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森思想研究》评介
2013-01-30肖志伟暴红博
肖志伟 暴红博
(本文作者 肖志伟,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暴红博,湘潭大学出版社编辑 湘潭 411105)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他的革命经历十分丰富,思想变化亦相当复杂。这早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研究成果。李永春教授在充分吸收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考察了蔡和森的思想体系,撰写了60余万字的《蔡和森思想研究》一书 (湘潭大学出版社,2011年)。笔者拜读之后,深感这的确是一部特色鲜明、新见迭出的作品,是中共早期领导人思想研究的新成果。
一、对蔡和森的思想体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学术界以往关于蔡和森的研究,主要围绕其诞辰周年纪念展开,内容主要集中在蔡和森的建党思想与活动、民主革命思想与活动、主编《向导》及其理论贡献、对中共党史研究的贡献等方面。而对其丰富的思想体系的研究,则显得较为薄弱和滞后。对此,该著全面论述了蔡和森的建党思想、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史学思想、宣传思想、工运思想、农运思想、青运思想等,并对其每一方面思想的形成原因、发展阶段、主要观点、影响与特点、局限等作了细致的探讨。
作者对以往学术界涉及较多的蔡和森的哲学思想、经济思想、建党思想等,作了进一步发掘,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例如,不少学者在讨论蔡和森建党思想的形成时,认为成立新民学会是毛泽东、蔡和森建党思想的萌芽,新民学会是他们建立政党活动的开端。该著对这一问题作了详细考察,指出蔡和森发起和创建新民学会,是他“走向政治革命的起点”,但目前尚无充足的证据说明这就是蔡和森建党思想的萌芽。在论述蔡和森的哲学思想时,作者分析了蔡和森对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动力和阶级学说、家庭家族起源与社会进化学说、财产与私有制起源学说、国家起源与发展学说等的阐发和宣传,指出蔡和森较早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基础,探讨了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组织基础,较早提出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初步总结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正确认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大成者毛泽东并推动了其思想转变,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探讨蔡和森的经济思想时,该著指出,蔡和森虽未从事经济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没有从事具体的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活动,但他在实践中探索了中共早期经济纲领和具体政策,对国民革命中的经济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虽然其中不免有片面和错误之处,但毕竟是中共早期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深入研究。对学界以往较少或没有涉及的蔡和森的史学思想、工运思想、青运思想、宣传思想等,该著分别辟出专章作了研究,填补了以往蔡和森思想研究领域的一些空白。这些论述,不仅全面分析了蔡和森思想的发展历程,而且揭示了其思想的实际影响,呈现了蔡和森思想体系的基本面貌。
二、客观公允地评述了蔡和森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在具体研究中,该著将蔡和森的革命实践和思想演进置于当时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来考察,从而实事求是、客观公允地评述了蔡和森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地位。众所周知,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对此,已有不少学者作了相当多的论述,但其中一些结论不无夸大之嫌。该著通过对蔡和森建党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的细致考察,指出蔡和森和陈独秀、毛泽东等关于建党的通信及时回答了为什么要建党、怎样建党等重大原则问题,他在法国的建党实践,以及回国后参与党的创建工作,都是对中共创建的重要贡献。同时也指出,蔡和森在法国提出建立的少年中国共产党,后来成为青年团而不是很多学者所说的共产党的组织;蔡和森于1921年2月给陈独秀关于马克思学说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问题等的通信,陈独秀十分重视,但他收阅蔡和森来信的时间,在中共一大之后的1921年9月,因此不可能将蔡和森的建党思想反映在一大纲领之中;蔡和森于1920年八九月间给毛泽东关于组织共产党的信,得到了毛泽东的赞成,但从毛泽东这一时期的活动和思想状况可见,蔡和森来信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形成和湖南建党建团的直接影响,并不像学术界普遍认同的那么重要,值得进一步探讨。这既充分肯定了蔡和森建党思想的重要贡献,又对相关夸大、拔高的观点作了详细辨析,是对蔡和森建党思想历史地位的客观公允的评价。
蔡和森是新民学会中提出中国应仿效苏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人,其社会主义思想丰富而具有特色。该著通过分析蔡和森在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思想主张,指出:“蔡和森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在我党历史和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贡献,也为毛泽东思想萌芽作了某些准备”;同时又客观地指出,“蔡和森在法国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学说时,就以激进著称”,他回国后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时,特别是在与党内机会主义错误的斗争中,“难免有‘左’的倾向乃至错误”,这是他社会主义思想的局限所在。
该著对前人很少注意的蔡和森的工人运动思想和农民运动思想也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在充分肯定其贡献的基础上,也客观分析了他在指导北方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期间出现的“左”的倾向和错误。
三、集中展示了蔡和森对中国共产党宣传事业的独特贡献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先后担任中央宣传部长、中央教育宣传委员会书记、中央机关报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央宣传委员等职,负责党的宣传工作。他是中共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向导》的首任主编,并先后主编或编辑《先驱》《政治周报》和《布尔什维克》等党的机关刊物,发表了大量政论文章,被誉为党的著名的报刊政论家,是党的宣传事业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可以说,宣传事业是蔡和森参与党的实际工作中贡献最为突出的领域。在长期从事理论宣传和指导工作中,蔡和森形成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宣传思想。该著对这份思想遗产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蔡和森的宣传思想既受到了资产阶级进步报刊宣传的影响,也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思想和苏俄无产阶级党报党刊的经验,更是在他参与制定和贯彻中国共产党宣传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形成的。蔡和森在宣传工作中,始终坚持无产阶级宣传的党性与阶级性的统一,坚持国共合作联合战线中的独立批评原则,深刻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进步舆论的压迫,坚决回击和批驳了帝国主义的反动宣传。蔡和森的宣传思想,以共产国际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为指导,根据政治斗争需要及时调整和改变宣传策略,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对五卅运动等重大政治运动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宣传工作产生了显著影响。这些论述集中展示了蔡和森对党的宣传事业的伟大贡献,进一步揭示了他在中共早期领袖群体和党史中的地位。
当然,该著也存在一定不足。从思想史研究的角度看,要准确认识思想家思想体系的立体结构,全面把握其思想实质和价值,不仅要根据实际情况,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分别展开研究,而且要从整体上宏观地剖析其各方面思想的相互关系及在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如前所述,该著用十章篇幅对蔡和森的建党思想、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思想等的形成、发展、内容、特点、局限等作了细致的探讨,是对蔡和森思想研究的重要贡献;但对各方面思想在蔡和森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这些思想之间有何具体联系等问题,该著并未展开论述,只是在某些章节稍有提及。这显然不利于人们从宏观角度认识和把握蔡和森的思想体系,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另外,该著在个别概念的界定、辨析上也存在不足。如第三章题为“蔡和森的政治思想”,似乎不太妥当。1989年出版的《政治学词典》指出,“政治思想”也称“政治观点”,是“人们对于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和政治关系问题的理论、观点的总和”①胡福明主编:《政治学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574页。。2010年最新修订的《辞海》则认为,“政治思想”指“各政党及其成员在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观念”②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 (第6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2437页。。可见,“政治思想”是一个内涵极为宽泛的词汇,该著所论述的蔡和森关于建党、社会主义、政治宣传、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等一系列思想主张都可归于“政治思想”中。这远远超出了该著第三章所述的反帝思想、国民革命思想、国共合作思想等的范围。该著还存在一些具体观点和文字上的问题,限于篇幅,不一一讨论。
总体而言,该著作为中共早期领导人思想研究的新成果,全面深入地研究了蔡和森的思想体系,客观公允地评价了其历史地位和作用,集中展示了蔡和森对党的宣传事业的独特贡献,填补了以往研究中的一些空白,代表了当前学术界对蔡和森思想研究的水平。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不足以遮蔽其学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