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态的研究近况※

2013-01-31刘小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1期
关键词:血透维持性营养状况

刘小菊

中医药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态的研究近况※

刘小菊

(浙江省丽水市中医医院,丽水323000)

目的 总结近5年国内中医药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态研究的情况,分析研究趋势及发展方向。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态研究的文献,总结分析汇总。结果 中医药对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态具有一定的作用。结论 目前国内中医药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态的研究主要从专病专方、辨证施治、单方治疗、穴位灸疗、中药注射剂、中药膏方及综合疗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一定的疗效。

营养状态;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医药疗法;综述

营养不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研究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在40%~70%[1]。营养不良可以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透析耐受性差,易发生各种感染、贫血、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其发生不仅与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死亡率增高有关,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中医药在改善MHD患者营养状态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综述如下。

1 临床研究

1.1 专病专方 孔令新等[2]在常规血液透析的同时,配

合温阳通便法,以加味温脾汤蜜丸口服(大黄,人参,附子,干姜,甘草,黄芪,肉苁蓉,枳实,白术)治疗MHD患者营养不良60例,结果表明:温阳通便法能明显改善MHD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别对畏寒肢冷、纳呆食少、腹胀、大便秘结等症状疗效显著,进而增加营养的摄入和吸收,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ABL、pre-A、CHOL、C3均显著升高,CRP显著下降;主观综合营养评估分级好转,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张凌等[3]采用前瞻、多中心、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益气活血化浊颗粒[黄芪,当归,大黄(酒制),丹参,牛膝]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结果:益气活血化浊颗粒可以改善食欲,增加营养素的摄入,促进蛋白合成,总有效率达81.5%。

陈国姿等[4]观察益肾补气养阴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治疗作用,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肾补气养阴之肾衰方(淫羊藿,黄精,党参,黄芪,旱莲草,熟地黄,茯苓,薏苡仁,白术,丹参,牡丹皮,当归,赤芍,川芎,炙甘草)3个月。结果显示:治疗后血浆白蛋白(ALB)、Hb均上升;患者治疗后TSF、MAC也明显增加。表明:肾衰方通过健脾补肾、益气养阴能有效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况。

冯志瑀等[5]观察健脾补肾法对MHD营养不良患者瘦素(Leptin)水平和营养状况的作用。治疗组在优质高蛋白饮食及充分HD基础上予健中汤(人参,黄芪,白术,茯苓,陈皮,法半夏,淫羊藿,仙茅,丹参,炙甘草)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Leptin水平和部分营养不良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血Leptin均呈高水平;治疗组治疗后血Leptin水平明显降低;部分营养不良指标改善,SGA营养分级有所恢复。采用健脾补肾法能较好地降低其高血Leptin水平,改善营养不良状态。

薛莉等[6]用倍生冲剂(人参、炙黄芪、绞股蓝、制何首乌、紫丹参、枸杞子、当归、制大黄)治疗MHD营养不良患者30例,结果显示:倍生冲剂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临床症状,如食欲不振、胃肠道不适、乏力等,提高SGA评分,倍生冲剂组治疗后ALB,PA,SF水平及SGA积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通过增加营养的摄入和吸收,从而改善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

邓伟等[7]观察健脾益肾活血法对MHD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5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优质高蛋白饮食及充分透析基础上给予健脾益肾活血颗粒(由黄芪、白术、山药、川牛膝、淫羊藿等中药颗粒组成)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部分营养不良指标,结果:患者营养不良症状好转,特别是食欲消化道症状改善明显;SGA营养分级有所恢复,改善了MHD患者的生活质量,表明健脾益肾活血法对改善MHD营养不良状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杜冬慧等[8]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整体滋养汤(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紫河车,山茱萸,熟地黄,大黄,丹参,当归,赤芍药,地龙,生牡蛎)治疗尿毒症HD患者营养不良38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8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精神萎靡、纳少、腹胀及乏力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总胆固醇及血红蛋白均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升高。

1.2 辨证施治 吴立友等[9]观察肾衰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营养不良湿热证患者的疗效。将60例MHD营养不良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肾衰方治疗,对照组用复方α酮酸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

1.3 其他疗法

1.3.1 专病单方 王梅芳等[10]观察大黄对MHD患者微炎症与营养不良的干预作用。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规律血液透析,纠正贫血及钙、磷代谢紊乱,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大黄,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血浆hs-CRP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Hb、ALB、TR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改良SGA评分下降,BMI、MAMC、TSF指标升高(P<0.05)。结论:大黄可以减轻MHD患者微炎症状态,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

1.3.2 穴位灸疗 孙仲宜等[11]以调理脾胃灸法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5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足三里、三阴交两穴灸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轻中度营养不良患者比例由治疗前58%下降到36%,并在随访后保持在27%。结论:调理脾胃灸法能够改善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且疗效持续时间较长。

1.3.3 中药注射剂 张雯等[12]以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正大青春宝制药厂生产)治疗MH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患者20例。结果参麦注射液能降低MHD患者血hs-CRP、IL-6、IL-1B水平,可改善MHD患者营养状况。

1.3.4 中药膏方 林启展等[13]观察健脾补肾活血中药膏方对MHD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将36例血透患者,按患者接受膏方治疗的意愿分为膏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规律血透、对症治疗以及饮食指导等基础上服用中药膏方3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人体测量指标、实验室指标、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评分、临床症状的变化等,分析和评价膏方的临床疗效。结果:健脾补肾活血膏方提高了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蛋白分解代谢率水平;改善了SGA评分及临床症状。提示:健脾补肾中药膏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状态。

1.4 综合疗法 韩小伟等[14]应用健脾益肾方结合饮食调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营养不良,结果显示:健脾肾益方结合饮食调护能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的食欲,增加营养的吸收及利用,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的各项指标比较发现经治疗后体重、体重指数、臂中肌周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等体格检查指标也有改善。

2 结论

近年来,有关MHD患者营养不良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肾衰败,气血亏虚为本,湿浊中阻为标。通过健脾补肾、活血化瘀、化湿泄浊等法,能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营养不良各项指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小,充分地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和优势。但由于MHD患者营养不良的中医药研究起步较晚,对MHD患者营养不良的辨证分型缺乏统一认识;对于所选择的临床观察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不统一;临床研究样本量偏小,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观察;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提炼和研发力度不够。因此规范中医药治疗MHD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制定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加强对中医药治疗MHD患者营养不良机制的研究,并在临床有效方药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提取有效的治疗成分,可能是以后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1]孙志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30例评估[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0):388-391.

[2]孔令新,杨东明.温阳通便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4):56-57.

[3]张凌,李平,杨勤兵,等.益气活血化浊法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国血液净化,2007,6(3):151-153.

[4]陈国姿,田锦鹰,马祖,等.益肾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8;28(6):414-415.

[5]冯志瑀,谢桂权.健脾补肾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瘦素水平和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8):473-475.

[6]薛莉,李靖,瞿伟.倍生冲剂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8):193-195.

[7]邓伟,彭贵军,卢跃卿.健脾益肾活血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30例临床观察[J].2010,(2):13-14.

[8]杜冬慧,张翠萍.整体滋养汤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38例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11,33(4):503-504.

[9]吴立友,饶家珍,蒙向欣,等.肾衰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湿热证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9,41(1):25-27.

[10]王梅芳,刘猛.大黄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和营养不良的干预作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1,3(5):61-62.

[11]孙仲宜,邱模炎,郝建荣,等.调理脾胃灸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2(7):685-687.

[12]张雯,陶筱娟,程军,等.参麦注射液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8):703-706.

[13]林启展,周敏,宋智智,等.健脾补肾活血膏方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6):1709-1711.

[14]韩小伟,祁爱蓉,程淑碧,等.健脾益肾方结合饮食调护在血液透析营养不良病人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内科护理研究,2008,22(2):414-415.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1.112

1672-2779(2013)-21-0156-03

吴义红

2013-08-12)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科研课题[No:2010ZB166]

猜你喜欢

血透维持性营养状况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与分析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第1年内的生存状况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