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媒体发展态势及对社会影响
2013-01-31白燕燕
文/白燕燕
关于什么是新媒体,在业界和学术界也没有明确的定义。今天的旧媒体亦是昨天的新媒体。新媒体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纸质媒体,广播、电视是新媒体;相对于广播、电视,互联网是新媒体。新媒体是在新技术体系下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笔者认为,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由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移动终端技术以及各种数字视音频技术所共同铸造起来的多种媒体形态,如:微博、手机报纸、数字广播、移动电视、各种移动交互网络、各种触摸媒体等以及其所衍生出来的媒介形式,均属于新媒体范畴。其呈现出两个明显特征,新媒体能够承载旧媒体所能承载的,如:文本、图像、视音频等所有形式的内容;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原有媒体(旧媒体)的传播特征及传播形态,其传播形式、传播内容及传播渠道上有较大的改变和创新。
一、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新特点
1.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但引起了传播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甚至给社会各行各业乃至人们的思维逻辑和认知方式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细数与新媒体相关的产业,我们不难发现无一不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从软硬件的发展来看,每隔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各种与新媒体相关的数字终端设备的性能就会有显著的提升;从媒体的承载形式来看,新媒体信息的承载方式正在由物理态势向逻辑态势转变,即由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向数字化出版转变;从传播渠道来看,正在由单向的传播向双向互动式传播变迁;从信息的承载量来看,正在由单元化信息向数据流及数据库形态转变。
2.呈现四大新特点
新媒体除具有时效性、交互性、个性化、灵活性、跨时空性等这些众所周知的特点之外,近年来,又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其一,在数字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助推下,新媒体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它的融合性。这种融合性不但消解着传统媒体(广播、报纸、电视、互联网)与新媒体之间的边界,而且,这种融合性还表现在消除着产业之间、社群之间甚至是国家之间的边界。其二,独立性。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话语权的控制,突破了传播媒体议程设置理论的防线。其三,民主性。任何人都可以移动数字终端设备自由地接入互联网,以自媒体形式传递信息。其四,传播形态的变迁。新媒体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媒体点对面的单向传播形态,可以说新媒体实现了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传播的飞跃。
二、新媒体的发展态势
1.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基本确立主流地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新媒体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早期的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论坛社区、BBS留言板、博客等形式,发展到今天的社交网站、手机彩信、微博、手机报、微信、手机电视等;其涉及的领域已涉足政治、经济、商业、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远远超越了传播领域的范畴。据三大运营商披露的最新数字,中国手机用户数已经达到10亿规模。新媒体发展仍然呈现良好的快速增长趋势,并不断推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
2.社会化功能日益增强
新媒体的发展不但改变着传播方式、传播理念,而且新媒体的功能日益全面,其社会化功能不断增强。新媒体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对社会影响日益增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参政议政、舆论监督已经成为广大民众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形式。新媒体环境的自由性、低门槛和草根性等特质极大地鼓舞了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年来,由网络引发的网络问政、网络问责、网络反腐事件频发,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数字出版、数字阅读的形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但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的传承模式。一台小小的电子书阅读器就能承载成千上万本纸质图书的内容,同时具备个性分类、数据动态更新等功能。据一项最新统计数据表明,由于数字出版的兴起,国人的阅读量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一方面,由新媒体的发展所形成的浅阅读模式极大地丰富了阅读者的知识面,扩大了其知识储备。另一方面,移动互联功能和内容检索功能使得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检索自己需要的知识。
3.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意识形态
如果说新媒体给传播业带来的变化是显性的,那么新媒体带来的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意识形态的变化则是隐形的。人们开始习惯与网络另一端的虚拟朋友交流与沟通,甚至是倾诉内心不为人知的隐私;广大网络民众已经习惯了足不出户地在网上商城“逛街购物”,并通过网银、支付宝等形式进行在线支付。新媒体时代使得虚拟货币与现实商品建立了实际的联系。
现在无论你是坐在公车上、地铁里,还是走在马路上、或是排队买票等车的时候,随处可见手里拿着手机、平板电脑、MP4、PSP等各种数字终端设备的人,或通讯,或翻阅,或查询,或传送文字、语音等信息,或游戏等。新媒体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沟通手段,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成为引领时代的一种潮流,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新媒体发展带来的社会影响
1.新媒体带来了传媒形态的变革
新媒体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线性的传播模式,形成了点对点、点对面、面对点、面对面等多种形式共存的传播形态,新媒体的交互性使信息传播具有双向传播的特性。受众由传统地接收信息变为主动地获取所需信息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主动地发布有用信息,网络民众可以和新闻工作者共享新闻事件第一手资料和背景资料,任何一个网民与大众传媒一样拥有随时发布新闻的能力,而且对很多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比大众传媒更快、更及时。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新媒体彻底改变了原有大众传播中媒体“把关人”及“议程设置”的束缚。每一个移动终端都可以是信息的发源地,消除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人为设定 “目的性”的因素。新媒体充分借助碎片化、偶发性的非线性排列组织形式,建构起基于内容信息而触发式的“立体网状、链式信息传播态势”。[1]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主动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大众传播向“小众化”变迁;受众和传者的关系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正在由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转变。
2.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推动着现代公共关系的变迁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组织与现代公共关系的变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近年来,在Web2.0和3G无线网络的共同激发下,形成了博客、微博、社交网络、即时通讯软件等一系列人际交流软件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现代公共关系的变换。人们开始渐渐地习惯在排队买票、等车、坐车的时候拿着或手机或平台电脑等移动通讯工具与网络另一端的“朋友”交流。以至于有人调侃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新媒体所带来的现代公共关系的变迁实质是一种以个体为核心线索,每一个个体都将拥有更多的应用和交互平台,可以自行发布议题内容并进行复杂的交互沟通行为。这种由新媒体的发展引发的现代公共关系的变迁被一些人认为造成了人际关系的冷漠。但其实质是为一种平等的双向的公共关系,取代单向、控制的公共关系传播提供了可能。
同时,新媒体的兴起也改变着人们的社会交往模式。人们可以通过社交类网络的立体空间网状结构整合不同层面的人际资源。如,人们可以通过各类社交网站结识朋友的朋友,并将这种结识呈幂指数方式进行,形成自己虚拟的人际交往范畴,并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虚拟转换为现实。这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中的线性模式。
3.新媒体消解着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
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分解了受众群体,使得原来靠报纸、广播、电视获取信息的“被动”受众分化成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主动”受众。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却加快了行业之间的融通,不断消解着传统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边界。新媒体领域的媒介传播呈出了全媒体态势,在集文本、图像、视音频技术大成于一身之外,其交互性、实时性、个性化、灵活性、跨时空性等特征也极大地刺激了传统媒体的神经。传统媒体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在加快着融入新媒体领域的步伐。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鼓励观众积极参与短信、微博、网络等形式的互动;出版行业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移动阅读等新媒体形式;通讯行业不断加大移动客户端的视音频投放力度,移动交互功能、移动阅读等功能不断地被应用于移动通讯的增值业务。同时,各行业之间也在加强着深度合作。
4.推动网络舆论监督及民主政治的发展
有线网络媒介的兴起已经为舆论监督及民主政治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其在网络舆论监督、网络反腐、人文关怀及草根民众参与政治活动等方面都展现出了独有的优势。新媒体的发展更进一步提升了这种舆论监督功能以及网民大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体现出更高的自发性和质疑性。如果说有线网络兴起初期舆论监督是“事件性问责”,那么在新媒体环境飞速发展的今天舆论监督形式则呈现的是“非事件性问责”。例如2007年陕西华南虎照事件就是典型的“事件性问责”的代表案例,由网民对华南虎照产生质疑出发,对照片时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质疑,直至最后真相大白、水落石出;而2009年的“天价烟房产局局长”周久耕事件则是典型的“非事件性问责”事件,网民自发地针对周久耕所抽名烟,所佩戴的名表入手,一层一层剥茧去皮,最终成功将一名贪官拉下了马。这种由事件性问责到非事件性问责的过渡,新媒体环境功不可没。新媒体环境的私密性更强、草根舆论的聚合性更强等特点不断激励着广大网民参政议政、发表个人看法和观点的热情。
5.加速移动终端软硬件设备的快速更新
数据显示,个人电脑及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处理器、内存、GPU、屏幕、摄像头等主要部件的性能平均每年就会翻一倍。但目前面临的情况是,无论是传统的PC(个人电脑)机还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其软件发展速度都较为缓慢,造成硬件发展速度超过人们的感知能力。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激发了各软件开发商不断升级其软件性能,这也激发了硬件发展的速度。去年双核的智能机今年早早地就被四核的处理器所取代,内存的带宽也由32 字节到64字节再到128字节不断攀升,摄像头的像素数在短短1年时间内由500万像素攀升到800万像素,再到现在的主流1200万像素也不是问题。中央处理器由双核一跃升级成四核,甚至8核与16核的杀手级处理器也已被业内人士看好。
四、新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新媒体也是如此。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带来的社会隐患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第一,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行业的竞争等原因,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盲目性,缺乏统一的规划,缺乏资源整合和合作意识。例如,在数字出版行业就出现了各传统出版社、科技公司及通讯运营商同时开发自己的数字格式、数字阅读资源,甚至开发自己的终端阅读设备。现在市场上的数字内容播放格式众多,其中单单PC 电子书就有 PDF、 EXE、 TXT、 HTML、 ABM、EPUB等多种格式,同时出现了数字出版物内容同质化程度过高,质量参差不齐等多种问题。第二,新媒体的发展放大了社会的安全隐患问题。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具有一定的把关意识,而新媒体的发展带来的网络舆论的自由性和无序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其中不乏错误的、偏激的,有的甚至是恶意的言论掺杂其中,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安全因素。第三,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游戏泛滥,网络暴力等问题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危害。青少年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质量低下的网络游戏、网络暴力现象严重影响了青少年正确思维方式的养成和正确判断力的形成。第四,缺乏有效的监管力度和法律法规保障制度。由于新媒体的发展速度较快、变化形态也很不稳定,致使相关法律法规相对落后,导致出现了一些利用新媒体手段的违法犯罪行为,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都给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和发展的阻碍。第五,相对快速发展的软硬件设备,移动通讯技术发展的相对缓慢成为新媒体进一步发展的短板。移动信号的稳定问题、网络带宽问题、资费过高等问题已经成了制约国内新媒体技术发展的首要问题。
注释:
[1]杨状振.偏执的神话与迷离的景观[A].新媒体人文精神批评论纲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评论》2009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