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视角下“半半哲学”与“抒情哲学”的统一——《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林语堂英文著译研究》评介
2013-01-30文/郑玮
文/郑 玮
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文化交流一直备受关注,但是与古代中国平等广泛、均衡互补的特点相比,近现代时期的文化交流却显得失衡被动。西学东渐在这股巨大的洪流背后,也隐藏着一条自东向西的涓涓细流。虽然当时的社会背景注定这条中学西渐之路鲜有人涉足,但林语堂却走得异常从容与成功,因而颇具研究价值。然而由于政治历史原因,林语堂研究在大陆曾一度处于停滞状态。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文化研究理论的兴起和西方文艺思潮的传入,林语堂的中西文化观逐渐受到关注,文化视角成为新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冯志强所著《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林语堂英文著译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正是一部着眼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力作。仔细品读,可以发现本书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1.新颖多维的研究视角。国内以往对林语堂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其中文著译,即使涉及英文著译,对象也往往是其汉译本,因而不利于全面了解林语堂的文化思想原貌。本书与这些研究的不同在于,首先,以林语堂多达40余部英文著译为主要对象,全面解读林氏整体文化观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及其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林氏在传播中国智慧的整个过程中对编、译、创等方面的会通与融合,具有明显的跨文化特点。其次,本书几乎没有涉及林氏的生活教育背景,而是详细解读其对中国智慧的深刻理解及其在英文著译中的多维度体现。在作者看来,林氏的中国智慧观以人文主义为基础,是以“中庸”为“生活最高典型”的“半半哲学”的儒家与以闲适为最本质特征的“抒情哲学”的道家思想的融会与贯通,其跨文化传播中国智慧的目的不仅在于实现“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读宇宙文章”的文化理想,而且将其用以消解西方物质主义泛滥和逻辑主义极端以及工具理性所带来的一系列危机,研究目的明确、观点鲜明。
2.以跨文化传播过程为主线的互动研究。作者在介绍林氏中国文化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语境的基础上,以跨文化传播过程为主线,在本书第二章末开始到第七章介绍了林氏中国智慧跨文化传播的动因(why)、内容(what)、策略(how)以及效果(effect)。其中第四章专门从语言哲学的高度来探讨林氏的著译思想,并以美学、语言学、文化学、文艺学等多维视角来研究其翻译观与语言观、文化观、创作观、美学观以及文艺观之间的互动;第五、第六章则分别对林氏的翻译和创作策略进行宏观和微观的研究以及著译的互动研究。在对传播过程进行动态研究和阐释的同时,作者又在副文本研究及林氏著译作品域外反应的统计与分析中辅之以定量研究,这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突出体现了作者严谨、客观的科学研究态度。
3.林氏中国智慧的深刻开掘与立体展示。林语堂的老友徐訏曾说:“拿语堂先生一本一本书来谈他是不够的。只有整个地看他全部的著作,才可看到他的宏阔的规模与灿烂的生命。”本书作者为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广泛搜集了林氏英文原著的各个版本以及相关文献,书中所引均注明出处。除了语料翔实,本书的分析亦全面透彻。首先,作者以细读多部译著为基础,深刻地开掘并立体地展示出林氏眼中中国人生活的艺术与人生的智慧,认为林氏所认定的中国文化就其本质与根源而言是一种以智慧为本位的文化,即以道家哲学中的人生态度与儒家哲学中的“中庸之道”会通整合而成的“中国的人文主义”。在动态考量并整体探究林氏著译思想背后的根源中,作者辅以适当的例子有理有据地说明林氏在融合互补的文化观照下,以上下5000年的历史演进为经,内蕴丰富的中国人文精神为纬,向西方世界所展现的多彩中国图像,为“文化自觉”背景下弘扬传播中国文化以及异质文化间的平等对话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