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8例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急救治疗分析和体会

2013-01-30胡建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牙弓颌骨颌面部

胡建平

108例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急救治疗分析和体会

胡建平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急救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08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在急救中分别进行气管插管、抗休克、止血、清创缝合、拔牙及松动牙固定、颌骨骨折予以牙弓夹板弹性牵引复位固定。结果108例患者中,治愈105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97.2%。结论口腔颌面部外伤急救应遵循抢救生命为第一,治疗创伤为第二的原则,急救需多科协作,分辨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救治顺序。

口腔颌面部;损伤;急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及工业事故伤日渐增多。口腔颌面部作为人体的暴露部分,易受到损伤,且常伴全身多发伤,其处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容貌和咀嚼功能。现将我科最近几年收治 108例患者的急救治疗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08例中男68例,女40例,年龄9个月~80岁。其中交通事故伤66例,跌伤19例,殴打伤12例,锐器伤8例,动物咬伤2例,烫伤1例。

1.2 损伤部位单纯软组织伤42例,颌骨骨折33例,牙齿及牙槽突损伤13例,合并颅脑外伤6例,合并胸腹外伤4例,合并四肢伤8例,脊柱伤1例,骨盆伤1例。

1.3 治疗方法2例气管插管,8例抗休克,65例清创缝合,2例拔牙,10例松动牙固定,28例颌骨骨折予以牙弓夹板弹性牵引复位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5例颧弓骨折未明显影响张口度未手术。合并颅脑外伤者予以脱水、止血等对症治疗。1例颅内出血急诊手术后死亡。1例肝、脾破裂者出血性休克死亡。其余3例胸腹外伤手术成功。5例合并四肢骨折及1例颈椎骨折的患者转骨科手术成功。1例骨盆粉碎性骨折者失血性休克死亡。除10例闭合性损伤且无明显血肿外,其余均予以广谱抗菌素抗感染治疗。有明确创口的患者均注射TAT。2例动物咬伤者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毒血清。

2 结果

诊治的108例患者中,治愈105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为97.2%。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急救应遵循抢救生命为第一,治疗创伤为第二的原则。首查生命体征,正确判断伤情,分辨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救治顺序。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由于口腔颌面部位于呼吸道的上端,极易出血而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所以首诊一定要查看呼吸道,如口内或鼻腔异物要及时清除;有出血可用纱布加压填塞或缝扎止血。对于上颌骨骨折后移阻塞呼吸道者可在双侧上颌前磨牙区垫以横形的压舌板或筷子,两端向上牵引固定于头部的绷带上。下颌骨两侧颏孔区的骨折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舌后坠,可用大圆针7号线缝于舌尖后2cm,将舌拉出口外以解除舌后坠。对于咽喉部或颈部血肿压迫引起的呼吸困难,可用粗针穿刺抽吸减压。如仍不缓解则必须用1~2根粗针头作环甲膜穿刺随后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2 快速止血,防抗休克颌面部损伤易引起大量出血和疼痛,故可引发创伤性休克。创伤性休克的处理原则为平卧吸氧、安静镇痛、输血补液、据症用药。对颌面部出血的患者应立即采用压迫、填塞、结扎、药物止血。必要时可结扎颈外动脉。

3.3 多发伤的处理口腔颌面部外伤常伴发颅脑、胸腹、四肢、脊柱等损伤。因伤致死的多发伤患者以颅脑损伤最为多见,其次为胸腹脏器破裂出血。因此要求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必须掌握全面的创伤诊断技术和基本的救治技术。对多发伤的患者,应依据先救命后治疗的原则,组织相关科室会诊,及时制订科学、有序的最佳治疗方案。在抢救生命的同时,颌面部伤可作简单处理,昏迷的患者绝对不能作颌间结扎。

3.4 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坚持彻底清创和整复并重的原则。在彻底清创时要珍惜组织,争取早期缝合以免术后造成颌面部的畸形和功能障碍,或在后期作导管再造和神经移植。

3.5 牙及牙槽突损伤的处理原则上尽量保存牙齿,外伤脱位的完整牙齿予以再植,骨折线上的残根与断根不必急于拔除,因拔除可造成局部更大的创伤与创面,易引起感受染。对牙根裸露过多或有炎症者,则应尽早拔除,以防骨折处感染或并发骨髓炎[1]。I~Ⅱ度松动的牙齿或牙槽突骨折应在局麻下将其复位到正常解剖位置,然后利用邻近的正常牙齿,采用金属丝“8”字结扎、牙弓夹板和正畸托槽方丝弓等方法固定。本组13例牙齿及牙槽突损伤病例中,除2例牙根1/2~2/3处折断而予以拔除外,其余均固定保存成功。

3.6 颌骨骨折的处理颌骨骨折的伤员应尽早进行治疗[2]。骨折的治疗原则是骨折的解剖复位、功能稳固性固定、无创外科、早期功能性运动。颌骨骨折复位的金标准是恢复患者原有的咬合关系。颌面部骨折治疗方法有三种:①外固定:简单的单一线形骨折采用单颌牙弓夹板固定、带钩牙弓夹板颌间弹性牵引复位固定、正畸托槽颌间固定以及近几年兴起的颌间牵引钉固定。本组有10例采用。②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上下颌骨粉碎性骨折、髁状突低位骨折等复杂的骨折可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目前,坚固内固定已成为颌骨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其发展就是为了避免或减少使用颌间固定。颌间固定用做坚固内固定的辅助手段,如术中借颌间固定恢复咬合关系,术后继续颌间牵引等。本组有2例采用。目前发现金属内固定在愈合后期存在应力遮挡作用。高分子可吸收接骨板则无此不足,且不需再手术取出。儿童骨折伤员使用高分子可吸收接骨板可避免金属板导致的颌骨发育受限,因此其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3.7 防治感染口腔颌面部创口常被细菌和尘土等污染,易导致感染,早期彻底的清创是防治感染最重要的手段。由于颌面部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等特点,即使在伤后超过 48h,只要创口无明显化脓感染或组织坏死,在充分清创后仍可作严密缝合。对有可能发生感染者,可在创口内放置引流条;对有组织缺损、移位或因水肿、感染,清创后不能作严密缝合时,可先作定向拉拢缝合,使组织尽可能恢复或接近正常位置。已发生明显感染的创口应采取局部湿敷,待感染控制和消肿后再行缝合,切不可初期缝合。另伤后应及早使用广谱抗菌素并注射TAT预防破伤风,动物咬伤后注意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毒血清。

[1]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76-208.

[2] 葛建华.口腔颌面部外伤380例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2,12(1):79.

R459.7

A

1673-5846(2013)09-0079-02

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苏常州 213200

猜你喜欢

牙弓颌骨颌面部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微种植支抗对正畸拔牙患者上颌牙弓宽度影响的研究
整平Spee曲线影响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牙齿拔除治疗牙列拥挤前突对牙弓宽度的矫正效果探究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