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2013-01-31朱惠莲谢国耀沈晓霞
朱惠莲,谢国耀,沈晓霞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朱惠莲,谢国耀,沈晓霞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由于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特殊性,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对这些学生党员已不适用。如何提升顶岗实习流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质量,寻求扎实有效的管理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者面临的紧迫问题。通过调查研究,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2008级毕业班80个学生党员为试验对象,从当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流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难题入手,探索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路、对策和办法。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顶岗实习;教育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党员人数也迅速增加。近5年来,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呈现出均衡发展、稳步上升的趋势。2010年全国发展大学生党员123.6万人,占当年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40.2%。近4年来,高校每年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均超过当年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职业教育改革后,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都实施“2+1”或“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班的学生党员在第六学期或第三学年离校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期间,未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组织关系还保留在学校。[1]据统计,这些毕业顶岗实习学生党员中绝大多数还处于预备期,他们迫切需要党组织的引导、教育和管理,且这些学生党员在外实习时间长、实习单位分散、流动性大。种种因素加剧了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难度。
为此,探索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新模式和新机制,提升顶岗实习流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质量,提高顶岗实习学生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者面临的紧迫问题。[2][3]
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实习单位和地区分散、不固定,去向难掌握
毕业生顶岗实习类似于临时就业,学生实习单位时常变更,学生流动性较大、就业范围广,实习单位所处区域较为分散,有的甚至跨省实习,路途较远,加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离职率高、岗位变动频繁等原因,很难及时知道他们的去向,甚至于出现有些学生党员难以联系、联系不上的情况。因此,学校党组织无法按常规模式对这些毕业班学生党员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也很难让他们过正常的党组织生活,从而导致这些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形成了教育管理上的真空。[4]以我院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2008级80个毕业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实习情况为例,其中38人在漳州地区实习,14人在厦门地区实习,10人在泉州地区实习,5人在福州地区实习,2人在莆田地区实习,1人在福鼎实习,1人在宁德实习,5人在广东省实习,4人参加专升本考试。实习期间有23人次变动单位,11人次变动实习地区,其中一人变动次数多达4次。
(二)学生党建工作队伍薄弱、党建工作者精力有限
高职院校从事学生党建工作人手较少,且基本上都是在一线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由于他们所管理的学生数很多,承担着繁重的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而用于学生党建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是极其有限的,无暇把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再者,大部分辅导员都是刚从学校毕业不久,本身入党时间不长、对党的理论和历史等了解不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不透,同时也缺乏从事党务工作的经验,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积累。[5]故而,难以深入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对学生入党后的教育管理工作不能及时、到位,其广度和深度得不到保证,造成一些学生党员入党后放松自我要求,出现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滑坡。以我院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为例,该系从事学生党建工作者9人,均为辅导员,其中一人还兼任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工作繁忙、任务重。该系的学生总数将近2000人,平均每位辅导员需负责管理200多名学生,繁重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使得辅导员们无法将学生党建工作做到位,影响了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
(三)实习单位对学生党员管理形式化或置之不管
高职院校毕业生顶岗实习单位中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占比例较大,这些企业中尚未建有党组织的为数不少,因而无法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教育和管理。而已建有党组织的单位,由于顶岗实习学生流动性大,且尚未与学生建立劳动关系,学生的组织关系还在学校,所以也不愿承担起对这些流动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或者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化,使这些学生党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后续培养教育。[6][7]以我院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2008级80个毕业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实习情况为例,其中,11位学生党员的实习单位是国企,其余的都是私营企业、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有6个企业尚未建立党组织,而约有三分之一的单位基本上不愿承担起对这些流动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有一半以上的单位对这项工作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
二、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
面对毕业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了增强对这些流动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时效性和科学性,提高顶岗实习学生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达到全程化教育管理学生党员,迫切需要构建管理新机制。
(一)构建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管理机制
1.建立毕业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档案登记管理制度
及时掌握毕业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去向和动态是对这些流动学生党员进行有效教育管理的基本保证。针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必须建立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档案登记管理制度,详细记录这些学生党员有关情况,并随时更新信息。以我院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为例,系党总支在2008级学生离校前往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之前建立了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档案登记管理制度,所有毕业班学生党员离校前认真、如实进行有关信息登记;在大约5个月的实习期间,虽然有23人次变动单位,11人次变动实习地区(其中四人实习地域由漳州改为厦门,两人从漳州改为泉州,1人由福州改为广州,1人由深圳改为厦门),但这80位学生党员都能认真执行档案登记管理制度,通过网络、电话、短信及时反馈自己的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各方面情况。通过档案登记表,详细登记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各个时期的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情况,并交由系学生第二党支部备案,更加科学、合理地对这些顶岗实习学生党员进行管理教育。
2.成立毕业班临时党小组,健全组织监督管理制度
为了便于实施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组织生活的开展,在系学生党支部下设若干个毕业班临时党小组。可按每一县、市成立一个(或若干个)党小组(若党员数3人以上),而党员数较少的县市、可以若干个相邻县市成立一个党小组,挑选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较强党性和责任心强的学生党员担任小组长。以我院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为例,系2008级学生党员共80人,系党总支在这些学生党员即将离校前往企业顶岗实习之前召开了系学生第二党支部大会,根据学生党员顶岗实习企业所在地,分别成立了10个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党小组,其中漳州地区有5个党小组,厦门地区、深圳、福州地区、泉州各有一个党小组,同时选举产生了10个党小组组长,并进行具体工作部署。
各党小组长根据本小组的具体情况,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上报党支部;定期向党支部汇报本小组的活动情况及小组成员的学习、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在顶岗实习期间,漳州地区有两个党小组的最多活动数高达6次;而深圳地区党小组,由于其党小组五位党员的实习单位分散在四个不同的地区,党小组开展活动困难很大,因此其党小组活动次数最少(2次)。另外,实习期间,漳州地区的五个党小组组长都能数次回学校当面向党支部详细汇报小组活动情况,同时寻求老师帮助解决困难。而其它外地区的五个党小组,都通过电子邮件定期(每月一次)向党支部汇报小组活动等情况。
绝大多数学生党员都能尽力克服时间、空间等困难,积极参加党支部和党小组的组织生活和民主生活会,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顶岗实习期间,共有293人次参加党组织活动,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但也出现2位学生党员(其中一位变动了四次实习单位,另一位实习地区变换两次)仅参加1次党组织活动的情况。
(二)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拓宽学生党建工作平台,推进党建工作创新
突破时间和空间局限,创新形式,拓宽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创建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红色信箱”、QQ群、毕业班学生党员论坛等,及时掌握这些流动学生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状况,并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有成效地加强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同时,也可以在网上即时互动交流、学习,推动党内民主进程。
1.创建系顶岗实习学生党员QQ群。通过QQ群,结合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拟定主题进行交流、研讨和谈心,及时传达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学习党中央的会议精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召开网上民主生活会等等。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党总支在2008级学生前往企业顶岗实习前创建了顶岗实习学生党员QQ群,指定一位教师党员专门负责和群交流。在顶岗实习的近5个月期间,通过该QQ群组织进行了四次网上学习研讨,研讨主题有:关于《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时的重要讲话》、《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人大、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精神》等,四次的学习研讨效果良好,共有257人次参加(其中有三位学生党员由于实习单位附近没有网络信号,都只参加2次学习研讨),气氛热烈,效果良好。
2.建立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红色信箱”。顶岗实习学生党员通过发送到“红色信箱”的思想汇报材料,定期向党支部汇报思想、工作、学习及生活等情况,使党组织能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各方面情况,并及时引导、教育。以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为例,八十个2008级毕业班学生党员都能做到每月至少向党支部做一次思想汇报(其中有13位学生党员思想汇报多达7篇,很多学生党员都能结合实际工作、学习和一些社会现象等方面做深刻的思想汇报),并将汇报材料发送到该红色信箱。
(三)校企联合管理顶岗实习学生党员
由于毕业班学生党员大约有半年的时间都在企业顶岗实习,为了更加及时有效地教育管理这些学生党员,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借助各方力量,主动与企业基层党组织沟通联系,最大限度地争取得到企业的支持与配合,探究校企一体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可行性和时效性,变学校单方教育管理为校企共同管理,促使学校与企业学生党建工作的衔接与延续,以拓展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管理教育阵地。针对2008级毕业生党员的管理问题,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党总支与企业党支部建立“校企联合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实施办法”,共同制订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党建工作方案,建立学习制度、教育管理制度以及培养、推选等制度,把学生党员思想政治表现纳入实习考核内容。顶岗实习期间,学生预备党员不仅要接受学校指定的入党培养联系人的考察,还要接受企业基层党组织的直接考察,企业向学校提供学生党员实习期间表现情况的评议意见。这种校企联合参与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使学校毕业生党建工作得到有效的衔接与延续,实现学生党员的全程培养。
(四)优秀专业党员教师任顶岗实习专业指导教师
针对目前存在的学生党建工作和专业知识教育学习相脱节的现象,建立党员教师专业导师制,根据专业类别,选拔与学生专业一致并具有较高学术修养的、党性强、作风正派的专业教师党员担任顶岗实习专业指导教师,既方便于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指导和管理,又能充分发挥专业党员教师的作用。专业指导教师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指导学生党员,促进他们个体的全面发展。同时,专业指导教师到学生党员相对集中的实习企业组织学生党员过组织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为他们排忧解难。通过专业党员教师的言传身教,用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党员,在专业知识传授中健全他们的品格养成, 增强了党员意识,加强了党性修养,形成了灵活、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
构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工作是一项复杂、迫切的工作。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研究,从当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流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难题入手,提出了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路、对策和办法,并以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2008级毕业班80个学生党员为试验对象,付诸实践,结果表明该管理办法是可行、有效的。
当然,在该管理办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如一些实习企业因尚未建立党组织而无法与校方联合共同教育管理实习学生党员;有些学生党员数次变换实习单位,流动性大,加剧教育管理的难度;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一线辅导员因承担着繁重的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而影响了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充分认识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思想上高度重视,力求不断完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形成长效机制,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水平,科学、系统地做好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1] 江炳坤,张晓红. 高职院校流动学生党员管理现状与对策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0):40-41.
[2] 杨嫣.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管理新方法新机制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10 (8):149-151.
[3] 毛红英. 高校学生党员管理机制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0):210-212.
[4] 王可忠. 高职院校流动学生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4):85-87.
[5] 刘宇,刘占军等. 高等学校加强学生党员管理的工作途径[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1(4):432-434.
[6] 田慧芬. 创先争优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性研究[J]. 延边党校学报,2012(10):42-44.
[7] 韩鹤进. 高职学生党员质量体系建设的三个着力点[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36-38.
The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Mode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on Internship
ZHU Hui-lian, XIE Guo-yao, SHEN Xiao-xia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anagement mode is not applicable to them at present. The pressing issues faced to the students' Party work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for post-taking practice students of mobile Party members and seeking a solid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models.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and taking 80 student Party members of 2008 graduating class in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Automation Engineering as the test object, discusses the problems that existed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mobile student Party members on internships, and explores field-work student Party members’ education management concept,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the way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vocational colleges;Student Party members;internship;Education management
G718.5
A
1673-1417(2013)03-0075-05
2013-05-02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党建研究重点课题(ZZYD1103)。
朱惠莲(1966—),女,福建漳州人,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马圳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