率作为硬性指标,按照有关规定认真筛选,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强度和容积率达不到要求的项目,坚决不予上报审批。

该局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约束性机制,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和项目退出机制,强化批后监管。对未按协议动工建设,造成土地闲置一年的,对入驻项目进行督促、警告;闲置两年的,项目的土地使用权无偿予以收回。目前,已对7家未开工企业下达了督促通知。

推动土地节约集约

中站区国土资源分局秉承“既要为城镇经济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用地保障,又要科学控制项目用地规模,防止浪费土地资源现象发生”的方针,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该局积极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工作,将置换指标向集聚区倾斜。目前,共编制2010和2011年度批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2个,解决蚂蚁汽车城、宝鼎科技、日丰管业等10余个项目用地,节约耕地400余亩。通过“闪转腾挪”等措施,向太行山余脉的荒山、丘陵要土地。实施工业企业向太行山浅山区靠拢,引企上山。目前,共有淼雨饮品公司、爱尔福克化工公司、易生元饮品公司、合晶科技、开元化工等20余家企业,实现了荒山荒坡地带开发再利用,节约耕地3000余亩。

该区规定,对投资额度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不单独供地,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型企业积极引导进入标准化厂房生产经营。近年来,全区累计投资3.2亿元,建标准化厂房14栋、18.02万平方米。目前,已有乐食汇、光源电器、多氟多等10余家企业入驻。

同时,该区向闲置、低效要土地,为城市基础设施、房地产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土地储备。目前共有37个项目使用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存量土地进行建设,盘活存量土地资源约2000亩。

按照“科学规划、规范操作、建新拆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人为本、统筹推进”的原则,该区加快推进农村建房由零星分散向统一集中转变,切实解决农村建房粗放式用地。全区规划建设的新农村社区共有9个,其中,北朱村社区被确定为省新农村建设试点。目前,已建筑楼房21栋,可安置3100人,原村庄经过整治,可新增耕地900亩。南朱村整治项目整治结束可节约耕地300余亩。

猜你喜欢

集约节约产业园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节约
节约
节约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中国文化产业园100强名单
芝加哥大数据发展与应用对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启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中集约用海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