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新时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路径与思考
2013-01-30宋雨声北京市朝阳区司法局副局长
■宋雨声 (北京市朝阳区司法局副局长)
■张 静 (北京市朝阳区司法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对当前和今后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组织实施部门,司法行政机关应充分履行职能作用,在如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上进行认真思考与探索,努力取得新的成效。
2013年,是“六五”规划的中期检查验收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围绕“一个主题”,立足“两个服务”,完善“三个机制”,坚持“四个创新”,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努力实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为促进社会科学发展、民生幸福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一、围绕“一个主题”,立足“两个服务”,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继续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
2013年,我们将围绕“弘扬法制精神,服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立足“服务大局、服务民生”,强化措施,加大力度,以科学发展、服务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及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宣传内容,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始于“五五”普法并持续至今的“法律六进”活动,加强了学法用法工作,丰富了普法内容,拓展了普法途径和方式,推进了重点对象的普法工作,使法制宣传教育更加深入基层,更好地服务群众,扩大了覆盖面和影响力,增强了针对性和实际效果。我们将严格按照北京市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服务科学发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深入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服务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全面开展“法治朝阳”的创建工作,并结合“法治朝阳”的创建工作,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依法治理活动。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3月,“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被庄严地写入宪法,使之成为宪法原则。而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极大地推进了依法治理工作。各项依法治理活动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继续、深入、提高和发展。我们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应该将普法依法治理进一步与推进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相结合,全面开展“法治朝阳”的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依法治理活动,努力建立一个以基层依法治理为基础,以行业依法治理为支柱,以地方依法治理为主体的依法治理“三大工程”,三大工程互相促进中,稳步实施。通过开展各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活动,提升法制宣传教育效果,有力促进法治政府建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三)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立足于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突出重点法律法规、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活动。把化解矛盾纠纷和法制宣传教育相结合,打牢预防、化解矛盾的法制基础,实现“处理一件纠纷,上好一堂法制课,教育一片群众,稳定一方民心”的目标。尤其要加强对社区的法制宣传教育。社区人口结构日趋复杂,群体层次日趋多样,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分众化;现在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中,要着力在引导居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以及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方面下功夫;市民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各种松散型社会组织和团体大量涌现,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推进社区普法依法治理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尤其是各类社会矛盾纠纷逐渐向社区汇聚,使社区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阵地,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如何着眼长效运行,构建工作机制,建立“法律进社区”的指导协调机制,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法律进社区”活动,发挥好法制宣传教育的职能优势,为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四)抓好重点对象尤其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干部和青少年是“六五”普法重点对象的重中之重。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的联动,探索将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等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运用纪律和组织等手段督促领导干部“真学、善用、坚守”。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路径设计,细化各部门的法制宣传教育任务,切实为领导干部提供方便快捷的获取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服务渠道,从而以刚性制约和柔性服务的双重机制共同促进领导干部法治能力的提升。
我们将根据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公民意识教育,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公民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保护未成年人权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格局,充分利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等各种教育阵地,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开展主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让青少年从小就树立起“规则意识”,做到将遵守规则当成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甚至成为内心的一种自发需求。
(五)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在全社会树立法治的信念,让法治的力量渐入人心。法制宣传教育是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平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六五”普法规划的重要内容。普法工作具有长期性、渗透性等特点,通过“法律六进”等工作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全体市民的法治思想;将法制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弘扬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不断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通过宣传教育,引导舆论,形成共识,真正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植根于人们群众的心中,并在长期积淀中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价值认同。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把培育社会法治文化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注重整合区域资源,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将法制宣传教育渗透到文学、戏剧、绘画、雕塑、音乐、影视剧、卡通漫画等艺术作品中,满足广大市民对法治文化产品的需求。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充分发挥全市首家法治文化活动基地—— “朝阳区法治文化活动基地”的基础上,抓住朝阳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机遇,依托全区公共文化区—地区—街乡—社区 (村)”四级服务网络络建设,将建立10个覆盖城乡、便捷民众、设置合理、功能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基地,使群众足不出区就能享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力争走出一条以文化为载体促进普法,以普法为路径繁荣文化的普法之路。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鼓励各类文化团体和艺术工作者深入社区和乡村,创作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各类重点对象切实体会到法治就在身边,从而形成推进法治的自觉和自信,为促进社会科学发展、民生幸福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完善“三个机制”,强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保障
(一)继续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工作机制,即区委书记、区长“双组长”负责、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和工作机制,巩固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部门互相配合、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二)健全完善专兼职法制宣传教育队伍的建立和培训机制。扶持和培育热心普法的公益性组织和社会志愿者,探索普法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及运作方式等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普法讲师团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志愿者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鼓励法律从业者和法律院校 (系)师生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室的作用,鼓励律师、大学生等普法志愿者等普法志愿者积极参加法律服务室的宣传活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动行政执法人员、司法人员和法律服务人员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办事的同时,结合本职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积极性。加强对法制宣传干部的培训,围绕“六五”普法规划和遇到的实际问题,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使法制宣传队伍的综合能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三)完善法制宣传工作评估考核、激励监督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法制宣传教育考核评估制度、检查督促制度、工作激励制度等,健全完善法宣工作评估考核机制、激励监督机制,努力形成各方面踊跃参与法制宣传教育的生动局面。
三、坚持“四个创新”,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坚持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方式、创新工作载体,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来研究、谋划、推进法宣工作,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创新工作理念。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促进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把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贯穿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进一步强化培育法治精神的理念,把培育法治精神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目标,在重视法律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重视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的培育。
(二)创新工作制度。法制宣传教育对思维和工作方式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离不开制度的有力保障。我们将及时修订重点普法对象学法用法的规范性文件,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上升为制度,用制度推动普法工作。尤其是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工作制度的建设,实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长期性和常态化,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将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工作扩展至领导干部选拔、初任培训、升职转任等各环节。在制度的设计上,要拓展法治教育工作内涵,从注重事前教育向决策执行后的效果评价、法理阐释延伸,促进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形成。
(三)创新工作方式。坚持“三贴近” (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原则,在认真总结经验、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根据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实际,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注重运用以案说法、电影加片、视频资料及法治文艺、法律知识巡回展等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亲和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利用“12·4”法制宣传日及各种专项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四)创新工作载体。继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尤其是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区的法制宣传阵地网络。加强区法律资料服务中心和朝阳普法广场、法治文化活动基地等的规范化建设,发挥其品牌效应。加强区级法律培训中心、领导干部法律培训中心、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法制电影教育基地和基层干部法律培训基地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其宣传法律知识、传播法律文化、弘扬法治精神的作用。发挥电视、报刊、广播及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优势,在办好各类普法专题栏(节)目的基础上,创新形式,拓展渠道,打造品牌。积极发挥互联网在法制宣传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探索建设新型普法阵地。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挂图》、《社区法治宣传报》、《朝阳法治新闻》、《朝阳普法》、《朝阳依法治区工作动态》等法制宣传作用,不断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进一步扩大法制宣传教育领域,充分拓展法制宣传教育阵地,进一步拓展法制宣传教育平台日,丰富法制宣传教育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法制长廊、法制公园、普法大篷车;电子显示屏、楼宇电视、手机报、城市公交电视、移动通信,专题电视节目、影视剧、文艺演出等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法制宣传教育在现代传媒中,有自己的专门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