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生花改笔  悟锤炼之方
——鲁迅作品的语言修改例谈

2013-01-30邵建新

淄博师专论丛 2013年4期
关键词:原句藤野语序

邵建新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江苏 南通市226361)

文章不厌百回改,千磨万砺始成金。鲁迅说:“写完之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答北斗杂志社问》)[1]又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我怎么做起小说来》)[2]这些宝贵的经验之谈,对于我们如何写出好文章,尤其是如何修改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大家最为熟悉的鲁迅名篇为例,通过手稿(原稿)和发表稿(定稿)的比较对照,来直观地“看看”鲁迅是如何进行精益求精的语言修改的。

一、删繁剪秽,力求简洁精炼

(1)原句:在我一生之中认为我师的之中,……(《藤野先生》,见《鲁迅手稿选集》)

改句: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同上)

(2)原句: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学上的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藤野先生》,见《鲁迅手稿选集》)

改句:……,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同上)

(3)原句:人人愿意知道现钱和新夹袄的阿Q的中兴史,看去是天然的事,所以在酒店里,茶馆里,庙檐下,便渐渐的问出来了。(《阿Q正传》,见《晨报副镌》1921年12月4日—1922年2月12日)

改句:人人都愿意知道现钱和新夹袄的阿Q的中兴史,所以在酒店里,茶馆里,庙檐下,便渐渐的探听出来了。(《呐喊》)

例(1)“在……之中”句,一个并不长的句子就出现了两个“之中”,显得重复、累赘,读起来拗口;再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自然就包含着自己“一生之中”的意思,此外“一生之中”似有总结生平的味道,用在这里也不得体。所以鲁迅就“毫不可惜”将其删除。例(2)“解剖学上的图”比“解剖图”的范围要宽泛得多,而根据上下文可以知晓:这个图是指作者笔记上画的“下臂的血管”图。删去“学上的”三个字,切合语境,表义较原先准确。简洁明了,避免了歧义,念起来也顺畅。例(3)原句说未庄的人们愿意知道阿Q的中兴史,在修改时又加了一个“都”字加以强调,这时再说这件事“看去是天然的事”实在没有必要,是冗余言语。故作者毫不犹豫地删除了该句。并用具体形象的“探听”一词替代了一般叙述的“问”字,活画出未庄人探究阿Q“中兴史”兴趣的浓厚和询问的细致。

“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3]从以上三例我们可见:鲁迅删繁剪秽毫不手软,的确做到了“无情地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语)。[4]这些“示例”对那些舍不得“忍痛割爱”者尤其具有示范功效。

二、悉心斟酌,务求准确严密

(4)原句: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总是养不过夜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见《鲁迅手稿选集》)

改句: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同上)

(5)原句: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藤野先生》,见《鲁迅手稿选集》)

改句: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同上)

(6)原句:在我一生之中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奖励的一个。(《藤野先生》,见《鲁迅手稿选集》)

改句: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同上)

例(4)从手稿影印件来看,原先是没有“总是”二字的,是鲁迅后来添加上去的。最终定稿时,觉得不妥,还是把它删掉了。推想起来,对自然科学也很喜爱的鲁迅大约觉得“总是”两字强调无一例外,说得太“过”。绝对化并不符合科学精神。删掉这两个字,表现了作者为文之严谨,体现了作者语言之严密。类似这样追求用词准确,表达严谨的经典范例还有《祝福》开头部分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中对“眼睛”一词的替换。“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句最初在杂志上发表时用的是“眼睛”,后收入集子时改为“眼珠”。平常所说的眼睛还包括眼皮、睫毛等。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眼珠一轮”比“眼睛一轮”要准确、严密得多。

例(5)“新”是多义词,用它作修饰语含义比较宽泛,表义指向不甚明确。像原句“新的先生”,既可指没见过的先生,也可指新来的先生。作者初到仙台,人生地不熟,“看见”的自然是“陌生的先生”。改“新”为“陌生”,指向就明确了,表意也较原来严密。“新的讲义”改为“新鲜的讲义”(这里的“讲义”是鲁迅借用的日语词汇——“講義”,是指上课内容),则在原来没有学到过的课堂知识这层意思的基础上,又多了一层上课内容新颖,让人感觉新鲜的意味,表达较原先准确、贴切。总之,修改后的用词,避免了“新”字的重复,不仅使句意表达较之原句准确严密、贴切自然,也使得改句音律谐和,读来琅琅上口。

例(6)把“一生之中”“毫不可惜”删除,这在例(1)的分析中已作说明。除了这一改动外,作者还把“奖励”改成了“鼓励”。在手稿影印件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先写的是“鼓励”,后改成了“奖励”,最后还是改回到“鼓励”的全过程。这样否定之否定的修改,说明这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的“炼字”,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叶圣陶说:“用词要用得正确、贴切,需要比较一些词的细微的区别。”(《认真学习语文》)[5]诚哉斯言!“奖励”和“鼓励”的用法还是有些差别的。“奖励”是“给予荣誉或财物来鼓励”;“鼓励”是“激发;劝勉”的意思。(见《现代汉语词典》)藤野先生给留学时期的青年鲁迅以人格上的尊重、精神上的鼓励,并没有给予什么荣誉或财物,所以鲁迅用“鼓励”一词最恰当、最贴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难忘恩师教诲的赞美、感激之情。这里虽然只改动了一个字,但却有点铁成金之妙。

三、讲究声律,追求顺畅和谐

(7)原句: ……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筛下时,将绳一拉,便罩住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见《鲁迅手稿选集》)

改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侯,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同上)

(8)原句:阿Q本来也是正人,我们虽然不知道他曾经蒙什么明师指授过,但他对于“男女之大防”却历来非常严。(《阿Q正传》,(见《晨报副镌》1921年12月4日—1922年2月12日)

改句:……,我们虽然不知道他曾蒙什么明师指授过,……(见《呐喊》)

(9)原句: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流氓的变迁》, 1930年1月1日《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改句: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见《三闲集》)

例(7)鲁迅修改时,直接在手稿上通过连续添加的形式,把“筛下时”改成了——“竹筛底下的时候”。正式发表时,又把“绳”改为“绳子”。“竹筛底下”比“筛下”要明确得多,具体得多,准确地写出了鸟雀进入捕具的部位。不过鲁迅如此添加的意图主要还是从语言的音乐美的角度来考虑的。将单音节词改为了双音节词,使得文句音节自然和谐,节奏舒缓有度。极其口语化的叙述,让人觉得如叙家常一样亲切自如。

“言辞当求美也”。[6]如果说例(7)为了追求语言的声韵美,改单音节词改双音节词的范例的话,那么例(8)则是作者为了追求语句的节奏美,改双音节词为单音节词的典型。改句把双音节的“曾经”改换成单音节的“曾”字,非常明显就是为了跟后面单音节的“蒙”字配合得更协调,念起来更顺畅。这样看来,是用单音节词,还是双音节词,不好一概而论;要根据语境的要求、题旨的需要而定。这正如修辞学家陈望道所说的那样,“语言文字的美丑全在用得切当不切当:用得切当便是美,用得不切当便是丑。”[7]

例(9)改句添加“不是将相”之后,便与前面的“不是天子”相对,把“侠之流”终于是奴才”的本性揭示得更清楚、更鲜明。这一添加虽与原句的意思并没有什么根本不同,但在声律上确是大不一样了:改句较之原句文字整齐匀称,音节分明流畅,再也不拗口了,节奏感明显增强了。它虽在表意方面并没有增加什么新信息,却弥补了原句声律上的小瑕疵。使得改句具有语形上的对称美,语音上的节奏美,语意上的对比美;这样看起来顺眼,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真可谓声情并茂,美不胜收啊。

四、增添词句,争求生动形象

(10)原句: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采腊梅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见《鲁迅手稿选集》)

改句: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同上)

(11)原句:(藤野先生)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藤野先生》,见《鲁迅手稿选集》)

改句:(藤野先生)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同上)

(12)原句:他跪着俯伏下去时,果然背上有一个圆的小包袱,青色布,上面有些暗红色的花纹。(《眉间尺》,见《鲁迅手稿选集》)

改句:他恭敬地跪着俯伏下去时,果然看见背上有一个圆圆的小包袱,青色布,上面还画上一些暗红色的花纹。(同上)

例(10)手稿的影印件非常清晰显示:鲁迅把这个“采”涂掉了,而改作了“爬上花坛去折”。用一个“采”字,的确太平常了;不够具体,显得很一般。而加上了“爬上花坛去折”这么一个描述“采”腊梅全过程的“连动式”修饰语,比原先光用一个“采”字具体、形象多了。特别是一个“爬”字,尤为传神,活画出小孩子天真、顽皮的个性,充满了童趣。

例(11)加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是非常真实地“复原”了藤野先生当时自我介绍的情景。描述这样很有个性、很特别的“声调”,先声夺人,写出了独特的“这一个”。为文章结尾“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作了必要的铺垫,是一个巧妙的伏笔。总之,这一“添”成了藤野严九郎“亮相”时的精彩一笔。它在起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艺术效果的同时,也彰显了作者照应之自然、行文之严谨。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

例(12)这段文字是写复仇者“黑色人”被召见王宫的情形的。从手稿的影印件上可以清楚看到:鲁迅在“跪着”前面用插入符号加上修饰语“恭敬地”三个字。这样在凸显黑色人“恭敬”大王神态的同时,也表现出复仇者的冷静、机智。至于对“小包袱”的描述,改句加了一个“圆”字,构成了叠音词,这样不仅念起来更为顺畅,而且彰显了“小包袱”的立体感。“还画上一些暗红色的花纹”的描述较之于“有些……花纹”的交代,显然要具体、详实得多,同时也避开了与前句“有”字的重复。总之,改句通过加上恰当的修饰语,改掉了原句的粗疏、笼统,使得“小包袱”——这一复仇的重要“道具”像电影特写镜头般醒目、突出,更具视觉冲击力,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

五、突破常规,营求独特效果

(13)原句:只有着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吃喝。(《孔已己》,见《新青年》1919年4月第六卷第四号)

改句: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呐喊》)

(14)原句:直到下半天,几个人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他的一只小鞋。(《祝福》,见1924年3月25日《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六号)

改句:直到下半天,几个人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彷徨》)

例(13)把“着长衫的”改为“穿长衫的”是出于语言的口语化、通俗化的要求,并没有什么超常之处。倒是“吃喝”改“坐喝”的确有些不同寻常。文句是写“穿长衫的”在咸亨酒店“阔绰”用餐的情景的,用常用词“吃喝”来形容无疑是正确的,似无改动的必要。大约作者觉得这个词太一般了,不免俗套呆板,不仅毫无新鲜感可言,而且也无法准确、传神地描述长衫人物下馆子吃喝的个性化特征。他于是就自铸新词“坐喝”来形容。这个超常搭配、临时“生造”的词语,非常形象、传神地“描摹”出“穿长衫的”坐着喝酒的情境,也和上文所写的是“短衣帮”站着喝酒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所有这些作为小说主人公活动场景的生动描述,为酒店里“唯一的”“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另类”——孔乙己的出场作了非常精致、十分精彩的铺垫,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切艺术效果的取得,与语言大师突破常规,创造性地运用新词“坐喝”,凸显“畸人”的生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例(14)是祥林嫂机械叙述“阿毛的故事”中的一段话。原句中“小鞋”的两个定语——“他的”、“一只”是按常规顺序排列的(表领属的词+数量词),非常正确,也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如在《无常》手稿上,鲁迅就把“鬼王拿的是小小的一块虎头牌”的语序改为合乎常规的“……一块小小的虎头牌”。而《祝福》的改句却突破常规,改成了并不符合我们表达习惯的“一只他的”(数量词+表领属的词)。看来作家这样改是有意为之,是有深意的。这个不符合一般习惯的词语次序,出自经受过两次丧夫,接着又遭受失子之痛打击的祥林嫂之口,应该说是正常的。这和她第二次来到鲁四老爷家再当女仆后,一开口就是“我真傻,真的……”一样,同样是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情形的真实写照,也是她神情有些恍惚、精神有些紊乱的形象揭示。看似不合常规、实则合乎事理的语序是她“非常态诉说”中的“准确叙述”,是“不正常”里的“正常”。颠倒的词序所表达的语义宛如不断推进的电影镜头一般鲜明,由远而近,非常清晰、有序地“再现”了祥林嫂央人搜寻儿子,看到“一只”鞋子,发现是“他的小鞋”(根据样式、质地等来迅速判断、确认)的全过程。“阿毛的故事”是祥林嫂“日夜不忘的故事”,是她的“受伤记忆”,对这些细节记得越清晰、深刻,就越说明了她所遭受的打击之沉重,承受的苦痛之巨大,也就越能震撼读者的心扉。一种褫魂夺魄的悲剧美的力量由此而生。而原句的常规语序只是一般的平常叙述,无法包藏如此丰厚的内涵、丰富的意蕴。这个非常规语序起得了常规语序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这个不合常规的词序是鲁迅别有深意的表现技巧,是他出奇制胜的艺术创造。

以上两例一个是看似无须改动的词语,一个是好像调换错了的语序,它们看似变异、反常,实则是语言的变革、创新。“反常合道”,鲁迅通过创造性的“生造”,有意颠倒的语序,给人造成一种新奇、别样的审美感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是鲁迅式的语言技巧,值得我们咀嚼、借鉴。

叶圣陶认为:“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句一字都不肯随便。” (《文艺作品的鉴赏》)[8]此言说得极是,鲁迅就是这样“审慎的作家”。从以上摘取的原稿与发表稿的比较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深切感受到鲁迅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也可以从中学习他那精湛的修改技艺。品评这些生花改笔,对于我们提高锤字炼句的水平,提升文章修改能力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2]鲁迅.鲁迅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3]刘勰,陆侃如.文心雕龙译注[M].牟世金(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81.

[4]西南师院、重庆师院中文系写作教研室.写作格言轶事集锦[Z].重庆:重庆出版社,1982.

[5][8]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6]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4.

[7]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原句藤野语序
鲁迅念念不忘的藤野先生,后来怎么样了?
藤野先生谈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托福阅读句子简化题解题策略
强调结构面面观
单元知识中考链接
解读单元考点,牵手高频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