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在青年医学双语教师培训中的应用体会
2013-01-31邓其跃陈鹏慧阮怀珍
邓其跃,陈鹏慧,阮怀珍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重庆 400038)
自2001年教育部提出加强高校教学改革以来,全国各高校开展了与双语教学有关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医学教育因其专业性较强,教师多由毕业于医学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人员担任。多数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背景,但缺乏专门的双语教学训练,教学技能明显不足,缺少能够开展双语教学的医学教师是制约医学双语教学的瓶颈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借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邀请外籍专家开设讲座、送教师到国外进行访问研究、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开展微格教学等以培养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的青年教师。多年实践表明微格教学不仅是培养青年医学双语教师的有效手段,还能从教师人才队伍培养入手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重要思路。
一、青年医学教师的是双语教学的新生力量
青年教师英语基础较好,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是双语教师培训的首选对象。青年教师多通过旁观同行教学以及从解决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来逐步积累教学经验,这不仅令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还可能沿袭不良教学习惯。因此,要培养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青年教师需同时解决课堂驾驭和教学设计两个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1],短期效应即解决课堂掌控问题,即“teaching in English”;长期效应即解决教学思路问题,即“teaching and thinking in English”。
二、微格教学是提高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
微格教学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2],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是建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多媒体技术基础上、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使教师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3]。微格教学的英文是 Microteaching,“Micro-”的意思就是“微”。“微”,一方面是指授课时间短,在10-20分钟内完成一个完整的授课,从导入到正文再到小结,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格教学不仅要在内容上做到精炼,还要体现“起、承、转、结”等教学环节,并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微”,另一方面可以解释为“显微”,即把受训教师放到“显微镜”下,以资深教师、督导人员、青年同行和学生代表为教学对象同时也是教学评价人员进行授课,可最大限度暴露教学中存在的细节问题,这样受训教师就能得到更多有建设性和针对性的建议。
三、开展微格教学提高青年医学教师双语教学技能
(一)教学技能训练目标。
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在双语教学改革实践中寻求专业英语教师的帮助,对青年教师进行双语教学的微格教学培训。培训的重点是从几个方面强化双语教学的能力[4]。(1)教学设计:节选教学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有限的教学目标,确保整体逻辑严密;(2)导课设计:在授课开始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3)提问设计:提问环节自然流畅,设问科学;(4)陈述设计:讲解透彻而不冗长,以图表和实例辅助,以计划性重复加深印象,巧妙和恰当地运用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工具辅助;(5)活跃课堂设计:手势变化,站位移动,语音强调,沉默巧用;(6)强调环节设计:在重点和难点之处鼓励学生参与互动来加强理解,适时停顿给予学生反应和思考的时间;(7)小结设计:概括授课内容,提炼内在联系,拓展思维空间。
(二)微格教学训练程序。
为了达到对以上教学能力的训练目标,整个微格教学训练为期一个月,其中,各小组集中进行授课和讨论的时间为3周,第4周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训练按如下程序进行:(1)教学组确定教学内容并选定原版英文教材,由资深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把关,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确保20分钟授课内容合理完整;(2)确定训练的目标,即能用英文进行选定内容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前后呼应,教学手段应用得当,显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3)确定任务后,专业教师先自行准备,然后进行初次的示范授课,对授课的内容和过程进行视频记录;(4)授课后在外语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小组讨论,指出存在的问题,商讨解决方案;(5)受训教师有针对性地对教案进行修改(根据情况可以反复多次),将本科室资深教师、专业英语教师、微格教学小组成员和学生代表作为对象进行再次授课,及时收集反馈意见;(6)受训教师由专业英语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强调语言应用,精心准备示范授课;(7)最后一次示范授课的对象主要为学生和其他没有参加双语教学培训的教师,将听课师生的意见与授课录像一起反馈给受训教师,供其参考。
(三)微格教学训练效果。
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受训教师普遍感觉“脱胎换骨”,不再有初用英文讲课时的紧张和忐忑,取而代之的是能够用英文流畅地进行授课。微格教学使受训教师熟悉并深入理解授课内容,语言的反复锤炼赋予他们掌控课堂的自信。微格教学培训能大大提高教学能力,尤其是一般课堂用语和双语教学设计,这是青年教师普遍反映的两大薄弱点,由薄弱点带来的短板效应极大限制了教师的发挥。两个薄弱点中前者涉及的是英语应用能力,后者反映的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即教学内容的科学整合,加强青年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培养也是探索教学改革新途径的重要尝试。
四、微格教学训练青年医学双语教师的体会
(一)微格教学能满足双语教学对教学技能的高要求。
双语教学强调“教”与“学”的平等关系,双方在协作中探讨问题,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并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英语应用能力,还要根据个人的专业背景与学生充分互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作出及时的反应。双语教学不是简单地将中文课内容用英文来上,双语教学是从教学设计开始就与传统教学不同。将医学教育中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双语教学的方式来呈现,更能显示PBL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上的优势。因此医学双语教师不仅要求对本专业领域知识深入理解,还必须经过专业的双语教师培训,熟悉英文思维方式,善于提出问题并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微格教学能满足双语教学在教学技能上对教师的高要求,提供一个加强教学技能训练的平台。
(二)微格教学可促进以双语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改革。
双语教师的微格教学培训为教学改革提供新方向:(1)让学习的发生尽可能接近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使之成为教学的基础;(2)根据教学内容适度引入最新的研究发现和不同观点,与学生进行讨论,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3)提倡PBL或CBL(Case-Based Learning)教学,以病例或课题为基础提出问题,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辅助学生逐步搭建医学知识体系;(4)支持学生之间的合作,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向教师求助,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有利于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五、结 语
通过微格教学培养青年医学双语教师为解决双语教学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即剖析每一堂课的核心知识点,科学设置问题,以问题为引,围绕解决问题而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理解知识并批判性地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将有利于学生在每一次课后都能对核心问题留下深刻印象。微格教学并非万能,它将所有教学环节浓缩到短短20分钟,势必造成教学内容上的缩减,对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不利。但微格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微”,注重细节才是长项。扬长避短,合理应用微格教学,对于青年医学双语教师的培养、医学教育改革的创新都是极好的助推剂。
[1]刘辉琦,马建忠,刘 杰,等.医学院校双语教学师资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37-38.
[2]Alien D,Ryan K.Microteaching.Massachusetts,Addisi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69.
[3]陈 勤,曾凡才.采用微格教学法练兵,提高教师教学技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5:59-60.
[4]Ananthakrishnan N.Microteaching as a vehicle of teacher training-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J].Journal of Postgraduate Medicine.1993,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