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输液所致的药液外渗护理分析

2013-01-30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外渗硫酸镁药液

王 雪 王 梅 姜 波

静脉输液所致的药液外渗护理分析

王 雪 王 梅 姜 波

临床护理工作中,药液外渗所致的包块,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为了减少患者的伤害到最小,护士应使用各种不同的护理方法,解决药液外渗的包块或肿块。

静脉输液;药液外渗;护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用于纠正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恢复内环境稳定并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治疗措施。对于静脉输液,护士的主要职责是遵医嘱建立静脉通路、监测输液过程及输液完毕的处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发生药液外渗,而普通药物外渗,可自行吸收;但有些刺激性药物就需要护士及时处理,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护理差错,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以下是笔者多年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希望能给护理人员一些帮助。

1 造成药液外渗的原因

1.1 患者血管弹性差慢性患者、老年人、长期卧床的患者,比较容易药液外渗。

1.2 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比如氯化钾、葡萄糖酸钙、多巴胺、果糖等。

1.3 静脉内放置留置针放置时间过长,易造成硬结、包块。

1.4 护士技术不过硬,血管选择不当如静推药物时压力过大,及反复穿刺同一条静脉。

1.5 护士巡视不到位护理人员巡视病房时,只观察药液剩余量[1],而忽略了静脉穿刺部位,未询问患者输液部位有无疼痛感(老年人对疼痛不敏感),往往发现的时候包块已经很大。

2 护理措施

2.1 用 75%酒精为患者湿敷一般药物外渗可为患者用75%酒精外敷,应询问患者有无酒精过敏史,因为酒精容易挥发,必要时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在酒精敷料上。

2.2 硫酸镁湿敷硫酸镁外敷可消肿,例如患者静点葡萄糖酸钙,药物外渗可以用硫酸镁湿敷,告知患者用硫酸镁湿敷会有结晶出现。

2.3 丙三醇(甘油)和镁粉丙三醇的形状澄清,黏稠液体,易吸收水分,是一种软化剂;有些患者药物外渗形成的硬结、包块过大、过硬、时间过长,不易吸收的患者可以用丙三醇(甘油)和镁粉,搅拌均匀,然后用热水加热,为患者湿敷时避免烫伤患者,效果显著。我科最典型的1例为张某,78岁,静点的药物有单硝酸、抗生素、平喘药物;护士为该患者行静脉留置针置管术,3天后,患者输液部位有渗血,为其拔针。2天后,护理查房时,发现该患者原输液部位形成一鸡蛋大小的包块,胳膊前臂红肿,询问患者诉有疼痛感。用75%酒精及硫酸镁湿敷均效果不明显,故用丙三醇和镁粉并且稍加热,为患者热湿敷,3~5h后观察患者的包块明显变软。护士按时交接班,按时为该患热湿敷,第二日晨起观察,其包块明显变小(已用笔标示包块范围),继续按时为其热湿敷,3日后包块消失,胳膊前臂已消肿。

3 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应加强责任心,加强巡视,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如有以上情况,应及时为患者处理。选择弹性较好的血管,为患者进行穿刺,并为其固定稳妥,告知患者避免剧烈活动。每次静脉穿刺前,应询问患者前1日的穿刺部位,为患者更换血管进行穿刺。为患者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药物时,应选择较粗直的血管进行穿刺,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行静脉留置针置管术时,留置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天就应更换[2],如患者的血管不好,最多可留置7天再拔出,患者的输液部位有渗血、红肿,应及时拔除。

作为一名白衣天使,护士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数不胜数,患者出现药液外渗的机率也很大,护士随时随地要为患者处理好出现的各种药液外渗情况,这样既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总之,临床的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常规操作时应观察,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让每1例患者感觉到优质的护理。

[1] 王建全.内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7,6(6):92-93.

[2] 石彩娟,乔莉娜,强晶莹.静脉留置套管针未达到预期留置时间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10(3):4.

R472

A

1673-5846(2013)09-0482-02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二院心内二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9

猜你喜欢

外渗硫酸镁药液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治斑秃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如意金黄散湿敷联合碳酸氢钠局部封闭治疗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
硫酸镁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