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现代艺术对传统审美哲学的挑战
2013-01-31王雪垠李昌菊
王雪垠 李昌菊/文
浅析后现代艺术对传统审美哲学的挑战
王雪垠 李昌菊/文
THE CHALLENGES POST-MODERN ART POSTS TO TRADITIONAL AESTHETIC PHILOSOPHY
杜尚所创造的“现成品”艺术,使得后现代主义成为当代艺术的热点,也同时促使了新艺术哲学的兴起,这不可避免会与传统审美哲学产生分歧。后现代艺术以非理性主义为理论基础,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强调个人思想表达等特点,对起源于古希腊崇尚理性、真实和理想美的西方传统审美哲学形成了诸多挑战。
传统审美 后现代艺术 非理性 体验
1917年一个命名为《泉》的瓷器小便池在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的展览会上出现,令诸多艺术观赏者和批评家困惑不已。《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现代艺术的根本性转折。杜尚之后的西方艺术家们相继创造了波普艺术、新现实主义、装置艺术等,这一系列后现代主义流派的出现对传统审美的诸多方面产生了颠覆性的挑战。
一、 后现代主义非理性思潮的冲击
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美即和谐”,形成了客观唯心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美学思想[1]。古希腊以人为中心的艺术主题,体现了人是最具匀称和谐、庄重优美特征的审美对象。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潮,使人脱离宗教成为有精神的个体,并发展了自我。自由、民主、平等的理性精神主导着艺术审美的发展。而尼采“重新估价一切”的口号,猛烈地批判理性主义,他认为生命的过程是“一种冲动、冲力、创造力或者说一个不断自我表现、自我创造、自我扩张的活动过程”[2]。尼采对人的直觉、本能和生命“内在真实”的讴歌,以及对人的激情、动力、创造力的肯定,确立了非理性文化中艺术的重要意义,其后萨特的存在主义乃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更令这股非理性文化思潮成为当代社会开放和人性解放的文化理论基础。
西方传统审美哲学一直尊重人的客观存在,但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的主观意志作用。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出现,为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利希滕斯坦的《轰!》、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在创作题材和创作手法都突破了传统艺术审美的范畴。后现代主义艺术否定作品的整体性、确定性、规范性和目的性,主张艺术的开放性、多样性和相对性。后现代艺术审美动摇了美的艺术是对自然存在的描摹的传统理性观念。
二、 后现代主义对理想美的颠覆
自柏拉图开始的西方哲人认为宇宙万物的真理性本质是理念,但其认为艺术具有虚伪性,而亚里士多德则肯定了艺术的真实性,倡导艺术的完美品质。在西方传统美学中人是自然中完美的造物,自然人物与人体艺术成为西方传统艺术主流,西方艺术在完美和理性的基础上寻求理想化的艺术美,文艺复兴的艺术家则把理想化的创作方法推到极致,《西斯廷圣母》、《蒙娜丽莎》等都成功地塑造了西方传统艺术中理想艺术形象的经典范例。
杜尚之后的后现代艺术表现主题涉及范围更广,表现形式多样化。艺术的目的不在于绝对正确的模仿[3]。博伊斯的“人人都是艺术家”,使得生活与艺术相互贯通,任何既定的艺术模式和评判标准已经不复存在。艺术家扮演的角色从传统的工匠转变成了思考社会、反省自我的哲学家、思想家。罗伯特·劳申伯格将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的裸体题材《土耳其宫女》去其用意,讽刺了法国的现代生活。西方传统审美追求真实的理想美,而后现代艺术中赋予了更多的思想性,不再关注客观自然,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的反思。
三、 后现代艺术互动体验的多维性表达
建立在古希腊哲学基础上的传统艺术,以再现为主表现为辅。从米洛的维纳斯到乔托的《哀悼基督》,再到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拾穗者》,艺术创作从反映神话、宗教到平民的生活场景、风俗画,逐渐拓宽了艺术表达的范畴,且获取了更加真实的表现效果。正如库尔贝所追求的那样:他要的不是好看,而是真实。西方传统艺术表现手法始终都是通过色彩和线条描摹客观世界的外在表象,来到达理想美的高度。
后现代艺术打破了专注于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表达,从视觉、感性的审美角度进入了对社会哲学的思考和解读,将艺术从传统的色彩和线条,拓展到立体的三维空间。劳申伯格的艺术条件是,只要被认为有价值的废物,都可作为艺术素材:硬纸板、沥青、警察用的栅栏、一只鸟的标本等[4]。其作品《无题·中国》用黄色的油布雨伞象征中国,揭示了我国传统观念对黄色的崇拜。而之后的实验艺术则用影像、声音让艺术作品的互动从传统的纯视觉体验,转变为听觉、触觉甚至嗅觉上的动态体验,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强化了观念和行为,从以和谐、比例等为审美标准的平面二维绘画转变为空间、思想的多维性表达。
四、 后现代主义的启发
自杜尚《L.H.O.O.Q》始,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发展已经动摇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审美观,开始了对传统的否定,德库宁说:“杜尚一个人发起了一场运动,这是一个真正的现代运动,其中暗示了一切,每个艺术家都可以从他那里得到灵感。”后现代艺术对传统的批判对于社会的发展、理论的更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1]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2] 刘放桐编.《现代西方哲学》[M].人民出版社.1990年
[3][法]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出版社.2007年10月
[4] 朱伯雄.《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
北京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