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鲁笳与贾家庄的不了情

2013-01-30李建民吕建英

支部建设 2013年10期
关键词:互助组合作化山西

■李建民 吕建英

陶鲁笳与贾家庄的不了情

■李建民 吕建英

1999年8月28日,汾阳市贾家庄生态园正式开园剪彩。在剪彩的8位领导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好奇,他就是我省上世纪50年代的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同志。陶老时年已83岁高龄。别看他年事已高,但精神很好。参加完剪彩后,在村党支部书记邢利民的陪同下,大家参观了生态园内的科技园、花卉园、三星殿、四合院等景点。陶鲁笳同志边看边与邢利民交谈,兴致很高。

参观完生态园,陶鲁笳同志不顾身体劳累,挥笔题词,写下了“山西第一批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先进典型”17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陶鲁笳同志来贾家庄,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之前,特别是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时,他曾多次来过贾家庄。之后,也有两次贾家庄之行。可以说,陶鲁笳同志与贾家庄有深厚的不解之缘。

陶鲁笳同志第一次来贾家庄,是1954年,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他听说汾阳县贾家庄村农业合作化搞得不错,建社两年便获得农业大丰收,粮食产量增长一倍,社员群众干劲很足,就亲自来贾家庄考察。

陶鲁笳同志在贾家庄看了合作社种的庄稼,听取了合作化的工作汇报,十分高兴,当即就决定把贾家庄合作化列为全省农村合作化试点之一,并给贾家庄村装上直通省委的电话,派省委农村合作化处处长来贾家庄指导合作化试点工作。

此后几年,陶鲁笳同志在任省委第一书记期间,不仅多次来贾家庄考察,还要求新闻单位大力宣传贾家庄合作化的先进事迹。《山西日报》为此专门编写了一本介绍贾家庄经验的书《怎样扩大农业社》。

在陶鲁笳同志的亲自关怀和指导下,贾家庄村的农业合作化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1955年初,贾家庄村基本实现了合作化,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每亩平均达到283斤,比建社前的128斤提高121%;农民人均收入101元,提高90%。贾家庄成为全省农业合作化的一面光辉旗帜。

陶鲁笳同志调离山西后20多年,1992年春天,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玉明的陪同下,又来到贾家庄考察。这时,陶鲁笳同志已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开放也走过了10多个年头。

陶鲁笳同志来到阔别20多年的贾家庄,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心里十分高兴。进入贾家庄村,陶鲁笳同志顾不上歇息,就前去看望自己合作化时期结识的老朋友邢宝山、赵玉芳等老同志,并同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随后,又在邢利民的陪同下,参观了村办企业、结秀园和农民住宅。在参观中,邢利民介绍说,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村里没有搞“一刀切”,把集体财产分光吃净,而是从实际出发,采取了“三田到户、一集中、五统一”的办法,村民和集体两个轮子一起转,全村集体、个体经济都有了较大发展。陶鲁笳听后十分高兴地说:“这很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也好,推广合作化也好,任何事情都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冒进,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2003年,87岁高龄的陶鲁笳再次来到贾家庄,老人家要再看看贾家庄是不是还坚持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村集体经济还能不能坚持下去,发展中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当邢利民说,贾家庄这四年又有了新发展,集体经济实力有了进一步增强,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全村人都过上了宽裕、富有的好日子时,老人家会心地笑了,说社会主义的道路,改革开放的政策,看来我们是都选对了。参观完贾家庄,老人家听说贾家庄党总支书记邢利民要为自己的父亲——已故的贾家庄村第一代领导人邢宝山出一本小册子,欣然提笔,写下了“我为我们党有邢宝山这样优秀的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把贾家庄集体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走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典型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陶鲁笳为什么对贾家庄合作化和集体经济发展情有独钟?为什么老人在离休后还念念不忘贾家庄的发展?除了贾家庄是老人家亲手树起的一面合作化旗帜外,我们从他的一篇关于《山西试办全国首批农业合作化的前前后后》访谈录中看到了更深层的背景。

陶鲁笳,1917年2月出生于江苏溧阳,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至1949年在太行革命根据地工作。1949年9月任山西省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1953年7月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1965年8月调任国家经济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关于山西的农业合作化问题,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陶鲁笳依然非常清楚。他说,山西在全国率先组织农民走合作化道路,这在建国初是一件大事。山西在全国率先走合作化道路,不是偶然的,更不是追风赶浪头,而是山西农村发展的实实在在的选择。早在抗战时期,为了支援抗战,山西革命老区长治、晋东南就有农民自发地成立起一些劳动互助组。建国后,经过土改,农民分得了土地,互助组便迅速地发展起来。但两年后全省农村8万多个互助组,除1/5因为有了公共积累而继续发展外,多数互助组由于系临时组织,看不到发展方向而陷入涣散。农村又出现了两极分化,有些翻身农民重新沦为贫雇农。在这样的形势下,是继续组织起来将互助组提高、进一步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放任自流?当时山西省委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于是1951年2月,时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赖若愚在省委第二次代表会议上提议:“必须稳健地,但是积极地提高互助组织,引导它走向更高一级的形式。”省委经讨论,决定在山西老解放区长治地区搞“互助组提高一步”的试点,也就是合作化的试点。1951年3月,时任长治地委书记的王谦迅速组织召开了全区互助合作代表会议。会议开了10天,代表们围绕互助组存在的问题和要不要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小组和大会讨论,代表们坚决要求建立合作社。就在会议召开期间,中共中央华北局农村工作部的同志到山西检查工作,提出了不同意见,说合作化这个东西提得过早,农民的觉悟和接受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个地步,现在推广对生产不利,还写了一个《关于长治专区互助组代表会议情况的报告》。调查组回到北京向华北局汇报后,华北局就决定于1951年4月下旬召开五省、市、区互助组合作会议,讨论山西试办合作社的问题。

讨论会上,山西省委和华北局的意见尖锐对立,山西省认为试办合作社完全可行,华北局则认为山西省在农业合作社问题上冒尖了,不赞成。这样,在华北五省互助合作会议上,山西省委的报告成为群起而批的对象。会议结束后,华北局领导对山西省委出席会议的代表王谦等人说,中央有人不同意山西省委的报告,你们回去告诉省委不要再坚持报告的错误观点了。

王谦回到山西后,向省委汇报了华北五省会议精神和华北局领导的指示,省委立即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研究华北局5月4日对山西省委4月17日的请示报告《把老区互助组提高一步》的批复。批复说,山西省委“抓紧对互助组领导,注意研究新发生的问题是对的”,但是,“用积累公积金和按劳分配来逐步动摇、削弱私有基础,直至否定私有基础,是和党的新民主主义时期政策及《共同纲领》精神不相符合的,因而是错误的”。山西省委不同意华北局的这种看法,决定进行申述。申述报告《关于互助会议的几个问题》,由第一书记赖若愚亲自起草,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

5月5日,赖若愚和副书记解学恭以个人名义致电华北局,对华北局的批评又一次进行申述。5月7日,中央有人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公开批评了山西省委的做法,说山西省委的做法是一种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是实行不了的。“我们党内有很大一部分同志存在有农业社会主义思想,这种思想要纠正。”6月1日和3日,华北局和中央有关领导又对山西省委的请示报告和申述意见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在多次申述被批评的情况下,山西省委快顶不住了,准备进京检查。但省里有一些领导,特别是长治市委却不认为搞初级合作社试点是错误的。因此,长治市委王谦等人直接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毛主席看到华北局的报告和王谦等人的信,立即找到刘少奇、薄一波和刘澜涛谈话,进一步了解情况。最后,毛主席明确表示,他不能支持华北局,他支持山西省委的意见。这场讨论直到1954年才基本结束。1954年2月,中央有关领导在七届四中全会上作自我批评,承认他们对山西省委报告《把老区互助组提高一步》的批评是不正确的,说山西省委的意见基本上是正确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陶鲁笳在1954年树起贾家庄合作化这面旗帜,当然是要特别关注它的生存和发展的。实践证明,从互助组到合作社,是党领导农民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个创造,是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点的,因而是完全正确的。这一点在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已经有明确结论。时隔30年后,1983年,中国农村又进行了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大变革。那么,贾家庄这面合作化的旗帜在这场变革中怎么样了?是继续前进发展了,还是倒退落后了?这或许就是陶鲁笳在改革开放后多次到贾家庄的主要原因。当陶鲁笳亲眼看到自己在30年前树起的旗帜贾家庄,在改革开放中不仅没有垮掉,而是更加发展了,继续前进了,老人家不仅十分高兴,而且从内心感到骄傲和自豪。

陶鲁笳说,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值得反思。在这60年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中,有两点需要深刻反思:

一是当年毛主席作了批示后,各省都争先恐后,很快就冒出了一大批合作社。原来没有任何办社基础的地方也一下子冒出那么多,给人的感觉好像各省原来都在办合作社试点,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华北五省会议批评山西有问题时,各省都认为山西确实有问题,毛主席后来表态肯定山西的试点办法时,各省又都成了反对单干风的典型。这种风气是不好的,说明我们不少干部还做不到实事求是,不能切实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致后来合作社发生了扩大化、“一刀切”的错误,作为领导干部,不能只看上面行事,这样很容易形成“观风派”、“跟风派”,长此以往,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不利。

二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农业国,怎么样建设农村,发展农业,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新时期,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确实大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但要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还需要进行探讨和研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根本目的。因此,发展农业,如何引导和指导个体经济、集体经济更好地发展,需要深入研究。历史的教训应当重视,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责编:郭宁虎)

猜你喜欢

互助组合作化山西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合作化时期农村劳动管理研究的三个维度
我在山西等你
柳青的创业史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祖孙“互助组”创业温暖人生路
国际小母牛项目实施中农业综合服务探讨
让作业成为学生创造的乐园