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3-01-31王明春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精神病家属护理人员

王明春

如何做好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王明春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以科学的态度、真诚的感情、良好的行为举止、温文尔雅的语言,使患者逐渐改变消极的心理状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的医护行为。心理护理具有引导精神病患者正确对待疾病、解除思想顾虑并积极配合治疗的作用,能有效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本文探讨了如何做好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措施

近年来,在精神疾病护理中,心理护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医学界人士所推崇。所谓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以科学的态度、真诚的感情、良好的行为举止、温文尔雅的语言,使患者逐渐改变消极的心理状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的医护行为。社会的偏见和人们的歧视,使精神病患者的思想压力大,由此导致精神病患者自杀的事件层出不穷,不但不利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而且给精神病患者的家人带来很大伤害。因此,做好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1]。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来探讨如何做好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1 掌握精神病患者的基本情况

掌握精神病患者的基本情况,是做好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的基础。护理人员要了解并掌握精神病患者的姓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等,在与精神病患者接触时,态度要和蔼可亲,富有亲和力,才能缩短护理人员与精神病患者之问的差距,让精神病患者信任自己。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可根据精神病患者的职业、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选择精神病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与精神病患者多沟通和交流,了解精神病患者目前的心理状况和治疗状况,使精神病患者在心理上对护理人员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给精神病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更好地配合护理与治疗。

2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是做好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的前提。护患关系和谐了,护理人员就能获得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使精神病患者自愿地、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特别是对于新入院的精神病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护士在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精神病患者的表现,不断变换交流方式,以便提高沟通技巧[2],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在与精神病患者接触时,态度要和蔼,避免与精神病患者发生正面冲突,稳定精神病患者的情绪,从心理上引导精神病患者接受治疗。

3 尊重精神病患者

尊重,是与他人沟通和交往的重要因素。恢复期的精神病患者,他们突出的心理要求,是被尊重,受到重视。对此,护理人员应站在精神病患者的立场上,来感受患者的体验,才能真正的尊重精神病患者的人格。医护人员在与精神病患者交谈时,态度上要和蔼,语言上要诚恳,要同情精神病患者,善于体会精神病患者的心境,帮助精神病患者调整心态,树立正确面对疾病的态度。同时,可以用实际病例,来鼓励精神病患者,让他们明白,精神疾病经过治疗以及自身心理调节后,就是正常人了,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从而让精神病患者克服自卑心理,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精神病患者对生活的信心,为康复后走向社会和融入社会,做好心理准备[3]。

4 耐心地对待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患者由于心理压力较大,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激动、暴躁的现象。对此,护理人员应保持冷静,宽慰谅解他们,避免与之争论。要耐心地对待精神病患者,对精神病患者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不能办到的事,应予耐心解释,不要欺骗精神病患者,以免他们对护理人员产生不信任和敌对情绪[4]。对于有抑郁情绪的患者,护理人言要亲切、和蔼,尊重他们,鼓励他们多参加娱乐活动,如听音乐、下棋、打牌等,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减少自卑情绪,树立生活的信心。同时,要鼓励患者的家属与单位多与患者联系,让患者感到家人和单位的人都在关心自己,感到自己仍然是对社会和家庭有用的人,这样有利于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5],使患者的精神疾病得到更好的治疗。

5 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

不仅医院的护理人员要做好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是家庭的一员,患者的家属同样也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才能让患者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和彻底治疗[6]。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做好对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让他们认识到精神病和其他身体疾病一样,认识到温馨的家庭环境对疾病的康复和预后发挥着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纠正一些患者家属的歧视和其他错误观念,让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精神病患者持正确的态度,不歧视患者,对患者给予理解和同情,富有同情心和责任心。

总之,良好的心理护理,既是一门精湛的艺术,又是一门特殊的技能,它在精神康复医学中的巨大作用,是药物所不及的。做好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稳定患者病情、防止复发,使患者完全回归家庭和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精神科护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在熟练掌握护理技能的同时,掌握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与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 袁耿清.医用心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184:203-204.

[2] 濮光惠.43例康复期精神病病人心理护理体会[J].云南精神医学,1998,9(1):47.

[3] 韩志东,吕俊荣.患者沟通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0):781

[4] 苏会英,杨菊美.精神病康复出院前心理调查及护理指导[J].中原精神医学,1999,5(4):242.

[5] 黎艳新.对住院精神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4,3(4):33.

[6] 陈群英,王菊吾.运用人文关怀的理念与患者沟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7):845.

R986

B

1673-5846(2013)02-0526-02

开封市第五人民医院,河南开封 475003

猜你喜欢

精神病家属护理人员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精神病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都有精神病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