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3-01-30陈志宇
陈志宇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1)
0 前言
自2003 年开始,受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美元大幅度贬值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等多重影响和作用,世界矿业经济进入了历时长达5 年之久的高景气度和高速发展期,与此同时,世界资源型企业也得到了空前发展,这种局面直至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才结束。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持续发展以及欧美经济危机的相继发生,世界矿业经济又开始了另一轮低谷发展期,一些资源型企业也相继发生经营亏损,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有的已到了举步维艰、难以为继的地步。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以及资源市场的反复多变,探讨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意义重大。
1 资源型企业的特点
所谓资源型企业(Resources-oriented Enterprise)是指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主的企业。包括从事资源勘探、采选、冶炼、加工等业务的一类企业[1-3]。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资源型企业有其特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资源依赖性强。由于是资源型企业,因此企业拥有的资源数量以及拥有的资源禀赋好坏是决定企业是否能抵抗市场风险,是否能具备持续发展的关键与基础。
(2)大多为高载能企业,对能源依赖性较强。因企业能耗高、规模较大,能源供应的可靠性、方便性及价格高低对资源型企业的成本竞争能力有着重大影响。
(3)内外部运输量巨大。资源型企业产品生产规模一般比较大,小的万吨以上,大的上百万吨,所需原辅材料一般为产品生产量的1 倍甚至几倍以上,因此,运输的便利程度,运输的距离、运输的方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成本高低与产品的竞争力。
(4)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要求相对较高。由于资源型企业生产过程涉及到较多的废气、废水、废渣,也涉及到井下、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等作业环境,因此,其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要求相对较高,所需投入与管理成本已越来越高。
(5)面临的客户群体不同。由于资源型企业的产品大部分不是最终消费品,而是原料或中间产品,因此面临的客户群体大部分是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或工厂,产品销售量相对集中,销售手段、销售网络相对简单。
2 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
2.1 提高资源获取与保障能力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耗竭性与垄断性,以及资源型企业自身特点与要求,资源已越来越成为资源型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最重要的条件与基础,谁拥有大量优质资源,谁就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就能在市场上有更多的话语权、控制权,就能取得更低的成本竞争优势,获得持续发展的主动权。因此,资源型企业应把提高资源获取与保障能力作为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和首要任务。
为了提高资源型企业资源获取与保障能力,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尤其是西方国家的老牌巨型资源型企业,大多采用通过勘探投入与资源收购两种手段或方式,对于大型企业这两种方式一般会同时使用。
过去因计划体制原因,我国的勘探、采选、冶炼、加工业务基本上呈分割状态,许多资源型企业业务相对单一,有的企业只从事勘探,有些仅从事采选,有些只有冶炼业务,未形成上下游业态有机衔接、产能相匹配的产业结构,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我国资源型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持续发展的实现。
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首先需从改变企业发展观念入手。过去几十年我国一些企业一直认为产能越大、市场占有率越高,企业竞争能力越高,企业就越强,这其实是一个误区,也是导致我国冶炼、加工生产能力过快膨胀、产业结构失衡的原因之一。事实上,企业能否具备强大的竞争能力,是否具备对市场足够的影响力,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资源的拥有程度以及各产业的有机协调。因此,我国资源型企业必须要转变观念,把发展的重心从冶炼、加工业转移到勘探与采选业上。与国外大型资源型企业相比,我国绝大部分资源型企业资源勘探活动不强,勘探投入占企业总投资比例极低,其资源获取能力与保障能力差距悬殊。因此,我国资源型企业应通过加大勘探投入、收购整合上游勘探、采选业务,提高自身的勘探力度、资源获取能力与保障能力。
要正确处理企业获取资源与资源开发的关系,合理匹配勘探投入强度与开发强度,既要保障适度的勘探持续投入力度,又要合理控制勘探投入规模,不能因为资源市场景气度高而无限扩大投入规模,也不能因为市场低迷而停止勘探活动,应适时根据市场环境变化、企业自身现金流情况,在资源勘探与资源开发强度上作出适度合理调整,以实现企业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匹配与均衡。
要重视收购资源风险控制。资源收购,是企业提高资源获取能力与保障能力最为迅捷的方法,然而如果不重视资源收购事前和事后风险的控制,往往会给企业的持续经营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收购时机的选择是控制风险的重要内容,不同的时间点,资源交易价格差异悬殊,选择合适的时机对于控制交易价格、降低资源成本与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认真研究分析判断收购资源的禀赋与质量及其本身所蕴含的风险是控制收购活动风险的另一重要方面。由于证实储量的级别高,落实程度高,由储量缩水所引起的价值降低的可能性也较小,因此,国外大型矿业公司资源收购的投资绝大部分用于证实储量的收购。
2.2 实行成本领先战略
资源型行业是一个周期性明显,竞争范围全球化,竞争程度非常激烈的行业,因此对于身处行业内的实体企业来说,要生存与实现持续发展,必须始终保持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包括人才优势、规模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管理优势等,但由于资源型企业产品大多为标准化产品,实现产品差异化途径很少,产品功能改进与提升空间极其有限,因而所有的优势必须体现在成本优势上才有意义,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核心是成本优势,实现成本领先战略无疑是资源型企业生存、发展的最好选择[4]。
资源型企业又是资源依赖型、原料指向型与高载能型企业,因此,资源禀赋的好坏,原料运输的距离及便利性,以及能源供应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是决定资源企业成本高低的最重要因素,为提高企业的成本竞争能力,资源型企业首先必须提高其自身资源保障能力,并尽最大努力获取优质资源,把就近原料产地、廉价能源且供应充沛、交通便利作为企业厂址选择与布局最优先考虑的因素。
在资源禀赋与企业布局既定条件下,通过改进创新工艺技术,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水平以及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水平,是资源型企业有效降低成本又一重要措施与方法;而通过强化管理,实现管理精细化,降低原辅材料采购成本,提高人员效率、资金使用效率、生产设备设施利用率,实现节能降耗,是资源型企业有效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2.3 注重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污染问题与资源供给短缺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制约瓶颈。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已把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列为我国今后相当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为此,国家将通过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出台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政策措施与准入条件等各种措施以保证目标的实现。资源型企业为典型高污染、高能耗型企业,在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将承担越来越大的社会责任,更要承担日益完善、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与政策的约束与限制。因此,资源型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
资源型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首先要转变观念,确立循环经济发展观。必须摒弃资源型企业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产能、收入增长,忽视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倾向;以“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为原则,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5]。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考虑,通过优化工艺装备,开发应用先进核心技术,产业耦合配置、多产品联产以及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等方式,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从源头上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再利用方面,尽可能地延长物品使用周期,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水平,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如充分利用余热资源,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科学利用企业废水,提高工业水复用率;多途径多方式最大限度开发利用固体废弃物,做到物尽其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通过提高废气、废水、固废回收利用水平,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水平以及再生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尽可能地把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2.4 强化企业战略管理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世界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以及矿产资源产品价格的跌宕起伏,资源型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和严峻,竞争也更加激烈,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企业战略管理[6]。
首先必须要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与趋势,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现状与趋势有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并由此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作出较为准确的分析与评估。
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与趋势,企业的自身资源与条件,以及企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找准企业自身发展定位,科学合理制定企业发展方向与发展战略,使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外部环境、发展条件与企业内部条件有机协调。
根据企业发展定位与发展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做到有可为有可不为,使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组织、企业文化、资源配置、体制机制、产业产品结构有机协调。
可以说,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导向器、连接器与协调器,只有持续不断推进提高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资源型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以及所处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必须坚持资源优先发展战略和成本领先发展战略;必须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通过强化企业战略管理,正确处理企业内外部、当前与长远、重点与非重点等关系,做到方向明确,重点突出,优势明显,配置合理,才能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1] 藤兆秀.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4(2):13-16.
[2] 王 明.试论资源型企业与其所在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J]. 资源·产业,2004,(1):54-56.
[3] 严 良,洪文志,张富有. 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初探[J].统计与决策,2008,(20).
[4] 龚元翔,陈志宇. 矿山成本预测及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初步探讨[J].中国钼业,2010,34(6):16-18.
[5] 左铁镛,陈志宇. 有色金属材料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8,18(5):755-763.
[6] 徐 炜,戴铁军.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学科的综述[J].商业时代,2011,(2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