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三教荟萃对传承创新中原文化的启示
2013-01-31白海燕
白海燕
(河南工业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一、嵩山三教荟萃是传统中原文化的缩影
李克强曾指出:“研究中原文化,实际上也不仅仅是研究河南,它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源头所在。”[1]在中原大地“天地之中”的嵩山,产生了中岳庙、少林寺、嵩阳书院这些驰名中外的道、释、儒文化代表,形成了“三教荟萃”嵩山的独特风景,铸造了嵩山文化的神奇与辉煌。道释儒“三教”在嵩山相互对立、合作、发展、融合的过程,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包容万物、海纳百川的胸怀,成为中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缩影和特形。正如任继愈所言,在世界宗教发展史上,绝大多数宗教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直至以刀兵相见,甚至在同一宗教内部的不同教派,也往往相互残杀,欧洲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就是典型的宗教斗争。在当今世界上,因为宗教问题而引起的纷争还时有发生,如中东地区。唯独在中国,释儒道三家从总体上讲能和平共处而且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特别在嵩山这个地方,在很小的区域内荟萃了释儒道著名圣地,可以说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精神在嵩山得到了具体体现[2]103。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历史源远流长,老子《道德经》是其主要经典。嵩山道教,在十六国时趋向兴盛。北魏早期的著名道士寇谦之吸收儒佛思想并贯彻到道教的神仙思想之中,以中岳嵩山为基地,创建新天师道,使嵩山道教由民间道教进而升为官方道教[3]。位于嵩山南麓太室山黄盖峰下的中岳庙是道教在嵩山地区最早的基地,被道家称为“第六小洞天”,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古老的道教建筑群之一,庙中记述并保存了魏文成帝太安二年 (456年)著名道士寇谦之修复中岳庙及在此传播道教经过的著名碑石[4]127。
佛教传入中国较早,佛教在嵩山地区也和全国一样,经过长期与儒学、道教诸家在道义上共存互补逐渐成为中国化了的佛教。创始于北朝,盛行于唐代后期以至五代的禅宗便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位于嵩山五乳峰下的少林寺被誉为禅宗祖庭。游少林寺,你会问,佛教寺院中的天王殿内怎么会有道教的哼哈二将?大法王寺地藏殿中怎么会有儒家的二十四孝图?当然,这些都是佛与道、儒相结合的产物。少林寺二祖法师慧可说过,“佛之礼仪与孔孟之学,实为殊途同归”[2]114。因此,禅宗得到中国众多信徒的崇信,成为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最大、最重要且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宗派,不仅影响着中国宋元以后的思想文化发展,而且影响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儒学是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汉代经学通过对原始儒学的扬弃被立为治国安邦的官学,成为准宗教化的儒教。从中唐的新儒学运动到宋明理学,儒、释、道三教走向合流,新儒教通过吸收隋唐时期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内容从传统儒教中脱颖而出[5]327。嵩山脚下的嵩阳书院就是宋代时期新儒学运动的重要活动基地,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 (484年),原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隋炀帝大业年间改名为“嵩阳观”又成为道教活动场所。唐时改为奉天宫,为嵩山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北宋时期宋仁宗重视办学,下令在嵩山重修书院并赐名“嵩阳书院”,从此成为传播儒家思想,培育英才的教育基地[4]129。宋代巨儒程颢、程颐长期在此讲学,以儒家礼法为核心吸收道家、道教的宇宙化生模式和佛教的思辨哲学,构建理学逻辑结构,开宋明理学之先河。
二、嵩山三教荟萃彰显中原文化包容和自信特质
在嵩山之南不到7公里的范围内,儒释道三教荟萃相互交融,其自古至今的无穷魅力总在向人们昭示着什么。嵩山之奥秘,总是吸引着中原文化的传承者探寻追问:何以如此?位于少林寺内的《三教圣像碑》以最为形象的方式阐述了三教合流思想。这个碑,从正面看,中间头像是佛家鼻祖释迦牟尼,掩其左图,右侧头像是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掩其右图,左侧头像又成了道教所尊崇的始祖老子。又如寺内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所赞的那样,“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6]。在这里释之性,儒之理、道之气、融而一流,史记千载。管窥嵩山文化,我们不难看出中原文化无以伦比的巨大包容性和整合性,而这正是嵩山之奥的深层魅力所在。
世界其他地区的宗教基本都具有排他性,但是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传入中原,却被本土的儒道文化所接纳,成为中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文化兼容众善、合而成体,表现出雍容大度的文化自信气质。历史上,佛道二教之间虽也发生过争论和斗争,然而从总体上看彼此能够和平相处。通过比较、辩论,互相吸收对方,互相促进发展。魏晋到唐,社会动乱多,民众生活苦,长年战乱民不聊生,佛教忍受苦难的教理很适合民众需求。隋唐时期佛教宗派理论当中,对于本体、本原的论证,就多少吸纳了道家本源本体论的思想。反过来,道家说人人都有道性的道性论,也是仿照佛性论提出来的。道教的很多道经,也采取了佛经的结构乃至部分思想。同时,宋代儒学理学的创立,也吸收和借鉴了佛教、道教的思想,例如在所谓太极、理、气、性、情、主静等理论中,就不少是取自佛、道二教的思想[7]268。
三、嵩山三教荟萃构筑史上中原人的幸福纬度
佛以治心,道以治身,儒以治世。三者各有侧重,互补共融,为中原古人提供精神慰藉,构筑史上中原人的幸福纬度。儒家学说的重点是仁孝为基础的社会伦理,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如何与别人相处,人们如何组建起有序的家庭组织和社会大团体,追求的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很少照顾到个人的内心本能感受,对生命的尽头和归宿考虑不多。道家思想具有一定的哲学性,这对于儒家是个大的补充,道家追求个人价值,逍遥自在、长生不老、得道成仙,这对于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们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儒家、道家神仙思想在封建士大夫阶层是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两者共同的缺陷是对人生苦难理解不够、感受不够,这与他们的创始人的出身有关。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皆出身社会上层,物质上的苦难经历较少。而释迦牟尼虽是印度王子,但其母生下他7天后便去世。他29岁离开宫廷,进行了6年的苦行,过着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乞食生活,有一天因饥饿劳累过度昏倒在地,一位好心的牧羊女,把杂粮和水果用泉水熬成粥,才救了他[5]202。所以佛教的主旨,在于阐发人生的痛苦、痛苦的原因、消灭痛苦的方法等。从社会人群看:儒家适合昂扬进取的士大夫阶层;道家适合官场失意的士大夫阶层;佛家则适合劳苦阶层。同时,成佛成仙又适合所有人的心理愿望。从个体而言:一个人在追求事业时适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休闲时可有道家;失败时则需要佛家思想。简言之,工作时儒家、欢乐时道家、痛苦时佛家。而事实上,任何一个人,他都要经历艰难、欢乐、痛苦的心理感受,从人的心理需求来看,儒、道、佛是可以也是应当融合补充的。
首先,三教荟萃满足个体综合心理需求。从个体角度来讲,在世俗生活,就要为生存、生活而奋斗,“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世俗生活必然要涉及伦理,这就需要以儒家伦理为指导,以儒家奋斗进取的君子理想为寄托。但是,人们的奋斗总是败多成少,面对失败挫折,人们在无奈当中还得打起精神面对失败,这时就特别需要道家的清静飘逸精神为指导,接纳现实、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似乎是应对人生低谷的不错的妙方。人生在世,奋斗与妥协相交织,幸福与痛苦相伴随,终究是苦多甘少,对苦难的接纳,对死亡的超然面对,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都需要佛家情怀。如果说人生奋斗是主旋律,那么,失败坎坷、苦难疾病就是扔不掉的音符。人们需要儒家的奋进,也需要道家的自然和佛家的超脱。因此,从个体心理需求来讲,儒道佛有了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其次,三教荟萃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从社会层面来讲,精英毕竟是少数,众生才是多数。社会的精神需求是有层次性的。把先进性与层次性相结合,为社会每一群体都找到精神寄托,那么,三教合流无疑是优化了的精神抚慰结构,为社会各群体提供和谐共处的综合性保障机制。如果是积极进取的仕人,他会是儒家精神的信奉者;如果是个失意者,他会在道家的清静无为中找到寄托;即便他已经成为社会的渣滓,是游离于社会的人,也能在菩萨的普渡众生中找到慰藉。正是这样的文化格局,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心灵的家园。
四、嵩山三教荟萃对传承创新中原文化的启示
(一)重拾文化自信
如果说传统中原文化因其在中国封建社会拥有强势话语权而自信和包容,嵩山因帝王崇山和京畿宝地而占尽天时地利才拥有了三教荟萃的辉煌,那么,处在历史新坐标中的中原人民如何再度拥有这种文化包容和自信的气度呢?
1.树立担当意识。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还有待于今天的中原人树立“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担当意识。在今天,河南虽不再是京畿要地,但是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地域的限制作用减小,客观上为中原再度辉煌提供了可能,世界范围里诸如印度软件、韩国三星的崛起也为信息化背景下地域劣势者后发优势提供了参考。中原文化在大河文明时代辉煌,在海洋文明时代式微,谁又能说在信息文明时代它没有创新突破再铸辉煌的可能呢?
2.增强主体意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离不开中原文化的底蕴支撑。毫无疑问,中原文化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中原文化的核心思想都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原文化的价值观,都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中原文化的重大民俗活动,都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民俗活动。今天,我们突出中原文化的主体地位,首先是要立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格局,着眼于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化进程中文化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以中原文化的根文化、和文化、柔文化特质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供给。以文化融合化解文化冲突,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离不开中原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另一方面,真正具有河南地域特点的文化方式应该存在于地域广大的民间与乡土。民间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丰富多样的表现形态,是我们突出今天河南地域文化特色可资发掘和利用的宝贵资源。开发除了具有普遍意义之外的文化遗产,创新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做强文化旅游,突出当今河南地域特色的宣传,我们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提升融合意识。历史上的三教荟萃是文化融合的实践典范。面对不同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征,彼此之间存在差异和区别是很正常的。如果只看到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甚至只把关注点放在寻找、夸大和强化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差异甚至对立上,就会得出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不可避免的结论。文化融合需要文化交流。在交流中实现两个提升:一是提升中华文化融入世界不同文化文明的能力,二是提升主动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来丰富发展自身的能力。两种能力的提升,必须把握融入输出的契合点和吸纳输入的精华点。研究自己,更要研究别人,有的放矢,有效契入。同时,必须提升辨别提萃的能力,真正把世界文明的精华融入自身,在碰撞交流中做大做强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构建幸福纬度
1.坚持价值主导和多元构成相统一的幸福理念。传承创新中原文化,应该充分发挥文化的精神抚慰功能,使中原文化在构建幸福纬度建设精神家园中发挥作用。嵩山三教荟萃的历史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当前,为广大的中原民众找到幸福的构建坐标,必须坚持价值主导,处理好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也是中原文化建设的战略选择。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用科学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引导民众,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摄和引领,我们的文化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人们的精神心理就会迷茫无助,社会的凝聚就无从谈起。同时,在坚持价值主导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包容中引领。网络文化、大众文化、民俗文化都有强烈的生命力,要重视、要研究,要从老百姓那里学习。如果只偏重主流文化的宣传,而忽略了大众文化的生命力,就会影响到主流文化的渗透和辐射,成为空泛的宣传而没有生机。
2.推进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幸福建设工程。再好的理论如果不符合民族习惯和民众心理,也只能是空中楼阁。首先,对于党和政府来说,幸福工程就是民生工程。党的领导干部要了解民情意在民生,才能把党的政策落实好。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必须关注人口的健康和谐,解决民生实际问题和精神幸福问题,实现人口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因为广大民众在健康幸福的基础上才有创新和创造的活力。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以牺牲农村和农业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广大农民的幸福何去何从始终是幸福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次,对于民众来说,再好的追求如果不符合法律法规、不能被执政者认可,也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广大民众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只有心系国家关注社会,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创造幸福。因此,幸福的创建过程也是民众增强法律法规意识不断提升人格修养的过程。再者,幸福创建过程中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互动和统一,离不开广大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历史上三教荟萃进程中发挥重大影响的优秀人士,大都是志向鲜明、学养融通的大家,才能纵横捭阖综合为一。一些禅宗大师既通佛经又懂儒术,有些还成为皇帝的国师,这也正是禅宗之所以能在中国兴盛起来的重要原因。当时的很多高僧都有外学修养,如慧远就精通三礼——《礼记》、《仪礼》、《周礼》。他不仅儒家学问好,道家学问也好,常用中国人比较熟悉的思想讲解佛经[7]45。同时,道教徒中也有一大批满腹经纶、博古通今的学者。对今天的启发就是,学界知识分子要致力于学习,学贯中西拿捏古今,才能把党的先进理念贯彻好宣传好,成为沟通政府和人民的桥梁,在全民幸福创建过程中发挥必不可少的纽带作用。
[1]李庚香.建设与中部崛起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体系[N].大河报,2012-01-29(A06).
[2]张国臣.神奥嵩山[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3]河南省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嵩山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304.
[4]刘少宇.《中原文化记忆丛书》之创世古都:郑州[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5]王志远.黄河文化丛书·宗教卷[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
[6]崔炎寿.中岳嵩山[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202.
[7]释永信.在少林寺听讲座[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