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商业十大热点看对物流业的期盼
2013-01-31丁俊发
文/丁俊发
2013年1月10日,“2013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在北京向国内各大媒体发布,香港利丰集团同时向香港及海外媒体、商界人士发布英文版。
十大热点如下:
热点一:中央政府赋予流通业重要战略定位,一系列产业导向及政策措施密集出台;
热点二:国内市场总体保持旺销态势,消费扩大的基础条件继续改善;
热点三:网络购物延续“火爆”走势,经营“习惯”需要反思和规范;
热点四:涉及流通业的两项税收改革政策出台,将助推行业发展和民生改善;
热点五:大型零售企业加快自营模式探索,发展商业自有品牌将成为切入点之一;
热点六:中小型商贸流通主体发展环境有所改善,政府多样化的扶持措施渐成体系;
热点七:内外资零售商在华竞争呈现新格局,重视单店绩效的时代到来;
热点八:农产品流通“提效降本”多有突破,“短链”流通模式成效初显;
热点九:批发市场进入转型期,整合升级呈现一系列特点;
热点十:商业地产总量过剩与结构失衡并存,物业房租持续猛涨成为商业企业沉重负担。
这十大热点对物流业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既是迫切希望,更是严肃的要求。这十大热点对物流业来讲,要特别关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从2012年开始,消费将成为“三驾马车”中最为强劲的驱动力。2012年最终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占第一位,这是2001年以来首次出现。我认为,消费拉动成为第一拉动力,将成为常态。这种变化要求物流业作出必要的调整,对电商物流、城市配送、城乡物流一体化等作出更多的关注,在消费物流上做大文章。
第二,2012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发布了《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其中一个最根本的思想是,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而降低流通费用的关键是物流费用,物流费用高是一个瓶颈约束,是必须闯过的一关。2012年中国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又回到了18%,2011年工业与流通业的物流费用率分别为9.3%与7.6%,这两个数字都高出发达国家一倍。为此,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降低流通费用的政策,物流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
第三,电子商务,特别是网络购物,继续井喷。2012年电子商务达到7万亿元,其中网络购物达到1.2万亿元,分别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3.8%和5.8%,成为快递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同比增长50%以上。但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后,我们应当承认,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都不畅通,而物流不畅通最为突出。我赞赏马云的勇气,但我并不认为靠阿里巴巴一家就能解决问题,中国缺失的是一个良好的商业生态系统。
第四,国家为了稳定物价,对引发通胀主要根源的农产品,加大了投入与引导力度,对食品安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把农产品物流,特别是冷链物流推向了风口浪尖,而这些正是物流业的短板,是软肋。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分析,2011年中国农副产品食品加工工业物流费用率为11.8%,比日本的9.4%高出2.4个百分点。
第五,全国批发市场进入转型期,或者叫产业升级期,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第四代转变。转型期的一个关键点是现代物流业的进入与融合。目前,全国超亿元的批发市场超过5000个,成交额超过8万亿元,占社会零售总额的40%。但这些批发市场的运作模式,物流成本太高,损耗率太大。这几年,我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所看到的批发市场发展,提升的空间的确很大,我希望研究部门很好地去发现,去总结。
第六,流通业是一个竞争性行业,除了中资与外资的竞争外,在国内流通业中,不同业态之间、同类业态之间,为了取得市场的占有率,降低运营成本,特别是物流成本,成为首选,有的开始实施供应链管理,所以物流业与流通业的深度融合正当其时。物流企业要根据流通业的变化,增强自己的服务能力。
2013年商业十大热点,对物流业提出了很大的期盼,我们要为此加油,再上新台阶。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