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述不孕症临床证治

2013-01-31姜雨含黎晓武程亚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1期
关键词:经量方药药用

姜雨含 黎晓武 程亚南

略述不孕症临床证治

姜雨含1黎晓武2程亚南2

(1吉林省辽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源136200;2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辽源136200)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中医药治疗本病效果较好。本文试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分型辨治和临床体会做一报道,以期为不孕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不孕症;病因;辨证论治;临床体会

不孕症属于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具体是指夫妻在结婚后并同居2年以上,配偶(男方)生殖功能正常,双方有正常的性生活,同时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但女方却一直未能受孕的情形[1]。随着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以及环境因素、饮食结构和性传播疾病种类的明显改变等情况,导致已婚育龄夫妇中不孕症的发病率明显升高,约10%~15%,严重影响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2]。导致不孕症发生的原因较多且复杂,依据致病原因,不孕症可分为功能性不孕和器质性不孕,前者多因垂体和卵巢等内分泌紊乱引起,多见于闭经或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溢乳闭经综合征等疾病,而后者多由于生殖系统器官发生病变引起,例如输卵管梗阻、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等疾病[3]。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试对不孕症的病因病机、分型辨治及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一探讨。

1 病因病机

不孕症的发生与冲任二脉、肾、女子胞、脾、胃、肝、心等脏腑密切相关,其病位在肾和女子胞,其发生原因不外乎虚、实两个方面,但总以正虚为之本,邪实为之标。

1.1 正虚为之本 《黄帝内经》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若冲任二脉受损,则可导致女子不孕。若其人素体禀赋不足,或房事过多,肾精亏虚,或脾胃亏虚,无以运化水谷,致血液生化乏源,或因月经过多、崩漏等疾病导致血液亏少,皆可致冲任亏虚,女子胞失养,不能摄精而受孕。

1.2 邪实为之标 若其人或感受外来邪气,或外伤,或平素情志不遂,或急躁易怒,或饮食失宜,皆可引起肝郁气滞,痰湿阻络,瘀血内生、阻于胞络,或热邪内扰,或寒邪凝脉等病变,导致寒热邪气、痰湿浊气、瘀血宿血等实邪内生,阻于女子胞络,不能摄精而受孕。

2 分型辨治

2.1 肝气郁滞 症状:婚久未孕,情志不遂,心烦,焦虑,易怒,头晕,口苦,倦怠乏力,胁肋部胀满,少腹疼痛,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多少不一,色暗,可夹有血块,经来时腹痛加重,乳房胀痛,舌质暗红,苔薄白或薄少,脉弦细。治法:疏肝解郁,运脾养血。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青皮、陈皮、枳壳、木香、郁金、白芍、白术、当归、牡丹皮、川楝子、丝瓜络、延胡索、绿萼梅、甘草等。

2.2 气滞血瘀 症状:婚久不孕,月经失调,前期或后期或闭经,痛经,经行时腹痛,经量较少,色暗,夹有瘀块,块下痛减,性交疼痛,舌质暗红,可见瘀点和瘀斑,苔薄少而干,脉弦细涩。治法:活血化瘀,理气导滞。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牡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索、丹参、当归、鸡血藤、青皮、木香、郁金、川芎、五灵脂、红花、甘草等。

2.3 痰湿阻络 症状:形体肥胖,婚久未孕,头部昏蒙,倦怠乏力,肢体沉重,可有胸闷、恶心、纳呆等症,经期延后或经闭,月经量稀少,带下增多,色白,质粘稠,舌质淡胖,苔白厚腻,脉弦滑。治法:化痰除湿,调经通络。方药:启宫丸加减,药用半夏、泽泻、白术、苍术、茯苓、猪苓、木香、石菖蒲、海藻、昆布、山楂、神曲、麦芽、甘草等。

2.4 肾阴不足 症状:婚久未孕,面部潮红,头晕耳鸣,口渴喜饮,五心烦热,心悸,腰膝酸软,盗汗,月经提前或延后,经量少,色鲜红,失眠多梦,阴道干涩,舌质红,苔薄少而干,脉细数。治法:滋阴补肾,益精养血。方药:左归饮加减,药用熟地黄、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牛膝、龟板、桑葚、桑寄生、女贞子、旱莲草、炙甘草等。

2.5 脾肾阳虚 症状:婚久未孕,面色晦暗,神疲倦怠,手足不温,畏寒,腰酸、腰痛,性欲冷淡,月经后期或闭经,经量少色淡,带下清稀,少腹冷痛,食少纳呆,夜尿频多,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或沉迟。治法:温补脾肾,调补冲任。方药:右归饮加减,药用制附子、肉桂、杜仲、补骨脂、熟地黄、山药、枸杞、肉苁蓉、菟丝子、巴戟天、淫羊藿、干姜、鹿角胶、甘草等。

2.6 气血亏虚 症状:婚久未孕,精神不振,面色淡白,唇甲色淡,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悸,失眠,月经后期或闭经,经量少而色淡,舌质淡,苔薄少,脉细弱无力。治法:补气养血,调补冲任。方药:八珍汤加味,药用人参、白术、茯苓、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山药、黄芪、鸡血藤、大枣、枸杞子、阿胶、炙甘草。

3 临床体会

3.1 临证审因 灵活论治 从西医来看,如前所述,本病可分为功能性不孕和器质性不孕两类,导致本病发生的原因除饮食结构、工作压力、环境及性传播疾病等外在因素外,亦可因多种疾病而引起;从中医来看,先天禀赋、饮食、房事、劳逸、情志等均可引起本病发生,临床虽可分为6型,但各型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互为因果、互为影响的。因此在治疗前,因循证审因,灵活辨证,治疗不可拘泥于一法一方,方可收到较好效果。

3.2 合理配合中医外治疗法 外治疗法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治疗不孕症的外治法较多,如针刺、艾灸、推拿、外敷、离子导入、宫腔注射、灌肠、肛门栓剂等,效果均较理想,且安全、操作方便,故在临证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中药内服治疗的基础上合理选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彭路嘉.妇科不孕症的探索及中医临床经验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1,3(7):88.

[2]郭子玲.中医中药治疗不孕症临床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0):791.

[3]李祥云.不孕症中医治疗十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11):34.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1.097

1672-2779(2013)-21-0132-02

吴义红

2013-08-18)

猜你喜欢

经量方药药用
药用矿物及其在河北省分布概况
吐液含清逭暑宜 莲在清宫中的食用和药用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宫血宁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的临床观察
治更年期冠心病方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
子宫肌瘤会导致经量增多吗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治法方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