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十条照进物流业的又一缕阳光

2013-01-30马岩

中国储运 2013年2期
关键词:赵萍常务会议政策措施

文/马岩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2012年1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确定降低流通费用的10项政策。

(一)降低农产品生产流通用水用电价格。

(二)规范和降低农产品市场收费。

(三)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和恶意占压供应商货款。

(四)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五)加强对公用事业延伸服务的收费监管,规范清理初装费、维修费、材料费、检验费、代理费等费用,公示收费标准。

(六)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监管。

(七)开展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将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扩大到部分鲜活肉蛋产品。

(八)保障必要的流通行业用地,优先保障农产品市场和便民生活服务网点用地。

(九)规范交通运输领域执法行为。

(十)建立健全流通费用调查统计制度。

十项政策不乏亮点

可以看出,上述十项政策大多数是集中在农产品行业的,但对整个物流行业仍会产生实质性利好。造成我国流通领域成本过高问题的直接原因,主要在于流通过程中存在繁多的税费项目,同时,包括各种过路费等收费项目太多。而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10项政策中前5项都是针对流通过程中的收费问题。后期政策实施,会使物流成本有所降低,并将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活成本,其受惠面将会相当广泛。

《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专家组成员、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系主任洪涛说,此次出台的10项政策措施是“39号文”的具体化。39号文于2012年7月11日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被称作近年来涉及范围最广、相关举措最全、给流通企业带来最大实惠的一份文件。随后的9月,改革开放以来首部国家级内贸发展专项规划《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公布,流通产业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认为,这次10项政策措施要比其此前预期的“内容更丰富、规定更详实”,“建立健全流通费用调查统计制度”是10项政策措施中的一个亮点。“现在社会上下都很关注流通产业成本问题,都认为我国流通产业成本过高,但是从没有一个科学的数据依据。”在赵萍看来,“无论是需不需要降低成本,还是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都需要数据来说明。”

“还是以短期考虑为主”

赵萍认为,如果10项措施能全部落实,会令流通产业的运营得到很大改观。不过,能否落实还需拭目以待,而通过以往的执行情况来看,要想全部落实,“难度不小”。“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用电、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以前就提过,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得不到落实,因为商业企业的实际运营时间与目前执行的‘峰谷电价制度’相矛盾,因此各个部门便以不同的制度为依据,不执行‘工商同价’。”

洪涛则认为,无论是前期出台的“39号文”还是最新出台的10项政策,还是以“短期考虑”为主,而要想促进中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改变目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出台更长期更规范的长效措施。

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减免流通领域税费已达成共识,但实践中每一项税费的减免却是阻力重重,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后期各项政策的落实。对于一些目前仍比较原则性的提法,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实施细则。同时应该看到,我国流通领域存在的核心问题仍是组织化程度低、流通环节过多。根治流通顽症,切实降低流通环节费用,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要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创新流通方式、提升信息化水平、培育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降低流通费用10项政策措施,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时提出四点要求:

一、抓紧落实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政策;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完善试点办法,降低交通运输业税收负担。二、加快农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三、积极发展信用消费。四、各地区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对此,观察人士指出,包括税制改革、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信用消费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有着眼长效的意味在内。

猜你喜欢

赵萍常务会议政策措施
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
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12项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
《形式上的钝感》
完善政策措施和制度体系促进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
发达国家数字经济政策措施及比较
主动上门的保姆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
保姆蓄意争财?雇主一双儿女为讨要房产酿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