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糖尿病特点建立“螺旋式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军校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探讨

2013-01-31刘亚伟蔡瑞宝姚定康石勇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医学生人文

汤 玮,吴 歆,刘亚伟,蔡瑞宝,姚定康,朱 梁,石勇铨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上海 200003)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人才竞争使职业素养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受到关注。医学科学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其对象是同时具有生物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人,随着现代健康概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提高,促使高等医学教育快速向医学科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渗透的综合医学教育模式转化,职业素养教育意义更为重大。

一、国内外医学院职业素养教育现状

2001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该要求强调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应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作为保证其毕业生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为增强医学的职业素质,改变医学的“纯科学技术性”,美国、欧洲和日本几乎所有的医学院都开设了人文课程,医学生在前三分之一的课程中,75%的时间学习文化艺术和人类学,在后三分之二的课程中,仍有25%的时间学习人文知识,与医学课程相互交叉渗透[1-2],并有大量的师资培训机构为人文教育提供师资保障[3]。长期以来,我国医学生培养中,普遍存在重自然科学知识轻人文科学知识的问题。随着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医学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逐渐加大了医学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重[4],但课程设置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少,课程学时大约只占总学时的8%左右,且以意识形态教育类课程为主,造成了人文教育与医学实践的脱节。如何促进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交融共生,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水平,成为我国医学院校教育的重点课题。

二、军校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需求及教学现状

军事医学院校军不仅要正视普通医学生培养的共同性问题,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培养“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合格军事人才为目标,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为部队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因此,军医大学的素质教育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更需要及早转变传统的束缚教育改革的思想观。各军医大学长期以来积极拓展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开设医学伦理学等必修课,设置医学史、医学社会学、自然辩证法等选修科,开展各领域讲座和多种主题报告会,组织军事演习、下部队锻炼等多样社会活动,进行多项针对性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医学人文学科课程一般由政治教研室的教师承担,与医学学科比较,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操作与考核规范;没有把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挖掘专业学科深厚的人文底蕴;缺乏可操作性的职业素养教育评价体系,尚未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评价体系等。如何促进职业素养教育与医学技术教育内容融合,依然是军队医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建立“螺旋式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军校医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

职业素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第二课堂以其蕴涵的丰富内容和灵活多样的形式,成为职业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余年来,各军医大学坚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学员。但也同时显示出一些不足,如参加的学员数量比例较低;内容安排往往以第一课堂为主而见缝插针,缺乏规范与系统性;教师课堂组织的活动有效性不足;教学效果评价并无指导性标准等。根据职业素养教育规律和人文课程的设置原则,结合军医大学本科生培养实际,科学分析和研究第二课堂活动成功经验和薄弱环节,制定各项针对性措施,将大大提高职业素质教学质量。

(一)制定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案。

根据医学人在校学习进度,将职业素养教育内容分为前两年和后两年两阶段,形成螺旋式教学模式:第一阶段主要纳入语言文学课程、历史与哲学课程、艺术类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等通识人文课,让医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特别是本民族的文化,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应用个人判断分析、评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阶段主要医学人文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行为医学、医学哲学等专门性医学人文内容,帮助医学生学习处理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局面及问题,培养与医疗同行及患者家庭成员交流的技巧和策略。

(二)整合职业素养培养内容。

第二课堂内容的设置和安排,要处理好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关系以及与必修课的关系,充分满足学生选课需要:(1)以人文知识和职业心理塑造为载体,强化职业意识:从人文知识和职业心理两方面引导医学生进入职业角色,培养服务奉献的职业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情绪和压力管理能力,保持良好的职业态度和工作的精确性。(2)以管理学和公共关系学为载体,拓展职业技能:掌握基本管理思维,并掌握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方法。其次,运用公关技巧进行危机的防范和管理,了解影响医院正常运行、形象树立和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3)以医学伦理学为载体,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和生活中实际接触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自觉行为。结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侵权责任法》等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和大量实际案例,帮助医学生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教育医学生辩证地看待医患双方的关系,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和依法治医。

(三)优化职业素养教育方式。

1、进行学员个性特点评估,进行针对性教育:采用Big-Five五大个性模式是目前在个性评估上最为普遍使用的理论,根据五大个性模式设计符合军校医学生使用的问卷模板,针对个性特点实施教学工作,满足学习实用性和目的性。(1)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贯穿学习始终:通过“辅导课堂、自学课堂、活动课堂、实践课堂”等形式,结合入学入伍教育、下基层部队当兵锻炼、军事医学综合演习、军民共建服务等逐学年军事活动课目,全面、深刻地认识我军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初步培养军人素质,牢固树立为军服务的思想,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2)让医学生早接触、多接触患者:第一学年组织学员到病房为病人服务,熟悉医院工作环境,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第二学年安排病房见习、基层部队卫生工作和流行病学调查;第三学年设立模拟病房,选取有关医患沟通的典型病例与医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锻炼观察、沟通、协作和表达能力;第四学年暑假下部队当兵锻炼时进行部队平战时训练伤防护实践;第五学年按课程进行临床见习,并结合基础知识学习,进行学校组织的社区医疗服务活动。(3)合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提供个性化选择:建设专题学习网站和案例资源库,建立医学生网上学习平台和师生课外交流平台,供广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和开放交流,整合“一对一”教学与小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让医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自己决定的权利和更多样的吸收知识的方式。

(四)完善评估体系。

1.对教学资源进行评估:聘请专家对教材从可用性、教学性和技术性三方面进行质量评估,同时选取实习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评价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性,不断提高课程内容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师资队伍建设评估:教员的教育理念和策略对军校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关键性作用,对课题组成员教员应进行分层次、有计划的相关培训,并定期考察,确保师资结构合理性,具有现代教育理念,适应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需要。

3.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在医学生考试中,除了考核理论知识、临床基本操作、病历书写等内容外,应制定职业素养评价考核的标准,增加对职业素养的考核,纳入考试总成绩中;每学期要求撰写专题论文,通过讨论与修改后,积极组织投稿。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分析,评价医学生临床前阶段职业素养螺旋式教育模式的优点、缺点及其在课程中的地位,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设计。

“螺旋式第二课堂”通过整合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课程,规范职业素养教学内容,实现了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专业训练与素质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为一体,有助于军队医学生树立新的医学观念和批判性思维,培养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发展沟通技能和协作精神,激发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对专业的热爱,是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适应军队医学生培养需要的职业素养教育新模式。

[1]Goldacre MJ,Lambert TW,Goldacre R,et al.Career plans and views of trainees in the Academic Clinical Fellowship Programme in England[J].Med Teach.2011;33(11):e637.

[2]周同甫.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从梦想到现实[J].医学教育探索,2002,1(2):12.

[3]Rasinski KA,Kalad YG,Yoon JD,et al.An assessment of US physicians'training in religion,spirituality,and medicin[J].Med Teach.2011,33(11):944.

[4]余 钰,范志宇,李舍予,等.长学制医学生职业素养拓展课程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1,32(4):70.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医学生人文
人文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