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开发与建设探析

2013-01-31邱海玲

枣庄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馆藏文献图书馆

邱海玲

(枣庄学院 图书馆,山东 枣庄 277160)

序言

正史及官方资料是各高校图书机构主要的收藏对象,但地方文献是记录当地民族及地方知识的第一手资料,是了解与研究当地政治经济、人文地理、风土人情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地方特色文献资料是形成当地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关键,也是开发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的关键。开发地方文献,实质上是挖掘地方文献中所包含的知识,并将其加工整理,及时、准确、完整地传递给广大使用者,以利于学科研究及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这个开发过程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各高校图书馆在制定馆藏政策时,应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未来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等现实情况,切实考虑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开发,注重地方特色发展,广采博收。力争系统、全面的收集到所需文献资料,使高校的学术研究、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能互相紧密联系。下文将从文献的收集、利用及科学管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高校特色学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地方文献收集

1.1 地方文献收集现状

当前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多非常重视,并且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馆藏图书目的不明确、出现了为收集而收集的状况,“重收藏轻利用”文献开发及利用率低、收藏针对性不强、专业特色不鲜明、馆藏文献缺乏科学的管理、相关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地方文献的发展。各高校图书馆一般自建馆以来地方文献都有长期的积累,并进行了部分开发利用,但大都停留在编制馆藏地方文献书目索引、题录等基础层次,缺乏深层次开发研究,而地方文献的网络化建设则多处于起步阶段,并缺乏长期规划与具体措施,地方文献服务工作尚处于被动提供服务阶段,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地方文献在高校中的利用率不高,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1)各高校专业及办学特色不尽相同,读者对文献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一些高校图书馆收集资料盲目追求大而全,对特色的小而精的地方文献有所忽略,并造成了一部分与学科无关的文献闲置浪费;(2)地方文献通常作为特藏保管,一般不对普通读者开放,加之一些地方内部资料需要保密,因此只能在特定的小范围读者中使用;(3)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文献,由于其语言(如藏语、蒙语等)的特殊性,也会影响到文献的在广大读者中的使用。

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的收集标准、范围及规范上并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而且收集渠道不明确,尤其是在地方文献的开发整理利用上没有统一的分类和著录标准;在数据库建设方面缺乏统一规范,无法顺利实现各高校网络间的互通互用,大大影响了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给广大使用者造成了诸多不便。

1.2 地方文献的收集方法探讨

高校图书馆除了正常的采购方式,即利用现有正规出版渠道发布的各种书目订购地方文献,或全国性书展及专业书展采购外,还应根据地方文献的特殊性确定有效的采集计划和采集途径。下面针对地方文献的收集的特殊性总结出以下方法。

集中采购即采集人员根据采购计划,集中时间到地市、县乡等基层采购文献,主要是搜集非正式出版的资料、各种文献资料汇编,采集的主要部门是地市县级的文物古籍办、史志办、党史办、民委及科研机构等相关单位,结合馆藏和采集计划,突出重点,注意文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如文史资料、地方志、地方年鉴、统计资料等,不能漏购。

各地方文献具有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载体多样的特点,收集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仅靠学校宣传和社会捐赠还远远不够,要主动上门拜访,掌握地方文献收集的主动性。与此同时,各地区大都活跃着一大批扎根民间、潜心钻研地方文化的民间专业人士,他们因工作需要或因个人爱好,长期致力于挖掘、搜集、整理、修订本地方文献,手中掌握着一些地方文献精品,有的还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藏书室。各高校图书馆应利用各种社会关系,积极主动地与他们联系、联谊,宣传征集地方文献的目的与用途,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并对于他们为收集文献而付出的资金和心血应予以估价,支付一定的成本,对于无偿征集的孤本、善本等珍贵文献,应及时给捐赠者颁发收藏证书给予精神奖励,以便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1.3 地方文献收集原则及规范

由于地方文献内容十分丰富,一般囊括了文化、经济、民俗、宗教、历史、人物、政治等诸多方面,具有内容广、形式多的特性,对于正式出版的文献印刷品以及内部交流本、音像光盘、古籍、手稿本等,应尽量搜集齐全,以确保文献资料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地方文献是特定地域内的文献,这个特性就决定了首先要合理确定地域范围,既要收集本地区的文献,也要搜集与本地区相关的周边地区文献。收集过程中要本着系统性、针对性、时效性原则进行工作。地方文献较为庞杂,高校图书馆在收集文献前,必须根据本馆实际发展及学校专业发展需要制定采集计划,要体现专业的针对性,明确收集的目标与任务。

一是确定地方文献的收藏类型及范围。宏观上讲,将高校所处地区及临近地区纳入地方文献采集的地域范围;微观上说,要注重收集本土各民族各语种民间文本、地方方志、乡土志文献等针对本校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资料,以形成自己的馆藏优势。

二是要确定文献学科范围。地方文献内容涉及面广,收集时要考虑本馆实际,结合学校学科建设特色确立收藏的学科范围。考虑服务学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注重收藏的系统性和层级。地方民间文化的研究是学术研究永恒的主题,所以相关资料应坚持常年广泛搜求;地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献搜藏力求系统全面,少有疏漏,以为时政学者、学术团队、地方决策机构提供全面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三是要确定采集地域范围,根据图书馆所处地域,立足本地本土采集文献,辐射周边地区。另外,对一些时效性较强的地方文献、孤本、珍善本及影印本都应及时收集入藏,发现缺漏,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从而完整、系统为使用者提供方便。

由于地方文献固有的特点,高校图书馆又受到人力、财力等因素制约,全方位采集文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建立相应的地方文献采集协作网,即在一定区域内明确各成员馆分工,确定各自的地方文献采集区域和重点,然后对所采集到的地方文献互通有无,横向与相邻的高校图书馆建立协作网,纵向与县市公共图书馆建立协作。要形成多流向多类型的地方文献的传递方式,要尽量采取“双向传递”,即信息提供者与利用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建立双向传递,才能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适时、有效和畅通。一是要与地方文献研究专家建立联系,及时为他们提供最新资料,也希望他们经常反馈信息给图书馆,包括学术活动、研究进展、民间收藏等。二是要加强馆际联系,互通有无,这是扩大地方文献资源收集的最经济的方式。三是与全国各地的同类文献院校图书馆之间加强联系,采取征集、交换、照相和复制等手段,对已有的珍贵民族文化文献,则增大复本量以便交换,达到区域或跨区域民族文献互通有无,资源共享。[1](P51~52)

二、地方文献的网络化开发

数字化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通过数字化技术获取、存储、保护和提供信息与提供信息查询途径而被广泛认可的虚拟描述,而不论这些信息当初的出版形式如何。[2](P4)目前通过对地方文献作适当的整理并加以研究,变“死”为“活”让更多的人能够便捷查询到所需信息,不仅面向全校师生,更要面向社会服务,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为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提供更便捷的学术服务。

地方文献馆藏信息网络化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便捷文献信息服务的前提。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可以加速信息网络的建设,实现国内各单位之间及国内与国外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3](P144)要实现馆藏信息的网络化,先要实现馆藏信息的数字化,应对地方文献馆藏信息进行数字加工,建立完整而规范的文献目录数据库,为系统管理地方文献创造条件。建立地方文献目录数据库时,要规范著录格式,采用统一的分类主题标引。文献信息数字化的关键是数字转化技术,尤其是对不同载体形式存贮的文献信息数字化,文献信息数字化可分别采用两种数字转化方式,一是对地方文献的主要载体形式——纸质文献,还原成电子文字,然后再进行编辑、标引、排版等深加工,从而将大量的地方文献数字化,便于再次加工与深入处理。二是地方文献版本原态,应通过扫描、翻拍等方式,用图像作为存贮方式,并原版显示,在录入检索标引字段,从而达到高质高效地完成各种载体的文献信息数字化,真实地反映出地方文献的特色,让后人更全面的了解文献的真实性。

我国本土文献数字化起步较晚,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跟进最新进展,争取在一个高起点上推进数字化工作,各个高校之间应利用现有各种文献资料保障平台,加强项目协作,避免重复研究、重复建设造成无谓的浪费。总之,以网络资源形式存在的数字文献资源综合性强,并具备开放、广泛、及时等优点,是纸张文献所无法比拟的。[4](P133)另外在建设过程中要改变重硬件、轻软件,树立资源分享的观念,以开放的心态提供自有资源与大馆进行技术合作,共同开发软件与数据库。[5](P67)

三、地方文献科学管理

3.1 人才培养

在高校建设发展中,专业教学是永恒的主题。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建设,只有和本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互利双赢。通过团队合作,“传帮带”让馆员获得提升外,馆员的自主学习、培训以及在工作中“边干边学”在工作中成长,也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对一些能力较强的馆员,应定向重点专门培养,以利于做出更多的贡献。

3.2 科学馆藏

一是成立地方文献信息中心。一些高校图书馆对馆藏特色重视不够,将收集到的地方文献都分散在部室,缺乏全面系统的管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结合建立特色馆藏这一目标任务,成立专门的地方文献信息中心,集中所有馆藏地方文献加以统一管理规划。二是要建立健全文献管理制度。做到详细登录、合理排架、科学分类、定期检查整理等。三是确定专人管理。搜集整理地方文献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要使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达到学科化服务水准,使其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关键在于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具有广博的文化素养,良好的计算机基础,熟悉当地情况并对当地及地方文献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的专业人员,这样才利于地方文献长期有序发展。

3.3 文献保护

地方文献的完整保护是开发和利用的基础。由于其载体形式的多样性,也就注定了保护地方文献方法与技术的多样性。作为专门从事地方文献工作的图书馆人员,提高文献保护意识至关重要,要充分认识到文献保护在社会发展和文化继承中的意义和作用,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一切对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都必须把文献保护放在第一位。这些从民间搜集来的珍贵资料由于得不到妥善保护而被损毁,那将与文献搜集整理工作的初衷背道而驰。高校图书馆一方面应努力创造条件更新文献收藏的环境设施,不断改善存放条件,针对载体的不同特点,分门别类地存放和排列;另一方面,要不断改进保护技术,对于那些处于濒危状态的资源,包括手稿、印刷品和音像资料等,应及时通过扫描复制、缩微拍摄等技术加以保护,以便使这些文献能被长期利用,另外日常保护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防潮、防火、防盗、防蛀等方面,确保地方文献完好无损,使文化瑰宝完好地流传后世。

[1]巴淑荣.建立省级公共图书馆采购协作网络的构想[J].图书馆学刊,1991,(6).

[2]董慧.本体与数字图书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王世伟.图书馆古籍整理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4]刁云梅.图书馆业务建设与学术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5]朱强.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之探索[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馆藏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