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
2013-01-31杨玉梅张华丽
杨玉梅 王 灿 张华丽
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
杨玉梅 王 灿 张华丽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在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并经过病理检查证实的56例肝血管瘤患者的CT资料。结果56例肝血管瘤在经过一般扫描时,共65个病灶,均显示为低密度灶。经过多层螺旋CT扫描后,69个病灶在动脉期出现了病灶结节状边缘;门脉期的患者病灶内增强范围扩大,影像密度均匀并下降;延时期病灶扫描时几乎所有病灶均有强化,密度与肝脏实质近乎相同。仅有5例患者在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后未出现上述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清楚地显示肝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有重大临床意义。
多层螺旋CT检查;肝血管瘤;影像学检查
肝血管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占肝脏良性病变的40%左右。如不及时治疗,巨大的肝血管瘤(直径>5.0cm)有破裂出血的潜在危险。我院为更准确诊断肝血管瘤,并提高与肝脏恶性肿瘤鉴别率,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对2008年初~2010年初56例在我院治疗并经病理诊断为肝血管瘤患者的CT影像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6例患者为我院收治患者,其中有7例患者曾在其他医院门诊诊断为肝血管瘤,6例患者被误诊断为肝癌,其余患者为我院门诊进行首次诊断的肝血管瘤患者。56例患者中,38例为男性,18例为女性;年龄34~65岁,平均43岁。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为在体检检查中偶然发现。
1.2 检查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检查。患者在检查前需禁食4~6h,使检查时空腹,并在扫描前服用造影剂充盈肠道,扫描时屏住呼吸。56例患者均经常规扫描肝脏,随后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增强扫描。血管造影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注射剂量为1.5ml每千克体重。腹部肝脏扫描范围在8~15cm,平均13cm。多层螺旋扫描CT分别在为患者注射造影剂后动脉期(30s)、门静脉期(60s),延迟扫描。
2 扫描结果
56例患者中,共有69个病灶。其中病灶直径>6cm的11个,4~6cm的19个,2~4cm的31个,直径在2cm以下的8个。病灶有33个位于肝脏右叶,31个位于肝脏左叶,5个位于肝脏尾叶。有21例患者为单发肝脏血管瘤,24例患者有2~3个肝脏血管瘤,11例患者肝脏有4个以上(包括4个)病灶。
常规扫描肝脏,仅有6例患者影像表现为病灶边缘模糊不清,密度不均匀。而肝血管瘤患者影像一般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病灶边缘清楚且密度均匀。但是较大血管瘤病灶也可能在病灶中央出现低密度影,性状不规则;11个直径大于6cm的病灶均出现此情况。但是对肝脏血管瘤的检出率仅为94%,并不完全。
多层螺旋CT表现为肝血管瘤被造影剂逐渐充填的表现[1]。在56例患者经过多层螺旋CT扫描后,69个病灶在动脉期出现了病灶结节状边缘;门脉期的患者病灶内增强范围扩大,影像密度均匀并下降;延时期病灶扫描时几乎所有的病灶都有强化,密度与肝脏实质近乎相同。仅有5例患者在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后未出现上述情况。病灶总检出率为100%。
3 讨论
肝血管瘤为多个大小不同的血窦组成的,血窦内含血液,有时有血栓形成,血窦之间为纤维组织所分隔,纤维隔内有小血管及残留胆管[2]。血窦形成了海绵状的血管瘤。由于肝脏的血液供应由肝动脉和门静脉组成,因此在注射造影剂后,造影剂会随着血流经动脉进入肝脏,进而显现出肝脏血管的分布和血供情况,这就是动脉期扫描图像。一般的CT影像检查往往会错过动脉期,仅观察到门静脉期,为肝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带来了不少困难。而多层螺旋CT应用时采用高压注射,可缩短注射药物的时间,不易错过动脉期,有利减少误差,更好地诊断病情。此外,多层螺旋CT还能用于显像肝脏所有部位的病灶,加强了病灶被扫描率,敏感性较高。对检查前l周内曾使用过钡剂的患者,要暂停CT扫描,以避免钡剂产生伪影,影响检查结果。注射造影剂时,要注意患者的情况,以掌握造影剂注入的速度和延迟时间。应在扫描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生理因素及存在的病理因素,做到时相个体化、优势化。
4 小结
肝血管瘤影像学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平扫显示低密度病灶;多层螺旋CT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随着造影剂的流经,增强范围扩大、下降;延迟数分钟扫描后病灶与肝脏密度近乎相当。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由于扫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结合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有较大作用[3],能有效检出血管瘤病灶,并且影像明显区别于肝癌,有利于临床防止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出现。
参考资料
[1] 俞腾先,郭宏伟,刘杰.多层螺旋CT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09,38(13):1635-1637.
[2] 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440.
[3] 余祖存,吕海蓉,关红博.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的应用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5):585-587.
R814.42
A
1673-5846(2013)01-0138-02
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河南驻马店 46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