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紧张性头痛30例
2013-01-31关运祥
关运祥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紧张性头痛30例
关运祥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00)
紧张性头痛;桃红四物汤;中医药疗法
紧张性头痛(TH)是慢性头痛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慢性头痛中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在20~40岁左右起病,女性多见,约占75%,占头痛患者42%[1],特别是人到中年时期,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加大,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因,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由于目前临床尚无特效药物,该病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负担。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头痛治疗经验,显示出独特的疗效。在2010~2012年中,采用桃红四物汤治疗瘀血阻窍型紧张性头痛30例,并设西药30例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0~61岁;病程2.5~11年。对照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20~60岁;病程2~12年。排除颅内病变,如脑出血、脑梗塞、脑肿瘤、脑膜炎及发热、癫痫、鼻窦炎、屈光不正等引起的头痛。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国际头痛协会的诊断标准[2],患者至少具有以下头痛特点中的四项:①头痛性质为压痛或紧缩感(无波动性头痛;②为轻或中度疼痛(可能会限制活动,但不会禁止活动;③双侧头痛;④上楼或相同的日常活动不会加重头痛,同时具备以下两项:无恶心或呕吐(可能会有厌食);无畏光和怕声;或者两者中只具备一项,并至少具有以下一项:a病史和全身、神经系统检查排除继发于器官或全身代谢性疾病所致的头痛;b病史和全身检查和/或神经系统检查提示可能存在此类疾病,但通过对应的检查排除了这种可能:c确实存在此类全身或神经系统疾病,但紧张性头痛的首次发作与器质性病变之间在时间上无紧密的联系。
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和《中医内科学》[3]制定如下:瘀血阻窍:头痛经久不愈,其痛如刺,固定不移,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涩。
本组患者通过以上中西医诊断标准吸纳并经脑CT及脑电图检查排除器质性及神经系统性病变,均经头颅多普勒(TCD)或脑血流图检查,提示血管紧张度增高,血流速度增快现象。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内服中药,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基本方药:桃仁10g,红花6g,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5g,细辛3g,藁本6g,葛根15g,天麻15g,甘草6g。加减:纳差者加焦三仙各15g;前额痛者加葛根;后枕头痛者加羌活;两侧头痛者加菊花、蔓荆子;头顶痛者加吴茱萸。上方加水500ml,煎取250ml,分两次温服。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20mg,3次/d;西比林胶囊10mg,1次/d。两组在服药的同时,2周为一疗程,第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4d,继续第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痊愈:头痛及其他伴随症状消失,TCD及脑血流图检查正常,观察6个月无复发;好转:头痛及其他伴随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脑血流图及TCD检查好转;无效:头痛及其他伴随症状未见好转,中断治疗者,作无效处理。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12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7例,好转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
异(P<0.01)。
3 讨论
紧张性头痛是由于焦虑、疲劳、精神紧张导致头颈部肌肉紧张,血管收缩,组织缺血,代谢异常,导致致病物质释放所致。鉴于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西医认为精神神经因素、慢性炎症刺激而发生肌肉紧张痉挛,血管收缩而引起,目前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
紧张性头痛属于中医“头痛”范畴,认为本病属“头风”“偏头痛”“脑风”等范畴。头为“清阳之府”“诸阳之会”,又为髓海所在之处,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导致头痛发作,即所谓“不通则痛”“不荣则痛”。针对此病机,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本病。方中桃仁、红花祛瘀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当归补血活血,兼能散寒;白芍养血柔肝止痛;葛根发表解肌,治疗阳明头痛;天麻平肝潜阳: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达到“通则不痛”“荣则不痛”的目的,有效地作用于引起内伤头痛的各个环节。
临床观察发现,采用本方法治疗紧张性头痛,有较好的疗效,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嘱患者平时注意心理治疗,避免焦虑、紧张、疲劳等诱发因数,保证充足的睡眠,可减少偏头痛的发作。
[1]徐恩.紧张性头痛的诊断与治疗.中医研究[J].2010,17(2):145.
[2]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1994:22-23.
[3]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98-203.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1.007
1672-2779(2013)-21-0014-02
苏 玲
201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