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肝癌疼痛35例

2013-01-31肖宏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1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针刺

肖宏宇 卢 义 田 谧

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肝癌疼痛35例

肖宏宇1卢 义1田 谧2

(1吉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核科,长春130012;2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肝胆病科,长春130021)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肝癌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疼痛患者35例,在内科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再予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肝癌疼痛效果理想。

原发性肝癌;疼痛;穴位贴敷;针刺;中医药疗法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变,临床中十分常见,在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高居第2位,而死亡率则位于胃癌、食管癌后居第3位,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杀手”之一[1]。晚期肝癌患者多出现疼痛症状,这是疼痛部位需要调节和修复的信息传递到神经中枢后而引起的自我感觉,是给晚期肝癌患者带来痛苦及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2]。西医治疗癌性疼痛的方法主要有三阶梯止痛药物疗法,放疗及化疗,神经阻滞等,且广泛应用,但缓解疼痛效果不一,据报道,约有50%~80%的疼痛未能有效控制。而中医药,尤其是中医外治法及针刺等方法在缓解癌性疼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现将笔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肝癌疼痛的临床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吉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及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肝胆病科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5例原发性肝癌疼痛患者,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39~71岁,平均54.6岁;病程1个月~7个月。全部患者均经甲胎蛋白检查,消化系统彩超,CT病理或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其中Ⅰ级疼痛6例,Ⅱ级疼痛21例,Ⅲ级疼痛8例。所有患者均排除癌变广泛转移、消化道出血、大量腹水及肝性脑病,且未合并心血管疾病、肾脏损害等。

1.2 诊断标准

1.2.1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3]①病史: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病史,或酒精性肝病病史;②症状和体征:肝区疼痛,牵涉至右侧肩背部,消瘦,黄疸,发热,乏力,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触诊肝脏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凸凹不平,有结节;③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500ug/L持续4周以上,或在200ug/L水平以上持续8周以上,血清岩藻糖苷酶、同工铁蛋白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④影像学检查:彩超、CT、MRI、肝血管造影等提示有肝脏占位性病变;⑤肝穿刺组织活检:为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1.2.2 疼痛分级标准[4]参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疼痛进行分级,共分3级:①0分<VAS<3分为Ⅰ级疼痛;②3分<VAS<6分为Ⅱ级疼痛;③6分<VAS<10分为Ⅲ级疼痛。

1.3 治疗方法 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内科支持、对症治疗,停止使用任何镇痛药物或方法,以及放疗、化疗等抗癌治疗。连续治疗14d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

1.3.1 穴位贴敷 取制川乌20g,制草乌20g,马钱子2g,乳香15g,没药15g,延胡索50g,当归30g,片姜黄20g,土鳖虫15g,莪术15g,三七15g,冰片3g,山慈菇20g,细辛10g等。将上药共同研成粉末后,平均分为10份。治疗时取1份,加入适量白酒或醋调成糊状,再均匀涂在纱布及敷料上(直径为10cm),以患者疼痛最明显处为中心,敷贴于皮肤上,每次贴敷6h,每日更换1次。

1.3.2 针刺 取双侧曲泉、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对穴位处进行常规消毒后,进行针刺治疗,根据穴位不同,分别采取补法、泻法及平补平泻法,留针20min,每日治疗1次。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5]显效: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疼痛较前明显减轻,或止痛时间能维持3h及以上,之后仍稍有疼痛,但疼痛不影响睡眠和正常生活;无效:与治疗前相比较,疼痛未见减轻,甚至加重。

2.2 结果 35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7例(48.57%),有效15例(42.86%),无效3例(8.57%),总有效率为91.43%。

3 讨论

肝癌疼痛属中医学“胁痛”“积聚”等范畴,其病因病机是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情志内伤,病情较长等,导致体内邪气积聚,经络瘀阻,气血不通则痛。故笔者采用穴位贴敷法,所选药物中制川乌、制草乌、马钱子等散结消肿、止痛,乳香、没药、延胡索、当归、片姜黄、土鳖虫、莪术、三七等活血化瘀药以通经活络止痛,山慈菇清热解毒、散结消痈,细辛亦为止痛之圣药,冰片既可引药归经,又可清热止痛。全方共奏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止痛之效。药理研究显示,制川乌、制草乌、马钱子、乳香、没药、延胡索、山慈菇、细辛等均有较好的抗肿瘤、消炎镇痛的作用。而针刺特定穴位亦可起到畅通经气,活血,止痛的作用,同时亦可调整全身,扶助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肝癌疼痛,可迅速起到止痛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1]赵兰才,吴丹明.简明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395.

[2]王科,张颖.肝癌疼痛的中医外治概况及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5):138.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59-460.

[4]袁艳萍,刘小明,刘怡素.镇痛散外敷缓解肝癌疼痛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59-160.

[5]周一兰.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晚期肝癌疼痛的临床观察[J].求医问药,2012,10(4):453.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1.054

1672-2779(2013)-21-0071-01

杨 杰

2013-07-12)

猜你喜欢

原发性肝癌针刺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