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休所离休干部常见不良心理及解决方法

2013-01-30马伟伟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干休所老干部心理

马伟伟

干休所离休干部常见不良心理及解决方法

马伟伟

两高期;心理健康;疏导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一些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胃病、神经衰弱、恶性肿瘤等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干休所的老干部们,由于其普遍进入了高龄期及高发病期(简称“两高期”),心理上容易出现各种各样问题,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因此加强心理保健,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事情。笔者对近几年来本所112名离休干部心理不良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疏导方法,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离休老干部存在的主要不良心理

1.1 恐惧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5岁以上的人群,我部干休所老干部平均年龄86岁。随着年老,其身体机能进一步衰退。衰老主要表现在感觉、身体机能、认知与智力、健康等四个方面。大多数人能平静地对待此变化,但是少数人会发生恐慌心理,对自身疾病过分地敏感、关注,担心会突发心梗、脑梗,甚至猝死。有的老干部血压平稳,却每天数次测量血压,有的老干部隔几天就要求复查一次心电图。若最近所里有老干部病故,这种现象就更为明显,有集群性到卫生所检查身体的现象。

1.2 自私自利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迁,社会中的各种角色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动的社会,这一过程即角色适应。老干部中有一部分人在对待个人和集体利益问题,由于脱离了单位的约束,集体荣誉感变淡,发生矛盾时,不顾大局,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1.3 自卑伴随全球性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社会文化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生事物不断地涌现、挑战与冲击着旧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部分老干部生活态度积极,能较快地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但有的老干部思想保守,对新生事物有抵触心理,接受比较慢,而且随着身体机能、认知与智力的衰老,老年人学起来要比年轻人费力,不容易掌握,这一部分人就易出现落寞自卑心理。

1.4 偏激、攀比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许多制度还不太健全,社会上还存在着诸如部门之间收入、待遇相差比较大,有些权力部门滥用职权,营私舞弊,有些领导贪污受贿,腐败堕落等不公平、丑恶现象。许多老干部除了对此现象感到愤怒生气、心理不平衡感,认为其辛劳一生所享受的待遇与贡献不相称。

1.5 抑郁很多老干部离休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离休以后,生活的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社会联系骤然减少,这使其感到不适应。尤其是离休以前担任一定职位的老年人,此时感到的反差更大,常常会睹物思旧,多愁善感。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或遭受冷落,经受压力后,更易产生一种沉重的抑郁感觉。若得不到家属及时的关心、开导和有效的药物治疗,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轻生厌世的想法。

1.6 空巢随着儿女长大后各自立业成家,离开老人单过,其会倍感孤独,特别是老伴先离开人世,对另一方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应使其具有非常丰富的情感活动,给予陪伴和安慰。长期的孤独、寂寞,会使老人的心理发生变异,久之可导致情感冷漠和自闭症。

2 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建议

作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如何帮助其克服这些不良心理呢?从笔者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中,体会到针对“两高期”老干部的心理生理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1 首先要尊重老干部,多沟通,加深与其间的感情这些老干部年轻时在战场上都是属于英雄式的人物,其大部分令人钦佩。首先要尊敬老干部,经常与其沟通,当成父母一样对待,赢得信任,才能做好老干部的工作。

2.2 加强思想教育,正确看待社会上的一些个别的不公平、丑恶的现象不能因为其退休了就放松了其政治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组织老干部们经常学习党的现行的方针政策,紧跟时代的步伐。引导其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保持革命晚节;能够正视现实,正确看待一些问题,考虑事情能从大局出发,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对周围的人和事要有一个豁达的态度。做到随遇而安,知足常乐。

2.3 老有所学,培养老干部的业余爱好,使消极心态得以及时疏导琴棋书画、养鸟赏花、散步打球、阅读书报……各种爱好能够减少其的孤独感,消除无聊苦闷的不良情绪,优化心态。干休所就积极和老年大学联系,在本所建立了老年大学分校,设立了音乐、舞蹈、摄影、书法绘画等四个班,使其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另外鼓励其帮助子女教育下一代,也可让其获得价值感、成就感。

2.4 卫生所要加强对老干部的身体保健,并引导其正确对待疾病人到老年,机体逐渐老化,易生各种疾病。每位老人对疾病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患有疾病就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及时排除各种消极心理情绪。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疾病能够得到治疗或使病情减轻,即使癌症,只要早发现早治疗,也能得到有效地控制或根治。老人对治病应抱有信心,不急躁,不消沉,不畏惧。医护人员应对其热心、耐心、细心。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尤其老人心理较敏感,医护人员的态度、言行往往对其影响很大。

2.5 关心、帮助解决老干部的婚姻、家庭问题老干部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应主动帮助具备再婚条件的老干部选准合适对象,帮助牵线搭桥;老干部的子女和亲属要孝敬和尊重、体谅老人,不仅要在物质上,更重要的还要在精神上多给老人以照顾和关心,使老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快慰和幸福。

老干部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历来对老干部都很重视,多次出台政策大规模提高老干部的待遇,增加了老干部的基本工资、药费、护理费等等,其心理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重视、理解和帮助。其作为老干部工作者,尤其应为老人创造一个安全、康乐、舒适的生活环境,使每一位老干部都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健康,安享晚年。

[1]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94-397.

[2]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31-534.

R749.055

A

1673-5846(2013)09-0421-02

71146部队第一干休所卫生所,山东烟台 264000

猜你喜欢

干休所老干部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北京老干部之歌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探索两高期干休所空巢独居老人生活照料模式
心理感受
做好老干部管理工作的思考
庆“七一”老干部书画展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干休所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卫生干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