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2013-01-31刘瑞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内风筋脉壮阳

刘瑞丽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中医院,濮阳4573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刘瑞丽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中医院,濮阳457300)

帕金森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由James Parkinson(1817年)首先描述,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为:震颤(常为首发症状)、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等。6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2%,目前我国的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已超过200万[1]。虽然对于本病的研究已有近190年的历史,但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仍未彻底明了。治疗以药物治疗最为有效。

1 中西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1.1西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1]本病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是因进展性老化、遗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选择性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缺失,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显著性减少(超过80%),造成乙酰胆碱系统功能相对亢进,进而引起锥体外系一系列症状。PD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治愈方法,以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制剂为代表的药物替代疗法在PD的治疗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现有的治疗方法不能减慢疾病的进程,而且随着长期用药和疾病的发展,效果进行性下降,且不良反应日趋严重。例如长期(5~12年)服用左旋多巴易出现症状波动、运动障碍及精神障碍等。而中药、针刺、中药熨疗治疗帕金森病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改善帕金森病症状和减轻其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

1.2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PD属祖国医学“颤证”范畴,也称“震掉”、“振栗”、“颤振”。中医对颤证的认识最早可见于《黄帝内经》,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元代张子和、明代楼英提出了“颤振”之名,并解释“掉,即颤振之谓也”。后汉·华佗《中藏经·论筋痹第三十七》中明确描述了类似于PD的慌张步态“行步奔急”,“不能舒缓”。本病病机在于年老肝肾阴虚,髓海失充,脏腑之气渐衰,筋脉失荣,虚风内动,致肢体失控。证属本虚标实,以虚为主,虚在肝肾脾三脏,实为风、火、痰、瘀等。《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行则振掉,骨将惫矣”。明·张三锡和清·高鼓峰在前人的基础上指出:气血两虚是引起此病的主要原因,因气血盈少亏多,遂失滋养,筋脉失荣而虚风内动,发为颤振。但是,无论是痰热动风、血癖动风,还是气血两虚、肝肾不足、阴阳两虚,其共有机制均与内风关系密切。而且内风痰火癖影响的共同通路是经脉,最终的病理结局是筋脉失养。

1.3现代学者对帕金森病的中医认识中医认为本病病因繁多,病机复杂。现代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周仲瑛认为本病发生主要为肝肾阴虚和内风痰瘀。而肝肾亏虚有两种,一为生理性虚损,中年之后肝肾自亏,更兼劳顿、色欲之消耗,致阴精虚少、形体衰败;二是病理性肝肾虚损,高龄或久病及肾,致使肝肾亏虚、内风痰瘀,此乃肝肾阴亏,痰瘀内生,阻滞脑络使然[2]。王永炎认为,本病多由年老体弱,肾精渐亏,或因外伤、外感毒邪等因素,直接伤及肝、肾、脑髓所致,病机属于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标实为内风、瘀血、痰热。病位在肝,病久涉及脾肾。并且瘀血阻络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3]。朱红梅[4]认为,肝肾不足,脑髓、筋脉失养是本病发病的基本病机,痰瘀阻络是病情发展变化的重要病理环节。胡建华[5]认为本病主要病理基础为肝肾亏虚,而内风暗动、痰瘀交阻为重要病理因素,为虚实夹杂之疾。王克勤[6]认为肝肾阴虚可致虚火内生,兼加痰湿内蕴、五志化火等热邪因素,进而使病情加重。潘澄镰[7]则认为帕金森病存在心营虚损、内风煽动的病理表现。王坤山等[8]认为脾阳虚弱、气血生化乏源致痰浊内生,导致震颤发生。马云枝[9]认为该病以脾肾亏虚为本,痰浊癖血奎阻脑络为标,久则四肢筋脉失养,脑髓失充,痰癖化热生风,上扰神明,四肢筋脉失其所主则肢体震颤不已。

总而言之,本病多属于本虚标实,其中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是其本,风、火、痰、瘀为其标。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

吴林[10]等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以广西名老中医吴子辉先生的止颤平帕汤(药用:天麻10g,钩藤20g,僵蚕15g,全蝎10g,黄芪20g,丹参15g,龟胶20g)为基础组方加减治疗。在一个疗程结束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连新福[11]等采用加味桂枝汤加葛根汤以柔筋解痉、通腑止痛的方法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采用UPDRS评分,结果与单纯运用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病人比较,患者治疗后日常活动积分、运动功能积分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马云枝[12]采用中药熄风定颤丸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30例,结果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西药用药剂量,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洪星[13]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其中痰热风动型治以导痰汤加减;血瘀动风型治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气血两虚型治以八珍汤加减;肝肾不足型治以一贯煎加减;阴阳两虚型治以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效果是明确的,比常规西医治疗的优越性大且与治疗的时程相关。

3 中医药的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天麻中含有多种成分,如天麻素、香荚兰醛、香荚兰醇等,研究证实天麻素对帕金森模型大鼠DA能神经元功能可能具有保护作用,其通过保护和激发残留A的DA神经元的功能,促进DA生成,并抑制DA的代谢率,从而使DA含量升高[14]。

综上所述,中医学对于PD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决定了中药不良反应较小,长期服用,耐药性好。因此,在服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会取得更好疗效,但其劣势在于其优势作用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且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建立PD的规范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充分发挥了传统中医在治疗PD方面的优势,通过进一步延长PD患者的寿命,降低PD的致残率,使其身心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实现患者的早日社会回归创造价值,在临床推广将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

[1]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245-246.

[2]樊銮.周仲瑛治疗震颤麻痹的经验[J].中医杂志,1996,37(11):663-664.

[3]邹亿怀.王永炎教授治疗颤振病(帕金森病)经验探讨[J].北京医药大学学报,1996,19(4):15-16.

[4]朱红梅.震颤麻痹的病理探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9(4):556-559.

[5]周英豪.胡建华治疗震颤麻痹经验拾萃[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4(2):20-22.

[6]王克勤.震颤麻痹的中医治疗[J].中医药研究,1991,7(2):35.

[7]潘澄镰.震颤麻痹病的证治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1990,34(11);483.

[8]王坤山,王慧艳.试谈震颤麻痹辨治体会[J].甘肃中医,1993.6(2):18.

[9]沈晓明.马云枝治疗帕金森病经验[J].中医杂志.2005,46(1):10-11.

[10]吴林,徐兴华,陈炜,等.规范化中西医结合帕金森病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2):313-314.

[11]新连福.中西医结合治疗震颤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8,40(7):37-38.

[12]马云枝,菅艳萍.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30例[J].河南中医,2008,28(7):73-74.

[13]洪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帕金森病38例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3):168-170.

[14]郝晋东,王梅康,夏红杰,等.天麻素对PD模型大鼠纹状体DA、DOPAC、HVA含量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09,28(6):463-465.

淫羊藿——壮阳之王

【歌诀】

壮阳之王淫羊藿,

补肾壮阳精气茁。

祛风散寒强筋骨,

痹除孪止房事和。

【释义】 淫羊藿味辛、甘,性温,主入肝、肾之经,功最善于壮阳,促进精液分泌。临床用于治疗肾虚阳痿,腰膝无力之首选药物,长于治男子绝阳不兴,妇人绝阴不产。淫羊藿性温而燥,能祛风除湿,治疗风湿痹痛,筋骨痿软无力。淫羊藿还走入肾经,助阳道,阳道兴则房事和。

【药解】 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和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S.et Z.)Maxim.或柔毛淫羊藿E. Pubescens Maxim.等的全草。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主治:①用于治疗肾阳虚衰,阳痿尿频,腰膝无力等证。②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肢体麻木。

用法用量:煎服,9~15g。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

2.《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冷风劳气,补腰膝,强心力,丈夫绝阳不起,女子绝阴无子,筋骨挛急,四肢不任,老人昏瞀,中年健忘。”

3.《分类草药性》:“治咳嗽,去风,补肾而壮元阳。”

【常用药类】 巴戟天气雄味烈,润而不燥,补而不滞,长于补肾阳,通冲任之脉,偏入肾经血分,功最善于温暖下元;仙茅辛热燥烈,用于补命门之火,助肾阳;淫羊藿辛温,偏于走肾经气分,壮阳之力强,长于内壮肾阳而外强筋,还能祛风除湿治风湿痹痛,骨痿瘫痪。

【临证应用】 淫羊藿又名仙灵脾,辛温燥烈,长于补肾壮阳。治腰膝冷痛,常单味泡酒即有效,如淫羊藿酒;治疗肾虚阳痿遗精等,与肉苁蓉、巴戟天、杜仲等同用,如填精补髓丹。本品入肝、肾之经,能祛风胜湿,治疗风湿痹痛,筋骨不利,常与威灵仙、苍耳子、川芎、肉桂等同用,如仙灵脾散。

——摘编自人民军医出版社《临证药王歌诀》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8.106

1672-2779(2013)-08-0164-02

韩世辉

2013-03-27)

猜你喜欢

内风筋脉壮阳
《临证指南医案》辨治眩晕方法探析
“内风”论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理论探讨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知足常乐
能快速壮阳的食物只是传说
从内风论高血压脑出血的防治思路
基于“内风”理论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临床研究
能快速壮阳的食物只是传说
一统天下(龙首)
壮阳类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11种化学药品的定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