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评价在中医内科学研究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思考

2013-01-31李培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1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实习生研究生

李培武

形成性评价在中医内科学研究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思考

李培武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510405)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估,主要包括学生学习信息反馈、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在中医内科学研究生临床实习中应用形成性评价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但要注意设计好实施的关键环节,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形成性评价;中医内科学;临床实习

现代教育评价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备受各国政府的关注。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展教育评价的研究,希望改革现存的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使之更公正、科学、客观、合理,并将教育评价改革作为全面革新学校教育工作的突破口[1]。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评价学家斯克里芬提出了形成性评价,即教师把从学生中获取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对这些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并促使学生主动去分析这些信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2]。形成性评价由于重视教学师生双方互动,从而有利于及时、灵活交流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效果的评价。在大多数中医高等院校,中医内科学研究生临床实习教学实施的是以临床轮训为主要教学过程,以毕业临床技能考核、论文答辩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模式,属于终结性评价的范畴。我们从临床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应该改变这种临床教学模式,实施形成性评价。

1 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临床毕业实习是医学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和积累临床经验的初始过程,这一过程对于以培养成为临床医师为主要目标的中医内科学研究生教育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形成性评价是对实习生全过程的测评和课程学习的指导性考核、评价,能加强实习生自主化学习的监控,强调对实习生良好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最终促进实习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习生的教学环境是各实习医院,教学形式主要为开放性教学,实行形成性评价,加强对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全程指导、评价和管理,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指导教学,促进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医疗实践中培养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提高实习效果、保证实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

笔者在担任研究生毕业临床技能考核秘书时发现,很多研究生只注重临床轮训,而忽略课后自修复习;只注重追踪学科新进展,而忽略中医基础理论、方药学、中医内科学、诊断学、西医内科学等相关“三基”知识、技能和疾病诊疗规范的学习;只注重知识点的零散、孤立学习,而忽略知识点的梳理和链接,导致诊治思维比较局限。从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来看,在中医内科学研究生临床实习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有利于督促实习生根据既定的形成性评价学习方案按时间、按要求、按质量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有利于帮助实习生明确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实习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和盲区,动态调整教学内容。

2 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关键环节

2.1 合理设计形成性评价学习方案 形成性评价学习方案是整个学习的核心内容,方案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有专家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医学教育应用形成性评价存在以下问题,如评价内容烦琐,缺乏操作性;评价目标空洞,缺乏导向性;评价求真求全,缺乏艺术性等[4]。方案的设计要以实习大纲、临床实际为基础,知识点应包括中西医三基知识和技能、疾病诊疗规范和指南、科研方法、医患沟通能力、论文写作等。内容上不仅注重对实习生掌握知识的评价,而且强调对实习生的学习策略、态度、情感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方式上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如教师观察、访谈、问卷、实操考核等以教师为主的评价,实习生讨论、讲课、汇报论文写作、自评、互评等以学生为主的评价。方案设计必须经过专家、学生代表共同讨论,专家应包括临床教师、基础课程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者等,有利于从临床、基础、管理、方法等方面综合设计;学生代表还可邀请刚毕业参加工作者,能同时从实习生、住院医师的角度提出问题和看法,更有利于方案的合理设计。

2.2 明确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目的 教师和实习生都首先要明确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实习生分等级,而是为了帮助教师掌握实习生的学习情况,促使实习生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最终使实习生学会学习、获得进步。形成性评价学习方案不是束缚实习生的学习,而是帮助规划学习,它为实习生学习提供“指路明灯”,并起到监督作用,以防实习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出现“迷路”、懒散。形成性评价能帮助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促使教师加强自身医学知识、教学方法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师整体教学质量,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3 教师要善于鼓励指导学生 鼓励、指导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环节,更是直接关系到实施效果和教学质量的

关键因素。教师在临床实践和教学中要时刻保持着形成性评价的理念,加强有用素材的收集和积累,不断融入到教学中。要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实习生变学习压力为动力。教师不仅要多向实习生提“为什么”,而且要鼓励实习生多提“为什么”,引导实习生共同讨论。要善于运用网络平台,与学生交流,动态了解学生的需要。在移动互联网络普及的背景下,教学反馈的模式及场所已经发生重大的转变,教师鼓励指导学生的模式也随之多样化。现在,很多研究生更喜欢使用微信、微博、QQ等对等网络(P2P)途径,与教师、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并提出问题,特别是一些在临床实习中表现内向、安静的学生,在虚拟网络上提问、发言反而积极活跃,甚至能很快带动他人、形成集体讨论的良好学习氛围。对于实习生学习退步、消极、方法不正确等负面情况,教师应尽量采取私下访谈指导的方式,避免在公开场合进行,能更好地增强实习生的自信心,使实习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教师要主动学习、掌握鼓励指导学生的技巧和方法,教师之间要经常交流心得,做到教学相长,才能更好地实施形成性评价。

[1]Carless,D.prospects for implementation of assessment for learning[J].Assessment in Education,2005,(12):39-54.

[2]郭丽双,孙延斌,王和仁,等.形成性评价对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储备的影响[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799-801.

[3]邓卫红,战海艳,刘宾娜,等.医学院校毕业实习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考核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8):51-53.

[4]郭晓霞,隋树杰,孙晶.形成性评价在我国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07,21(11):2840-2842.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1.069

1672-2779(2013)-21-0093-02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实习生研究生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最牛实习生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1993年招收20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