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国现代农业的几个特点*
2013-01-30郭丽英陈印军罗其友陈京香
郭丽英,陈印军,罗其友,陈京香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为深入了解美国农业资源管理政策、农情监测的遥感方法,以及先进的农业推广技术,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代表团赴美开展了中美农业信息资源管理研讨和考察。在美国期间,代表团访问了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空间信息科学与系统中心、美国农业部农业统计局、农业部农业研究局、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IFPRI),先后考察了美国马里兰州城郊观光水果蔬菜农场、伊利诺斯州玉米带种植农场、加利福尼亚州现代有机农业园区,以及南加州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山地水土保持技术。考察团成员与美方相关专家就美国农业政策措施、农作物种植面积估测、农作物长势监测及农作物旱情和灌溉的遥感监测技术、农业布局、循环农业、田间管理措施、水土保持等方面展开广泛的学术研讨和交流。
1 农情监测及防灾减灾是规避风险和统筹管理的重要保障
美国农业统计局 (The National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Service,简称NASS)成立于1862年,隶属于农业部 (USDA)。其主要任务是提供及时、准确和有用的美国农业统计数据,每年进行上百项农业生产、农业经济、耕地、水资源、能源和环境管理,以及农户人口特征方面的调查活动,每5年进行一次农业普查工作[1]。美国农业统计局建立有包括遥感实时监测、农民报告与调查员现场调查相结合的农业统计体系,并开展农业遥感监测,实施实时监测农作物布局、作物长势及土壤水分等农情信息,对作物生长做到及时监测和预测。为验证遥感数据的准确性,美国农业部统计局还通过农民报告及在全国各地设有农业调查员,采集各个农场的相关信息,并通过网络上传给农业部统计局。遥感监测数据与农民报告及调查数据相互验证,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2,3]。美国农业部形成了庞大、完整、健全、及时、准确的信息系统,建立了手段先进和四通八达的全球电子信息网络。在美国,从农场到市场、从农村到联邦信息处理中心已普遍使用了卫星定位系统,通过多种渠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农业生产统筹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并为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2 农业补贴及农技推广是保障美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美国政府有多种形式的农业补贴政策,以保障粮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和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美国的耕地保护措施补贴计划是一个集调控粮食产量与保护土地资源为一体的保护计划,鼓励农民短期或长期休耕一部分土地。短期休耕是为了控制产量,解决农产品生产过剩的问题;长期休耕主要是为了保持水土资源、耕地的可持续利用[4]。此外,为支持粮食生产及农业发展,美国通过由专门组织机构对土地、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进行监测、核算,并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美国政府还通过粮食补贴来维系一个廉价的粮食生产体系,既保障了数量充足、价格合理的健康粮食食品,同时也解决了中小家庭农场的生存问题[5,6]。除上述措施以外,美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农业灾害补贴,通过特别灾害援助计划,对因遭受自然灾害而造成的损失进行补贴,以帮助受灾对象稳定收入及恢复生产。
美国建立了由联邦、州、县多层次人员组成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农业部、州县、院校和企业、协会作为不同主体,在美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美国联邦政府农业部所属的国家食品与农业研究院 (NIFA)是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的职能部门,主要从事农业技术研究、教育和农业推广,为州县提供项目和资金支持,与相关院校开展合作。推广内容从农业、动物、生物技术、基因、环境、种植技术及食物营养等方面,并利用多种传播技术手段进行相关项目的教育培训和技术推广[7-9]。美国的技术推广从体系的设计到实际管理和运作,都充分体现出公益性原则,既保证了农业推广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又使得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围绕不同的农业生产领域,从政府、院校到企业,各个层次、各个主体都建有自己的网站,而且大多是无偿服务,因此,美国农业技术服务信息的获取非常便利。
3 农业区域化布局及机械化管理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基本前提
美国现代农业的地域特点明显,主要按自然及经济条件的差异进行农业区域布局,实施分区分带种植管理。美国的农业经过长期演进,已经形成玉米带、棉花带、畜牧带等各具特色的农业带。美国有37个州从事蔬菜生产,但主要集中在中南、西南、东南的亚热带地区[10]。美国玉米和小麦生产集中于中南平原,大豆生产集中于中西部,棉花生产集中于南部,柑橘生产集中于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州和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与亚利桑那州,基本上均呈带状集中布局。这种依据自然地理特征,在一些最能发挥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优势的地区强化农业区域布局的农业经营方式,使得美国农业能够在各个区域充分发挥其各自的比较优势,而且大面积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有利于信息化、机械化的推广,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风险,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在美国中部伊利诺斯州考察的一家农场,土地经营面积1 213hm2,其中近一半的土地为租赁土地,以种植玉米、大豆为主。农场实施机械化管理,玉米收获只需两人分别操作收获机和运输机就可完成,从玉米收割、脱粒、秸秆还田、运输至烘干贮藏全程运用大型机械。伊利诺伊州多为雨养农业,作物种植结构比较简单,95%以上为玉米和大豆[11]。较为简单的作物种植模式,使得田间作业相对集中,降低了生产成本,特别是农业机械化使劳动力投入相对较低,技术模式、管理技术简化,便于推广,易于掌握。
4 节水高效农业是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
美国是全球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仍高度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美国的灌溉面积占总耕地的12.5%,灌溉面积中43%采用地面灌溉、50%采用喷灌、6%采用滴灌。从节水效率上来看,喷灌比地面灌可节水20% ~30%、滴灌可节水30% ~50%[12-13]。美国中部由于水土资源比较丰富,劳动力成本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灌溉大都采用大面积中轴式移动喷灌方式,以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属于干旱少雨、蒸发量大的区域,为节约水源及减少灌溉引起的无效蒸发量,园艺作物主要采用膜下滴灌。
在加州沿途公路两侧随处可看到为防止水土流失而建造的条形格,并配有灌溉设施。据加州一位农场主介绍,由于大部分土地以坡地为主,土壤保墒能力较差,在农业生产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防止水土流失和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在加州圣迭戈县考察的一家农场,土地经营面积约243hm2,平地种植南瓜、洋葱等园艺作物为主,平缓坡地以种植柑橘为主,坡地多种植鳄梨,这种立体种植模式,以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种植园艺作物为了节水、保墒主要利用膜下塑管渗灌技术,实施黑色薄膜覆盖,膜下铺廉价塑料软管实施渗灌,使用期为一个生长季节。膜下灌溉软管由软塑料制成,成本低,生长季过后可回收处理,避免污染农田。膜下滴灌技术以提高田间灌水效率和节水效益,便于在干旱缺水的农业区推广应用。
水肥药一体化是将灌溉与施肥用药有机结合的一项灌溉技术,把肥料和农药按照作物需要量溶解在灌溉水中,由灌溉管道带到田间每一株作物上,并且精确控制灌水量、施肥量、用药量、灌溉次数和施肥用药时间,根系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也吸收养分和农药。水肥药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是解决农业缺水、肥药利用率低的根本性措施[14-15]。
在马里兰州参观的一家城郊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约93hm2,以种植果树 (苹果、黑梅、蓝梅)为主。农场果品主要供游客采摘,并在农场内建有农产品超市,方便周边居民采购。农场对果树及蔬菜实施水肥药一体化灌溉技术,即在实施管道化灌溉的基础上,将需要的微肥、农药和抗菌剂进行合理配比,通过灌溉管道与灌溉水一同输送到每株作物。同时,根据不同果树、蔬菜的需肥特点、土壤特性、养分含量状况以及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需肥规律进行设计,将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具有“三节”(节水、节肥、节药)、“三省”(省工、省力、省心)和“三增”(增产、增收、增效)的良好效果。同时,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由于严格控制灌溉用水量和肥药施用量,可避免过量施肥药带来的土壤板结退化与土壤污染等问题,以及肥药淋洗到地下深层所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水肥药一体化作为一项综合技术,涉及灌溉、土壤、作物及病虫害等多个方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技术手段。
5 劳动力短缺是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障碍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的劳动力短缺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严重制约其经济发展。200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有97.4%的企业自认为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工人短缺问题。据预计,到2030年美国技术工人的短缺数量将达到350万。适龄人口的减少、经济波动、教育缺陷以及培训不足等都是造成美国劳动力短缺的主要因素[16]。近些年来,随着黑人、墨西哥移民数的减少及其边境执法的加强,劳动力短缺问题愈加严重。劳动力短缺问题已经成为许多美国种植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在参观一家马里兰州城郊家庭农场和加州圣迭戈县农场时,都发现一些农场主因生产成本的提高雇不起昂贵的劳动力,而不能正常采摘果实的现象。
在我国,随着快速城镇化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向城镇和从事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密集型的园艺产业也将面临劳动力短缺和成本过高的问题。因此,以大宗作物种植、大规模园艺生产为主的产业类型,实现农业经营专业化、生产机械化、服务社会化,是现代农业适应人口就业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新时期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客观上要求农业科技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当前,我国农业专业化生产与社会化服务的总体水平不高,与国外相对完备的先进现代农业资源与利用信息共享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从比较优势与市场需求的角度,加快中国农业区域布局优化,促进农业优势区、产业带的形成,必须依靠包括卫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空间分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建立和完善中国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预测和监测农业发展状况,既是规避农业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现实要求,也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1]http://www.nass.usda.gov/about_NASS/index.asp
[2]刘海启,金敏毓,龚维鹏.美国农业遥感技术应用状况概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9,20(2):56~60
[3]余芳东.美国农业统计局的核心价值观、发展规划和管理机制.统计教育,2010,(7):4~6
[4]孙顺强,陈璐,李亚.典型国家与地区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制度启示.安徽农业科学,2012,40(5):3147~3150
[5]梁謇,孙平,美国农业补贴政策演变趋势透析.学术交流,2011,213(12):111~116
[6]黄亚宁,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驾马车.农业发展与金融,2012,(2):103~104
[7]http://www.csrees.usda.gov/index.html
[8]余文权.美国农业合作推广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启示.中国农技推广,2011,(12):6~8
[9]张正新,韩明玉,吴万兴,等.美国农业推广模式对我国农业高校的启示与借鉴.高等农业教育,2011,(10):88~91
[10]戴双兴.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与农业结构调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2):23~26
[11]王永宏.美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25~29
[12]强宏斌,钱加绪,赵含栋,等.美国发展节水农业的经验与启示.甘肃农业科技,2006(3):38~41
[13]宋文妍,李东晗.国外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综述.黑龙江水利科技,2006,(1):95~97
[14]李红艳,王晓亮,贾天慧.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建设现代节水高效农业.吉林农业,2012,(13):72~73
[15]张子鹏,陈仕军.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在大田蔬菜生产上的应用初报.广东农业科学,2009,(6):89~90
[16]杨伟国.代懋.王婧.美国技能短缺治理及对中国的借鉴.中国人口科学,2008,(1):74~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