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驱不散物流天空的雾霾
2013-01-30天酬
文/天酬
秋末冬初,京津冀三地频遭雾霾的“宠幸”。据报道,身居“首善之区”的子民们空前急切地热盼着凛冽北风的光临,以求吹开雾霾见日出。看来,雾霾已着实成为皇城根儿下生于斯长于斯的小伙伴们挥之不去的烦恼,及至某些“贵气”附体者竟然陡生幻觉,视他人他物皆为“蝗虫”。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肿瘤研究所发布报告称,雾霾等室外空气污染及颗粒物是人类1类致癌物,要知道以前吵得沸沸扬扬的黄曲霉素M1才是2B类致癌物。更有中国社科院、中国气象局于11月4日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认为:雾霾影响生殖能力。不仅国人健康,连“国家安全”也受到雾霾威胁。有报道指出,摄像头遍布全国各地城市主干道,本为实时记录路面行人的信息,可做排查违法犯罪之用,甚至可实时监控可疑人员与可疑行为。若能见度只有三四米,这些监控终端,穿透不了厚厚的颗粒“砖墙”,也将部分失效。据称,雾霾增多是与发展的伴生。欧美也曾如此这般走过,中国还是未能避开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在上述负面影响的背后潜伏着巨大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如欲根治起码需三十年。
而笼罩在中国物流上空的雾霾同样频临积重难返的治理窘境。尽管近几年国家相关部委连篇累牍地不断出台加快流物流业发展和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文件”,可其终极效果却令人难以恭维。当下国内群龙治水,名义上是十几个部门在管物流,还有一个“联席会议”。遇上露脸儿的事儿唯恐人后;赶上担肩儿的事儿集体缩头。历时经年愈治愈乱的“公路三乱”在一些地区甚或演变成“穿制服的车匪路霸”,即是明证。都说物流是经济的血脉。但一群被赶着搬迁的物流仓储企业,一群被追着罚款的干线货运企业,一群被逼着闯禁行的城市配送(快递)企业,注定无法保证经济血脉的畅通。
惟有构建一个大物流、一个大商贸,即跨部门、跨地域的管理格局,才能顺应大物流高流动、全盘话的行业特点;惟有建立更加协调统一的、权责明晰的新的管理方式,才能驱动大物流供应链、全节点发展;惟有明确主管部委并严格督促考核,扫除部门之间的壁垒,打通阻障上情下达的“堰塞湖”,实行“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体制,才能使推动物流发展政令畅通、收效显著。若非如此,物流环境恶劣,物流成本居高,物流效率低下等影响和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顽瘴痼疾则难以治愈。
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面对发展新形势、改革新任务,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唯有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其实,物流之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淑《为学》)惟愿物流庙堂立改立行,把那些印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的关乎物流发展的好文件、好政策兑现为实实在在的好举措、大作为,让中国经济的“物流洼地”能有明显的改观,让中国物流能有一片明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