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肾衰竭的中西医护理研究

2013-01-3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2期
关键词:肾衰竭肾功能肾脏

高 洁

(河南省长垣县中医院儿科,长垣 453400)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导致肾脏排泄、内分泌及调节功能衰竭三大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随着病情的发展,肾脏的功能不断丧失,并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1]。临床上,可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分为四个阶段:①肾功能代偿期;②肾功能失代偿期;③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④尿毒症期。导致慢性肾衰竭的病因主要有:①肾小球病变: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狼疮性肾炎等);②肾小管间质病变(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酸性肾病、药物性肾病等);③肾血管病变;④遗传性肾病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等已成为导致发达国家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而在发展中国家,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罪魁祸首,但近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有明显增高趋势。

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慢性肾功能衰竭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糖尿病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四大公害。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改善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的发展,已经成为医护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为了进一步改善慢性肾衰竭的护理方法,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在基本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并住院治疗的5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3例,女22例;年龄范围20~80岁,平均年龄52.2岁。在5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慢性肾盂肾炎13例、高血压肾病10例、糖尿病肾病9例、肾病综合征3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护理评估 慢性肾衰竭患者入院后,即对其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了解患者的以往治疗经历、主要症状、诱发因素、病史以及患者的心理状况等。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包括体格、心率、体温、呼吸、血压以及其它生理生化指标。

1.2.2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咸伤肾,淡渗湿”,饮食护理以此为原则,要求慢性肾衰竭病人低盐饮食,尤其是严重高血压和浮肿病人要更加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要求高血压和浮肿患者必须做到无盐饮食。慢性肾衰竭患者饮食要以清淡为主,日常膳食能够做到摄入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蛋白。充足的能量摄入可以保证患者的在饮食受到限制时,不出现营养不良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延缓肾脏疾病的进程。相关研究表明限制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蛋白质的摄入可以有效减少氮质代谢产物在体内的堆积数量,从而可以保护患者肾脏的残余肾单位[2]。由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饮食受到限制,进食量也较少,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现象,因此,应适时给予患者补充维生素,但也不宜过量。通过合理的膳食可以有效地缓解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或阻止肾功能恶化,纠正患者的代谢紊乱,提高生存质量。

1.2.3 心理护理 中医认为,人的情绪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和治愈过程均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不良情绪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脏腑,使气血失调,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加重病情[3]。慢性肾衰竭病程长且病情较重,极易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躁、悲观等不良情绪,影响疾病的治疗。医护工作者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开导和鼓励病人,增加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以积极愉快的心态接受治疗。

1.2.4 环境护理 医护工作者应定期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消毒,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湿度适宜,病房安静无噪声。保证病房干净、卫生、整洁、无异味,给患者营造一个优良的治疗和修养环境。

1.2.5 起居指导 慢性肾衰竭患者容易出现疲劳无力,腰膝酸软症状,此时应要求患者进行卧床休息,待症状有所改善后,要求患者进行适当活动,活动量由少到多,渐渐增加。

1.2.6 药物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服用适宜的中药汤剂,切忌使用可能对肾脏有伤害作用的药物,药物的使用应少量多次使用,掌握正确服用时间,注意事项。同时指导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可擅自做主更换药物种类、减少药物用量或者过早停止服药,以免影响疾病的治疗。

1.2.7 健康教育 在患者入院治疗后,医护工作者要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慢性肾衰竭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使患者对该疾病有深入的了解,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以利于疾病治疗的展开。

2 考核指标

对于护理效果可分为三类:明显好转、好转和无好转或恶化,明显好转是指患者的慢性肾衰竭症状基本缓解或消失,BUN恢复正常,Cr下降超过88.4mmol/L;好转是指患者的慢性肾衰竭症状有所改善,BUN和Cr有所下降;无好转或恶化是指患者的慢性肾衰竭症状无改善或加重,BUN和Cr未下降。

3 结果

5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经过中西医护理后,患者肾衰竭症状明显好转15例;患者症状好转35例;患者症状无好转或恶化5例。总有效率为90.9%。

4 讨论

慢性肾衰竭为肾脏的慢性损伤,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肾脏的损伤程度不断加大,最终将导致患者出现尿毒症。对于慢性肾衰竭疾病的临床护理主要以控制和延缓病情为主,通过探寻,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中西医护理可以有效控制肾衰竭患者的病情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1]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385.

[2]桂芬,李丹.中西医结合护理慢性肾衰竭61例[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1):56-57.

[3]陈素坤.临床心理护理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98.

猜你喜欢

肾衰竭肾功能肾脏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张建伟辨治慢性肾衰竭临证经验
哪些药最伤肾脏
凭什么要捐出我的肾脏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iPS细胞治肾功能不全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