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院校贫困生心身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探析※

2013-01-30邹友宁乔春华管文坛林安薇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心身公安院校贫困生

李 洋 邹友宁 乔春华 管文坛 牟 新 谭 臻 林安薇

公安院校贫困生心身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探析※

李 洋 邹友宁 乔春华 管文坛 牟 新 谭 臻 林安薇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和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日益深化,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贫困大学生问题。随着我国高校学生数量的迅速增长,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人数也相应增加。与其他同学相比,贫困大学生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学习压力外,还要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在多重压力的打压下,贫困大学生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其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业的顺利完成。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安院校贫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同时,就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加强贫困生心身健康教育措施进行探析

公安院校贫困生;心身健康问题;教育策略

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人际关系敏感、心理焦虑、抑郁、内向和不稳定、自卑以及心理负担过重等心理健康问题,其成因与经济贫困、文化落后、父母教养方式、校园文化环境等密切相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策略主要有贫困观念教育与人格教育相结合、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与改善社会环境相结合、提供经济资助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1 时代背景下公安院校贫困生心身健康研究的现实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和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日益深化,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贫困大学生问题。我国高校学生数量的迅速增长,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人数也相应增加[1]。与其他同学相比,贫困大学生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学习压力外,还要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在多重压力的打压下,贫困大学生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业的顺利完成[2]。贫困大学生心身健康问题是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和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制度后而凸现的现实问题。大学生心身健康问题包括心理、身体两个方面,身体问题主要指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化症状,故研究在于“心理问题”[3]。

2 公安院校贫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焦虑与抑郁交织的病态心理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用人标准的转变,警校生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要考取英语、计算机、公务员、驾照、书法、警体技能、专业综合训练等各类证书,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毕业生要通过公务员考试才能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该背景下,贫困生在求学过程中承载着比非贫困生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希望通过发奋学习,争取优秀成绩和奖学金,彻底改变现实命运;另一方面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勤工俭学。巨大的压力和矛盾使贫困生长期处于生活、心理紧张的状态,忧心忡忡,情绪消沉,精神不振,造成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导致情绪、情感失调,出现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障碍和病态人格[4]。

2.2 依赖资助与自强自立的纠结心理部分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认为世界不公平,使其缺乏战胜贫困的勇气和毅力,指望政府、社会和学校资助,将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寄托于他人,逐渐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俗话说“穷人孩子早当家”,贫困生从小就要养成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意识,再加上公安院校要求预备警要有“特别能出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顽强拼搏自强自立的精神。这两者在现实中产生冲突和矛盾,导致心理纠结[5]。

3 南京森林警院加强贫困生心身健康教育的策略方法

3.1 利用第二课堂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开展适合其心身特点的集体活动公安院校应积极给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思想、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教育。通过此方式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南京森林警院请参加中央电视台组织“我的长征”活动的夏桂林老师讲述长征的经历,并举办了长征途中所拍摄的图片展览;组织学生参观梅园新村、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南京航空烈士墓;组织团委干部到句容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继承烈士遗志,忠诚革命信念的教育活动;组织新生参观学校的校史展;请森林公安英模来校给贫困生们做报告;请在一线公安岗位做出巨大成绩的我校毕业生做事迹报告;在全校开展纪念九一八事件的签名活动;组织师生参加无偿献血活动;组织全校师生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活动。通过以上活动使贫困大学生们懂得了学会生存,增强了求知欲,培养了他们的创造精神,练就生存的本领;培养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优良品质[6]。

3.2 着力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学校应建立贫困生资源库,为扶贫助学工程夯实了基础。积极贯彻“奖、贷、助、补、减、勤”六位一体帮扶政策,组织教师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学生,提倡“爱心捐衣”及“爱心义卖”。例如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每年都开展了贫困大学生免费发校服和警校服装等减轻学生负担等关爱活动,除了切实贯彻国家的扶贫助学和奖助学金政策之外,学院每年还会从自身经费中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仅2012年捐出费用为2131247.34元。并积极为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创造勤工俭学的途径,从而保证贫困学生上得起学,能上好学。而今年我校为学生贷款人数为256人,实际发放金额为156万元;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有152人,金额23万元;由于物价上涨去年学校给学生每人每月发放40元的生活补贴费,另外准备了20万元的资金,在物价上涨时补贴给食堂,从而保证了学生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的上涨受到影响;减免贫困生学费 4人,资金2万多元;发放贫困学生生活补助费380余人,金额70多万元;给予65人藏族学生每学期1000元的生活补助;给特困生发放过冬棉袄100多件;学生的服装费每人费用近3000元,学生只需付款40%,每年学校补贴270万元。目前为止,我校无1人因贫困而失学。学院在组织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上,精心辅导,效果显著,今年的公务员通过率达94%以上,就业率达91%,其中有300人贫困生实现了就业。

3.3 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心身健康教育的机构,森林警察学院先后建立心理咨询室、团体训练室、心理测量室、情绪宣泄室、心身保健室,拥有一支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现有专兼职咨询人员7人(含中心主任1人,心理咨询专职1人),做好新生入学心理普查测试相关工作及日常心理咨询工作。同时,在学生中间,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协会”,开展各类心身健康活动,主办相关杂志报纸,另选调了一批热心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生骨干作为中心教师的工作助理,从而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增强其心身保健意识,提高了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为其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顺利地实现心身健康成长与成熟保驾护航[7]。

3.4 给予贫困大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应尽量营造一种关怀、尊重和理解贫困大学生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贫困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风尚和优秀传统;排除虚荣心理的干扰,反对超前消费、高消费、过度消费。同时,还应正确地引导家庭经济条件的学生要主动、真诚地与贫困学生教学交往,尊重其隐私、尊严、人格,充分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感受,尽力避免使其产生被施舍的感觉。

[1] 李斯璐,刘镛.医学类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4).

[2] 马闻钧.公安院校学员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3] 吕向文.试论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5).

[4] 李子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20(01).

[5] 肖海鸥.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沧桑, 2007,26(02).

[6] 胡春光.试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2(02):109-114.

[7] 张晓琴,陈松.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5(06):156-159.

R395.1

A

1673-5846(2013)09-0180-02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RWZD201357)

李洋(1972.11-),男,壮族,江苏徐州人,医学心理学博士,职称:副高,研究方向:心身保健与咨询治疗。

猜你喜欢

心身公安院校贫困生
我受够了!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浅谈对心身医学的几点认识
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改革
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研究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