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中医临床辨证分度的思考※
2013-01-30丁红卫惠雪莲武宏艳
丁红卫 惠雪莲 武宏艳
关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中医临床辨证分度的思考※
丁红卫 惠雪莲 武宏艳
肾虚是妇科疾病的基本病机,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是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基础证型,通过临床观察提出辨证分度观念,以期指导临床用药,勿范大补、温补之忌。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肾虚;辨证分度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S)是指卵巢产生卵子的能力减弱、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即卵巢皮质卵泡生长、发育形成可受精的卵母细胞的能力减弱,而导致女性月经失调、性激素的缺乏及生育能力下降也称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临床表现为月经的改变及不孕。在中医药方面,尽管临床医家有不同的立法方药和辨证思路,但肾虚是公认的主要病机。
1 肾虚是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主要病机
《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指出月经的产生是肾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临床首先表现在月经不调和不孕不育方面[1]。在此理论指导下,中医认为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主要病机特点为肾虚[2,12],临床多运用补肾调冲的方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3,4,11],其中又以强调肾阴虚者居多,因中医认为女子为阴,肾脏居下焦,五行属水,藏先天之精,《医学正传》“月水全赖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水日以干涸……渐至闭塞不通。”随着年龄的增长,先天之精逐步消耗,易出现阴精不足,加之经、带、胎、产对阴血的耗竭,使得肾虚首先表现为肾阴虚,而平素阴虚体质者表现尤著[9],故临床运用滋肾阴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效果显著[8,10]。
2 血虚是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发病的主要环节
《本草衍义•总叙》“夫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女则月水先闭[2]。”中医认为女子为阴,以血为用,以血为本,血为月经的物质基础,是孕育的必要条件,经、孕、产、乳数伤于血,故血虚是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发病的主要环节[1]。而血的产生、运行必得五脏的功能协调,因肝藏血,主疏泄,故临床治疗中,多通过疏肝养血法达到气血充盈、血海满盈、胞宫藏泻有时[5-7];心主血,夏桂成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以及对“月经周期与调周法”的观察中,根据太极八卦的理论提出心-肾-子宫轴主管女性生理,认为心是脏腑经络的主宰者,肾为生殖之本;子宫者,为女子独有器官,也是女性生殖的主要脏器。心肾相交实际上意味着水火阴阳的交合,只有水火阴阳交合,才能推动阴阳消长转动的发展。反之则肾衰心气不降,血枯经闭而发为本病,故临床中从心肾论证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疗效卓著[13]。
3 肾虚证的分度
肾的功能较多而主要功能为藏精,肾藏精的理论基础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也指出“藏精于肾”。肾藏之“精”可分先天之精(即生殖之精)和后天之精(即水谷之精,机体内合成的多种活性物质),先天之精是生身之本,后天之精是养身之源。“精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而此中“气”则为“肾气”是由肾精化生而来,亦如果后天之精来源不足或先天之精消耗过多,则出现“肾虚精亏”现象。
4 典型病例分析
我院门诊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诊治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201例,均按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分类辨证论治,经统计201例患者中,肾阴虚型109例,肾阳虚型88例,肾阴阳两虚型4例,以肾阴虚型最常见。其中兼加证见肾阴虚兼血瘀6例,肾阴虚兼痰湿3例,肾阴虚兼血热3例;肾阳虚兼血瘀17例,肾阳虚兼痰湿13例,肾阳虚兼湿瘀互阻1例,肾阳虚兼脾虚1例;肾阴阳两虚型未见兼证。肾阴虚型共有兼加证者12例,肾阳虚型共有兼加证者32例,两型比较,肾阳虚型有兼加证者较多(χ2=18.0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肾阴虚型临床表现相对单一、症状较轻,肾阳虚型临床表现复杂、症状较多,较重。
5 小结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提出辨证分度,仅仅是希望指导临床用药,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治疗中,补肾应注意滋肾阴、养血,勿妄用大补、温补之品,以防伤精耗血,加速卵巢功能衰退。
[1] 严炜,何月萍.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中医证治思路和优势[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0):909-911.
[2] 张吟,徐小凤,茅菲.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病因病机初探[J].黑龙江中医药,2009(04):3-4.
[3] 何嘉琳,俞佳.育麟方加减治疗不同年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下降3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06):521-522.
[4] 苍荣,夏天.韩冰教授运用补肾调冲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性不孕症经验介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04):07-08.
[5] 黄欲晓,蔡连香.中药内服外用法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0):66-67.
[6] 邓远征,李风铃.补肾疏肝活血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01):31-32.
[7] 杨冬梅.温阳疏肝法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不孕症56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3(05):15.
[8] 余丽梅,陈爱妮.自拟滋阴清热育卵方治疗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44例[J].广西中医药,2013,02:25-26.
[9] 许金晶,吴育宁.阴虚体质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6).
[10] 李燕红.滋肾阴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52例[J].中医研究, 2011(12):41-43.
[11] 刘丽丽,曲秀芬.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中医药治疗[J].吉林中医药,2012(02):151-152.
[12] 金晶,卢苏.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12(02):72-74.
[13] 李苗苗,陈霞.从心肾论治卵巢储备功能低下[J].吉林中医药, 2013(04):335,345.
R271
A
1673-5846(2013)09-0041-02
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西安 710001
西安市科技局资助项目SF1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