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打造“升级版”的内在要求和动力基础

2013-01-31杨祖增

浙江经济 2013年10期
关键词:升级版浙江升级

文/杨祖增

必须增强应有紧迫感,率先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推动浙江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创造更高质量的就业、更高水平的收入、更加优美的环境

3月以来,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和阐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已成为新一届政府施政的重要方略,而关于促进经济升级的一系列政策已然开始布局。“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核心是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升级版”蕴含着转型、升级的内涵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特征。随着进入人均GDP超1万美元的发展新阶段,浙江发展面临的挑战已不在于速度的高低,在于在既定的、适合的速度下,如何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向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引导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突破新发展阶段面临日益强烈的增长约束,以升级版的经济发展适应面临新机遇的经济成长要求。4月22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强调,要围绕积极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深入实施“八八战略”,花大气力发挥现实优势、转化潜在优势、培育新的优势,进一步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和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多点给力、多元支撑、多极发展”的新格局。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虽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但面对“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区域竞争态势,必须增强应有的紧迫感、危机感,不失时机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率先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调整中构筑发展新优势,推动浙江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创造更高质量的就业、更高水平的收入、更加优美的环境。

产业优化升级:打造“升级版”的主要任务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绝不是一个新话题。在增长阶段和比较优势转换的大背景下,没有产业结构的成功调整和产业整体素质的实质性改善,浙江经济无法实现升级,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的重点是打造升级版的浙江产业新体系。当前浙江传统产业优势减弱与新兴产业成长相对缓慢并存,产业发展正面临“前堵后追”的局面,即前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围堵、后有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追赶竞争,从长远看还面临“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而涌动的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浪潮的重大考验。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已到了必须背水一战的境况,现实已形成了倒逼态势。如果说过去30多年主要是通过资源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非农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而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那么今后将主要通过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转型升级、扶优汰劣而实现经济平稳增长。推动浙江产业优化升级,要以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为主战场,把“存量调整提升”和“增量优化”统一起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低端装备,扎实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彻底改变产业发展对传统工业规模扩张的过度依赖,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现代服务业发达的现代产业体系。需要指出的是,现代产业是开放的产业,要谋求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地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在主动引导企业将低端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出去的同时,必须从全球视野妥善处理好“走、留、引”关系,即坚持把生产营销网络延伸到全球,坚持把高端制造和研发设计留在本土,坚持把先进技术、高端要素、一流企业和新兴产业引入浙江,努力使浙江的企业、浙江的产业成为全球产业链上重要的环节,推动整体产业体系向更高的水平跃升。

新型城市化:打造“升级版”的核心载体

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和最深刻的结构调整。新一届中央政府已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其最重要的工作着力点,以城镇化来促进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人与自然结构的优化调整。对浙江而言,打造“升级版”的核心载体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质量为重的新型城市化,让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公正、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在都市和城镇这一平台上得到完美解决。浙江目前的状态类似日本1973年、韩国1998年以后发展时期,开始步入中速增长阶段,但日本、韩国当年的城市化率已达75%左右,虽然浙江多年来的城市化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城市化率目前也只有63.2%(2012年),且城镇人口中有超过20%是外来流动人口(目前浙江是仅次于广东的全国第二个外来人口超千万人的省份)。城市化是与工业化相伴生的,与工业化共同构成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浙江却存在着“工业化相对超前、城市化相对滞后”的失衡,存在着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不强、小城镇集约度不高等突出问题,“浙江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等问题都可以从城市化滞后中找到根源。如果城市化能得到较好推进,就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和升级的动力。要抓住国家积极推进城镇化的历史机遇,把中心城市和都市区建设放到更加突出位置,立足中心城市先发优势,促进高端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同时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县城建设成为中等城市乃至大城市,推动一批中心镇发展为小城市,推动人口向“一城数镇”集聚,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带动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成功转型。

科技创新:打造“升级版”的不竭动力

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是从低劳动成本、低附加值为主升级为知识型劳动和较高附加值为主的技术推动型的经济发展过程。环顾当下,以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产业变革,正在改写着既有的经济版图,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深度决定着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力度。这些年,随着劳动力、资源价格等要素成本的快速攀升以及外需市场的低迷,浙江经济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减弱甚至丧失,而以高加工、技术密集为代表的高端产业发展需要技术创新,需要研发设计,如果没有相应的创新驱动趋势出现,结构调整将难以深化,新的发展优势将难以确立,要素成本上涨将难以消化。国家已明确提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浙江也已提出创新型省份建设。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之路,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速发展技术推动型的创新经济,提升科技进步在发展中的贡献度,实现经济从外生性增长向内生性增长转变,才能突破瓶颈,进入经济升级的佳境。与发达省市尤其是近邻的“标兵”江苏相比,浙江科技创新在平台建设、研发投入、人才支撑、开放合作、集聚发展等方面仍有相当的差距,而实现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通过五年努力,力争实现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研发人员数、发明专利授权量、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五个倍增’”目标,迫切需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激发企业主体创新活力,着力形成产学研深度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而弥补浙江企业创新能力普遍不足的短板,要紧抓开放条件下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鼓励企业到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走出去”并购海外的研发机构,加大创新团队、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促进要素禀赋结构高级化,顺势建设一批具有集聚全球创新资源能力的“创新中心”,从而加快从技术追赶向更多依赖自身的技术创新过渡,形成以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支撑的新增长格局。

环境建设:打造“升级版”的活力基础

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环境,也需要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营商环境。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浙江面临的土地、水、能源和空气质量等资源环境因素的约束日益明显,环境持续污染和公众强烈的环保诉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提高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已是“升级版”的重要支点。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打造浙江环境的“升级版”——建设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美丽浙江,“让人民呼吸洁净的空气、饮用安全的水、食用放心食品,拥有舒适的人居环境”。而人文环境建设不是形式,更不是噱头,它能为“升级版”提供更深远的人文情怀、精神引领和智慧支撑,比如创新创业文化、企业家精神,如果不深刻认识人文环境建设对打造经济升级版的决定性作用而虚于应付,所谓升级版只能是徒有其名。营商环境建设则是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应有之义,营商环境的核心是制度环境、体制环境。要充分发挥“国家战略”和“改革试点”先行先试的优势,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率先突破;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简政放权,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新一轮转变政府职能的大幕已经拉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成为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要加大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力度,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投资项目和资质资格等的许可、审批,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全力打造行政审批速度最快、民间发展活力最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最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省份”。只有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营商环境俱佳,才能真正形成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为“升级版”释放持续的内生活力。

猜你喜欢

升级版浙江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亟待“升级版”
广西崇左市外贸发展的SWOT分析及“升级版”战略对策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中国一拖集团董事长赵剡水:一拖将打造海外战略“升级版”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